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晶闸管换流阀大组件硅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6792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1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晶闸管换流阀大组件硅堆结构,包括外部框架和并列安装在外部框架内部的多个散热器和晶闸管,外部框架包括上、下设置的一对绝缘拉板以及设置在两个绝缘拉板之间两端的压装侧安装块和碟簧侧安装块,压装侧安装块的外侧并列安装有两根平行设置的限位螺栓,内侧设置压装侧母排,碟簧侧安装块的内侧设置有碟簧组件,碟簧组件的内侧设置有碟簧侧母排;晶闸管串联在相邻两个散热器之间,且与散热器为同轴设置,相邻两个散热器的同一端利用水管串联,另一端分别与进水管和出水管并联,散热器内部设置有双螺旋散热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可以避免硅堆在高温循环作用下发生弯曲变形,并且兼具串联和并联水路散热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晶闸管换流阀大组件硅堆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晶闸管换流阀
,具体涉及一种晶闸管换流阀大组件硅堆结构。
技术介绍
在电力系统中,换流阀是非常重要的直流输电设备,而晶闸管是该设备的核心原件。在换流阀中,数支晶闸管和晶闸管散热器被很大的压力压装在一起组成硅堆组件。作为换流阀的关键组件,硅堆组件的结构和压装质量,对换流阀的安全、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的硅堆组件主要分为两种结构。第一种结构采用前后两个环氧树脂板以及左右端板组成结构为框架,采用弹簧将散热器悬吊在两侧环氧树脂板上,采用旋转顶压螺栓的方式对组件施加压紧力。第二种结构采用四根或多根棒状拉杆、前后端板以及两侧的绝缘支撑板组成结构外框,采用有凹槽的定位销与散热器连接,将定位销凹槽卡放在两侧的绝缘支撑板上的方法对散热器进行定位,采用带有球头顶压杆与带有球形凹槽的压盘配合组成顶压结构。现有硅堆结构任然存在一些不足:1)现有硅堆组件结构不够紧凑,导致阀塔整体尺寸较大。对于国外改造工程,其阀厅尺寸较小,现有结构难以满足要求。2)现有硅堆结构安装到阀模块时,一般直接将两端板完全固定在阀模块框架上。在高低温循环作用下,硅堆结构件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晶闸管换流阀大组件硅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框架(1)和并列安装在外部框架(1)内部的多个散热器(2)和晶闸管(3),其中,所述外部框架(1)包括上、下设置的一对绝缘拉板(101)以及设置在两个绝缘拉板(101)之间两端的压装侧安装块(102)和碟簧侧安装块(103),所述压装侧安装块(102)的外侧并列安装有两根平行设置的限位螺栓(4),内侧设置压装侧母排(5),所述碟簧侧安装块(103)的内侧设置有碟簧组件(6),所述碟簧组件(6)的内侧设置有碟簧侧母排(7);所述晶闸管(3)串联在相邻两个散热器(2)之间,且与散热器(2)为同轴设置,相邻两个散热器(2)的同一端利用水管(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晶闸管换流阀大组件硅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框架(1)和并列安装在外部框架(1)内部的多个散热器(2)和晶闸管(3),其中,所述外部框架(1)包括上、下设置的一对绝缘拉板(101)以及设置在两个绝缘拉板(101)之间两端的压装侧安装块(102)和碟簧侧安装块(103),所述压装侧安装块(102)的外侧并列安装有两根平行设置的限位螺栓(4),内侧设置压装侧母排(5),所述碟簧侧安装块(103)的内侧设置有碟簧组件(6),所述碟簧组件(6)的内侧设置有碟簧侧母排(7);所述晶闸管(3)串联在相邻两个散热器(2)之间,且与散热器(2)为同轴设置,相邻两个散热器(2)的同一端利用水管(8)串联,另一端分别与进水管和出水管并联,所述散热器(2)内部设置有双螺旋散热通道(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闸管换流阀大组件硅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拉板(101)的两端分别利用螺栓(105)与所述压装侧安装块(102)以及碟簧侧安装块(103)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闸管换流阀大组件硅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侧母排(5)和所述碟簧侧母排(6)均采用螺钉(10)和与其相邻的散热器(2)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闸管换流阀大组件硅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侧母排(5)、碟簧侧母排(7)、散热器(2)和晶闸管(3)中心均开设有定位孔(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闸管换流阀大组件硅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碟簧侧安装块(103)的外侧设置有端板(106),内侧设置有贯穿碟簧侧安装块(103)和端板(106)的锥形限位孔(10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国兴叶松谢鸟龙李钊刘磊张子敬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