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6798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1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光装置以及电子设备。该发光装置包括:晶体管;光反射层;第一绝缘层,其具有第一层厚的部分、第二层厚的部分以及第三层厚的部分;像素电极,其设置在第一绝缘层上;第二绝缘层,其覆盖像素电极的周边部;发光功能层;对置电极;以及导电层,其设置在第一层厚的部分上。像素电极具有设置在第一层厚的部分的第一像素电极、设置在第二层厚的部分的第二像素电极、以及设置在第三层厚的部分的第三像素电极。第一像素电极、第二像素电极以及第三像素电极经由导电层与晶体管连接。

Luminescent devices and electronic device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The light emitting device includes: transistor; light reflecting layer; first insulating layer, which has the first layer thickness, the second layer thickness and the third layer thickness; pixel electrode, which is set on the first insulating layer; second insulating layer, which covers the periphery of the pixel electrode; light emitting functional layer; opposite electrode; and conductive layer, which is set on the first layer thickness. The pixel electrode has a first pixel electrode set in the first layer thickness part, a second pixel electrode set in the second layer thickness part, and a third pixel electrode set in the third layer thickness part. The first pixel electrode, the second pixel electrode and the third pixel electrode are connected to the transistor via a conductive la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装置以及电子设备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410422912.8,申请日为2014年8月25日,专利技术名称为“发光装置、发光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电子设备”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光装置以及搭载有该发光装置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作为发光装置的一个例子,例如提出了将有机电致发光(以下称为有机EL)元件配置成矩阵状的电光装置(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光装置是将具有薄膜晶体管,并发出光的像素配置为矩阵状的有源矩阵型的发光装置。在像素依次层叠有光反射层、透光性绝缘膜、第一电极(像素电极)、隔壁层、发光功能层以及第二电极(对置电极)。从未被隔壁层覆盖的区域的像素电极向发光功能层供给电流,发光功能层发光。即,未被隔壁层覆盖的区域(未形成隔壁层的区域)成为发光区域。并且,像素电极被设置为覆盖接触孔,像素电极和薄膜晶体管经由接触孔电连接。即,像素电极和薄膜晶体管电连接的部分成为接触区域。像素电极跨发光区域以及接触区域而设置。透光性绝缘膜具有调整光反射层和对置电极之间的光学距离的作用,透光性绝缘膜的膜厚被设置为满足第一像素的发光区域>第二像素的发光区域>第三像素的发光区域>接触孔的形成区域(接触区域)这样的关系。通过这样的结构(光共振构造),在发光功能层发出的光在光反射层和对置电极之间往复,并有选择地放大与光反射层和对置电极之间的光学距离,即与透光性绝缘膜的膜厚对应的共振波长的光,并从各像素射出。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光装置通过上述光共振构造从各像素例如射出峰值波长为610nm的红色的波长区域的光、峰值波长为540nm的绿色的波长区域的光、以及峰值波长为470nm的蓝色的波长区域的光,即,射出颜色纯度高的光作为显示光,具有优越的颜色再现性。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34067号公报如上所述,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光装置中,具有发光区域的透光性绝缘膜的膜厚>接触区域的透光性绝缘膜的膜厚这样的关系,所以在发光区域和接触区域之间形成光学距离不同的边界(透光性绝缘膜的膜厚不同的边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光装置中,存在为了得到更明亮的显示而要扩大发光区域,则该边界成为障碍而难以扩大发光区域这样的课题。