细胞存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72850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4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细胞存储领域,特别涉及细胞存储装置。该细胞存储装置,包括本体和盖体;所述本体与所述盖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本体设置有移液装置,所述移液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移液口、吸液管、移液筒和移液管;所述吸液管内套于所述移液筒;所述移液管远离移液筒的端口为圆滑的平切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移液方便,密封效果好,安全,卫生,不容易污染。

Cell Storage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cell storage, in particular to a cell storage device. The cell storage device includes a body and a cover; the body and the cover are detachably connected, and the body are provided with a liquid transfer device, which includes successively connected pipette, suction tube, pipette and pipette; the pipette is sleeved in the pipette; the port of the pipette away from the pipette is a smooth incisio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liquid transfer, good sealing effect, safety, sanitation and no easy pollu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细胞存储装置
本技术涉及细胞存储领域,特别涉及细胞存储装置。
技术介绍
培养基是指人们根据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各类营养物质,按一定的浓度由人工方法混合配合而成的用于培育微生物生长的一类营养基质而称之,培养基是微生物生长的物质基础,是微生物检测工作的重要基础工作在科研细胞培养实验中,每次只需取用少量培养基对细胞培养,因此细胞培养需分装保存。传统的方法是将培养的细胞分装在敞口的玻璃瓶中,然后用封口膜封口。由于分装后细胞在空气中保存时间较长,敞口玻璃瓶和封口膜的隔离效果有限,且培养基中含有较多营养成分,使得分装后无菌保存的细胞容易遭受环境中细菌等微生物的污染,变成有菌细胞。并且在污染早期,由于并未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或者培养基中未见明显的沉淀和浑浊,使得实用者误认为该培养基仍然无菌,在培养中继续使用,造成了对培养细胞的污染。目前针对这种情况尚无较好的解决方法,要么是对培养细胞污染后丢弃细胞,重新实验;要么是发现肉眼可见的培养基污染时,污染程度已较严重,只有丢弃培养基。这些做法既耽误实验进度,又浪费了试剂。因此需要防止或降低培养基在储存及使用过程中被污染的一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细胞存储装置。该细胞存储装置,移液方便,密封效果好,安全,卫生,不容易污染。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细胞存储装置,包括本体1和盖体2;所述本体1与所述盖体2可拆卸连接,所述本体1设置有移液装置3,所述移液装置3包括依次连接的移液口4、吸液管5、移液筒6和移液管7;所述吸液管5内套于所述移液筒6;所述移液管7远离移液筒6的端口为圆滑的平切口。作为优选,所述可拆卸连接包括螺纹连接、卡扣连接或铰链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瓶盖和瓶身通过螺纹连接,连接稳定,密封效果好,避免倾倒造成的漏液现象,在移液口上设置了移液装置,无需单独准备移液管进行移液操作,方便移液,且移液装置密封效果好,安全,卫生,不容易污染。且圆滑的平切口可以不损伤细胞,对洗取的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作为优选,所述移液筒6底部设有连接头8,所述移液管7可拆卸设置于连接头8。作为优选,所述吸液管5与所述移液筒6之间设有过滤膜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移液筒底部设有连接头,在连接头上设置移液管,移液管可拆卸设置,更换和维护简单,在所述吸液管5与所述移液筒6之间设有过滤膜,防止在移液过程中细菌吸附在吸夜管上被吸液管带入移液筒内,从而进一步污染瓶身内的培养基。作为优选,所述移液筒6上标有刻度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移液筒的侧壁上设置了刻度,在移液时可以随时观察移液量。作为优选,所述本体1与所述盖体2连接的部位设置有防漏圈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移液过程中有培养基的外漏,防漏圈的高度沿一侧逐渐倾斜设置,方便外漏培养基的回收和外排,操作简单。作为优选,所述盖体2设有与移液口4相匹配的密封柱12。作为优选,所述密封柱12上设有密封圈13。作为优选,所述密封柱12与所述盖体2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14。作为优选,所述加强筋14周向设置于所述密封柱12与所述盖体2的连接处,所述加强筋14的数量为不少于一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盖体设有密封柱,合上盖体时,密封柱刚好堵在吸液管顶部的凹槽内,对吸液管具有抵触作用,减小内外气压对吸液管造成的上下浮动。