详细而言,若越过该边界来扩大发光区域,则在发光区域产生光学距离不同的部分。若光学距离不同则共振波长变化,所以从发光区域发出不同的共振波长的光,从发光区域发出的光的颜色纯度降低。因此,存在难以越过该边界来扩大发光区域这样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能够作为以下的方式或者应用例来实现。应用例1本应用例所涉及的发光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晶体管;光反射层,其设置于上述晶体管的上方;第一绝缘层,其覆盖上述光反射层,并具有第一层厚的部分、比上述第一层厚的部分厚的第二层厚的部分以及比上述第二层厚的部分厚的第三层厚的部分;像素电极,其设置在上述第一绝缘层上并具有光透过性;第二绝缘层,其覆盖上述像素电极的周边部;发光功能层,其覆盖上述像素电极以及上述第二绝缘层;对置电极,其覆盖上述发光功能层并具有光反射性和光透过性;以及导电层,其设置在上述第一层厚的部分上,该导电层的至少一部分与上述像素电极平面重叠,上述像素电极具有设置于上述第一层厚的部分的第一像素电极、设置于上述第二层厚的部分的第二像素电极、以及设置于上述第三层厚的部分的第三像素电极,上述第一像素电极、上述第二像素电极以及上述第三像素电极经由上述导电层与上述晶体管连接。导电层设置在第一层厚的部分上,并将来自晶体管的信号经由导电层供给至像素电极。导电层与像素电极平面重叠,设置有导电层的区域成为连接晶体管和像素电极的接触区域。像素电极的周边部被第二绝缘层覆盖,并根据来自晶体管的信号,从未被第二绝缘层覆盖的区域的像素电极向发光功能层供给电流,从而发光功能层发光。即,未被第二绝缘层覆盖的区域成为发光功能层发光的发光区域。像素电极被设置为跨接触区域以及发光区域。在发光功能层(发光区域)发出的光在光反射层与对置电极之间往复,并根据光反射层和对置电极之间的光学距离而共振,特定波长的光被放大。光学距离根据第一绝缘层的层厚而变化。第一绝缘层具有三个种层厚,所以能够发出三种共振波长的光。例如,通过以放大蓝色、绿色、红色这三种波长的光的方式来调整第一绝缘层的层厚,能够提高在发光区域发出的蓝色、绿色、红色的光的颜色纯度。在第一层厚的部分设置有第一像素电极,在第二层厚的部分设置有第二像素电极,在第三层厚的部分设置有第三像素电极,设置有各像素电极的区域的第一绝缘层的层厚恒定。即,设置有像素电极的区域的光学距离恒定。设置有像素电极的区域的光学距离恒定,所以即使减小像素电极中的发光区域和接触区域的间隔,扩大像素电极中的发光区域,光学距离也不变化。换句话说,在公知技术(日本特开2009-134067号公报)中,设置有像素电极的区域具有光学距离不同的边界,但在本专利技术中,设置有像素电极的区域中的光学距离恒定,所以即使扩大像素电极中的发光区域,也不产生共振波长的变化(颜色纯度的降低),与公知技术相比能够扩大发光区域。因此,能够不导致在发光区域发出的光的颜色纯度的降低,并提高在发光区域发出的光的亮度。因此,在本应用例所涉及的发光装置中,能够提供颜色纯度以及亮度较高的显示,即明亮鲜艳的颜色的显示。应用例2在上述应用例所记载的发光装置中,优选上述第一绝缘层具有从上述反射层的一侧依次层叠的第一绝缘膜、第二绝缘膜以及第三绝缘膜,上述第一绝缘膜具有上述第一层厚,层叠有上述第一绝缘膜和上述第二绝缘膜的部分具有上述第二层厚,层叠有上述第一绝缘膜、上述第二绝缘膜以及上述第三绝缘膜的部分具有上述第三层厚,上述导电层具有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以及第三导电层,上述第一像素电极与上述第一导电层直接相接,上述第二像素电极经由贯穿上述第二绝缘膜的第一接触孔与上述第二导电层连接,上述第三像素电极经由贯穿上述第二绝缘膜以及上述第三绝缘膜的第二接触孔与上述第三导电层连接。第一层厚的部分由第一绝缘膜构成,第二层厚的部分由第一绝缘膜和第二绝缘膜构成,第三层厚的部分由第一绝缘膜、第二绝缘膜以及第三绝缘膜构成。通过控制成使第一绝缘膜、第二绝缘膜、以及第三绝缘膜具有均匀的膜厚,能够提高第一层厚的部分的膜厚、第二层厚的部分的膜厚以及第三层厚的部分的膜厚的均匀性。因此,能够提高设置有第一像素电极的区域的光学距离、设置有第二像素电极的区域的光学距离以及设置有第三像素电极的区域的光学距离的均匀性,减小从各像素电极发出的光的共振波长的偏差,并提高从各像素电极的发光区域发出的光的颜色纯度。应用例3在上述应用例所记载的发光装置中,优选上述第一像素电极设置在上述第一层厚的部分中,上述第二像素电极设置在上述第二层厚的部分中。通过在第一层厚的部分中配置第一像素电极,能够从第一像素电极的发光区域发出与第一层厚的部分对应的共振波长的光。通过在第二层厚的部分中配置第二像素电极,能够从第二像素电极的发光区域发出与第二层厚的部分对应的共振波长的光。由此,能够提高从第一像素电极以及第二像素电极的发光区域发出的光的颜色纯度。应用例4在上述应用例所记载的发光装置中,优选上述第一像素电极、上述第二像素电极以及上述第三像素电极在第一方向上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光反射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以及所述第四晶体管的上方;第一绝缘层,覆盖所述光反射层,并具有第一层厚的部分和比所述第一层厚的部分厚的第二层厚的部分;第一像素电极和第二像素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层厚的部分上;第一中继电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电连接;第二中继电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电连接;第三像素电极和第四像素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层厚的部分上;第三中继电极,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电连接;第四中继电极,与所述第四晶体管电连接;对置电极;发光功能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像素电极与所述对置电极之间、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与所述对置电极之间、所述第三像素电极与所述对置电极之间以及所述第四像素电极与所述对置电极之间,所述第一中继电极经由设置于所述第一层厚的部分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连接,所述第二中继电极经由设置于所述第一层厚的部分的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连接,所述第三中继电极经由设置于所述第二层厚的部分的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三像素电极连接,所述第四中继电极经由设置于所述第二层厚的部分的第四连接部与所述第四像素电极连接,所述第一绝缘层被设置为填充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所述第一绝缘层被设置为填充在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8.27 JP 2013-1753391.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光反射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以及所述第四晶体管的上方;第一绝缘层,覆盖所述光反射层,并具有第一层厚的部分和比所述第一层厚的部分厚的第二层厚的部分;第一像素电极和第二像素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层厚的部分上;第一中继电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电连接;第二中继电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电连接;第三像素电极和第四像素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层厚的部分上;第三中继电极,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电连接;第四中继电极,与所述第四晶体管电连接;对置电极;发光功能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像素电极与所述对置电极之间、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与所述对置电极之间、所述第三像素电极与所述对置电极之间以及所述第四像素电极与所述对置电极之间,所述第一中继电极经由设置于所述第一层厚的部分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连接,所述第二中继电极经由设置于所述第一层厚的部分的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连接,所述第三中继电极经由设置于所述第二层厚的部分的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三像素电极连接,所述第四中继电极经由设置于所述第二层厚的部分的第四连接部与所述第四像素电极连接,所述第一绝缘层被设置为填充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所述第一绝缘层被设置为填充在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具有比所述第二层厚的部分厚的第三层厚的部分,所述发光装置还具备:第五晶体管;第六晶体管;第五像素电极和第六像素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三层厚的部分上;第五中继电极,与所述第五晶体管电连接;以及第六中继电极,与所述第六晶体管电连接,所述第五中继电极经由设置于所述第三层厚的部分的第五连接部与所述第五像素电极连接,所述第六中继电极经由设置于所述第三层厚的部分的第六连接部与所述第六像素电极连接,所述第一绝缘层被设置为填充在所述第五连接部与所述第六连接部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第二绝缘层,该第二绝缘层在所述第一像素电极上规定第一发光区域,在所述第三像素电极上规定第二发光区域,在所述第五像素电极上规定第三发光区域,所述第一发光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腰原健野泽陵一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