作为优选,所述瓶身底部设有防滑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瓶身底部设置了防滑纹,增大瓶身底部的摩擦力,加强瓶身底部的防滑效果。作为优选,所述吸液管上套有O型密封圈,所述O型密封圈的材料采用天然橡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吸液管上设置了O型密封圈,在移液时可以增强吸液管与移液筒之间的密闭效果,培养基移液效果更好,安全又卫生,O型密封采用天然橡胶材料制成,天然橡胶有较好的弹性、定伸强度高、抗撕裂性和耐磨性良好、易于与其它材料粘合等特点。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细胞存储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盖体和本体通过螺纹等可拆卸连接,连接稳定,密封效果好,避面倾倒造成的漏液现象,在本体上设置了移液装置,无需单独准备移液管进行移液操作,在移液筒底部设有连接头,在连接头上设置移液管,移液管可拆卸设置,更换和维护简单,在吸液管与移液筒质检设有过滤膜,防止在移液过程中细菌吸附在吸夜管上被吸液管带入移液筒内,在盖体上设有密封柱,合上盖体时,密封柱刚好堵在吸液管顶部的凹槽内,对吸液管具有抵触作用,减小内外气压对吸液管造成的上下浮动,密闭效果好,防止或降低培养基或细胞在储存及使用过程中被污染。且圆滑的平切口可以不损伤细胞,对洗取的细胞具有保护作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实施例的轴向剖视图;图3示实施例中移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盖体;2、本体;3、移液装置;4、移液口;5、吸液管;6、移液筒;7、移液管;8、连接头;9、过滤膜;10、刻度;11、防漏圈;12、密封柱;13、密封圈;14、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细胞存储装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技术。本技术的部件及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
技术实现思路
、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部件及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技术技术。传统的方法是将培养基分装在敞口的玻璃瓶中,然后用封口膜封口。由于分装后培养基在空气中保存时间较长,敞口玻璃瓶和封口膜的隔离效果有限,且每次倒液容易过量,造成浪费,需要单独设置吸管吸收,操作麻烦,且吸管残留量多,每次吸丢弃,又浪费了试剂,因此设置了一种细胞存储装置,内置移液装置,移液装置密闭效果好,防止或降低培养基在储存及使用过程中被污染。一种细胞存储装置,如图1和图2,包括本体2和盖体1,在本体2的开口处设有内螺纹,在盖体1的内侧设有一圈外螺纹,本体2和盖体1通过螺纹连接。在另一些技术方案中,本体2设有防漏圈11,防漏圈11上设有外螺纹,盖体1螺纹连接于防漏圈11上。在本体2中间设有移液装置3,移液装置3包括移液口4。如图3,移液装置3包括插设在移液口4、吸液管5、移液筒6和移液管7,吸液管5内套于移液筒6;在吸液管5和移液筒6之间设有过滤膜9,移液筒6的筒壁上设有刻度10,在吸液管5顶部设有凹槽,吸液管5上套有O型密封圈,吸液管5沿移液筒6上下滑动抽取培养基。在移液筒6下部设有连接头8,在连接头8上设有可拆卸的移液管7。在盖体1中间设有孔径与吸液管5的凹槽相适配的密封柱12,在密封柱12外套有密封圈13,在盖体1和密封柱12连接处周向围设有若干加强筋14。实际工作时,螺旋拧开盖体1,将盖体1倒置放置于工作台,向上滑动吸液管5,培养基或细胞从本体1内吸入移液筒6,取出移液筒6,将吸液管5相对移液筒6向下滑动将培养基或细胞从移液筒6内压出到培养皿中。移液完成后将移液装置3放回到移液口,吸液管5的顶部设有凹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细胞存储装置,包括本体(1)和盖体(2);所述本体(1)与所述盖体(2)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设置有移液装置(3),所述移液装置(3)包括依次连接的移液口(4)、吸液管(5)、移液筒(6)和移液管(7);所述吸液管(5)内套于所述移液筒(6);所述移液管(7)远离移液筒(6)的端口为圆滑的平切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胞存储装置,包括本体(1)和盖体(2);所述本体(1)与所述盖体(2)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设置有移液装置(3),所述移液装置(3)包括依次连接的移液口(4)、吸液管(5)、移液筒(6)和移液管(7);所述吸液管(5)内套于所述移液筒(6);所述移液管(7)远离移液筒(6)的端口为圆滑的平切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连接包括螺纹连接、卡扣连接或铰链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细胞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液筒(6)底部设有连接头(8),所述移液管(7)可拆卸设置于连接头(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细胞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管(5)与所述移液筒(6)之间设有过滤膜(9)。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首一石晓川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太阳鸟再生医学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