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志诚专利>正文

一种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评估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6553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1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维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评估方法和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根据故障类型选择与其匹配的维修路径,以便将故障的维修任务转交给对应维修路径的离散事件维修模型;根据系统拥有的资源池,为所述离散事件维修模型配置相应的修理队列、保障维修的资源和修理人员;当离散事件维修模型维修完成时,向所在的故障Agent模型发出修理完毕的消息。本发明专利技术将Agent和离散事件维修模型两者的优势进行了有机的融合,能够对复杂系统进行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一体化仿真评估,有效提高了复杂系统通用质量特性评估水平。

A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liability Maintainability Supportability Assessmen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maintenance technology, and provides a method and device for evaluating reliability, maintainability and supportability. The methods include choosing the appropriate maintenance path according to the type of fault so as to transfer the maintenance task of the fault to the discrete event maintenance model corresponding to the maintenance path; configuring the corresponding repair queue, maintenance resources and repairmen for the discrete event maintenance model according to the resource pool owned by the system; and locating the repair queue when the maintenance of the discrete event maintenance model is completed. The fault agent model sends out the repaired message. The invention integrates the advantages of Agent and discrete event maintenance model organically, can simulate and evaluate the reliability, maintainability and supportability of complex systems, and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evaluation level of general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complex system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评估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维修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评估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主要基于解析方法,对于系统的假设往往比较苛刻,比如系统组成单元的寿命必须服从指数分布,不同单元的故障概率相互独立等等,而现实中的系统往往很难满足以上假设,因此用计算机仿真方法解决复杂系统的可靠性分析问题已成为唯一选择。然而在现实情况中,往往需要将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综合考虑,此时单一的仿真方法也难以解决此类问题。鉴于此,克服该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是本
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评估方法互相割裂,无法统一建模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多agent和离散事件系统相结合的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仿真评估方法,实现“三性”的一体化建模,更好地反映设备的通用质量特性。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评估方法,根据系统所包含的存在故障风险的部件对象和/或子系统对象,设置一个或者多个故障Agent;其中,每一个故障Agent包含故障类型、关联故障、故障率和故障状态中的一项或者多项属性;所述系统还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离散事件维修模型,每一个离散事件维修模型通过维修路径进行标识,用于为所述故障Agent的提供维修服务,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各个故障Agent的故障率,模拟触发相应的故障Agent中的故障事件发生;根据发生故障事件的故障Agent的故障类型和关联故障,修改相应故障Agent的故障状态,并根据故障类型选择与其匹配的维修路径,以便将故障的维修任务转交给对应维修路径的离散事件维修模型;其中,关联故障为故障Agent自身触发故障事件发生时,会连带造成其他故障Agent触发故障事件的属性;根据系统拥有的资源池,为所述离散事件维修模型配置相应的修理队列、保障维修的资源和修理人员;当离散事件维修模型维修完成时,向所在的故障Agent模型发出修理完毕的消息,以便相应的故障Agent调整其故障状态到正常状态,并由系统反馈维修报告;其中,离散事件维修模型是根据维修人员、离散事件维修模型的维修任务和相应完成任务时间三者间的历史映射关系计算完成。优选的,所述系统拥有的资源池,由操作人员根据系统拥有的实体资源预先导入系统;其中,保障维修的实体资源在入库的时候,经由扫码方式、RF信号识别方式或者物联网方式录入系统;实体的修理人员则经由其携带的智能设备录入系统;在所述保障维修的实体资源被出库使用时候,经由扫码方式、RF信号识别方式或者物联网方式导出系统;实体的修理人员在被调配给指定的离散事件维修模型,执行维修任务时,则系统将所述修理人员在资源池中的标识由可使用的标识调整为使用中的标识;其中,在所述修理人员在执行完指定的离散事件维修模型的维修任务时,系统将所述修理人员在资源池中的标识由使用中的标识调整为可使用的标识。优选的,所述修理人员接收维修任务和上报维修任务的完成,均通过与所述系统连接的智能设备完成;系统根据委派修理人员维修任务的时间节点和接收智能设备上报的维修任务完成的时间节点,统计各维修人员完成指定离散事件维修模型的维修任务所需的任务时间;系统根据统计得到的完成任务时间、指定离散事件维修模型的维修任务和维修人员身份标识,建立历史映射关系;以便系统根据所述历史映射关系,计算各离散事件维修模型的维修任务完成所需要的时间,用于生成所述维修报告。优选的,所述各个故障Agent的故障率,是由对应各故障Agent的设备在实际情况中发生故障统计得到;系统根据各故障Agent的重要等级和/或发生故障率的高低,为重要等级高于第一预设阈值和/或发生故障率高于第二预设阈值的一个或者多个故障Agent,生成故障脚本;按照所述故障脚本触发相应的一个或者多个故障Agent的故障事件发生,并通过相应离散事件维修模型完成故障事件修复后,存储生成的维修报告;为所述维修报告建立索引项,以便后续实体环境中相应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够直接通过搜索存储的维修报告确定最优的维修策略和/或维修用时评估。优选的,系统根据实体资源的变更情况,确定实体资源的变更是否会造成与存储的维修报告的参数结果相差超过第三预设阈值;若是更新故障则脚本,并重新生成维修报告,更新历史存储的维修报告;并为更新后的维修报告建立索引项,以便后续实体环境中相应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够直接通过搜索存储的维修报告确定最优的维修策略和/或维修用时评估。优选的,所述根据系统所包含的存在故障风险的部件对象和/或子系统对象,设置一个或者多个故障Agent,具体包括:按照预设的,保障维修的实体资源的调度时长区间、指派维修人员抵达维修地点的抵达时长区间、维修人员完成指定设备故障类型的维修时长区间,以及故障Agent的允许关联故障数量区间中的一项或者多项,将实体环境中所包含的子系统和/或构成系统的部件对象拆分成一个或者多个故障Agent;其中,将保障维修的实体资源的调度时长小于第三预设阈值、指派维修人员抵达维修地点的抵达时长小于第四预设阈值、维修人员完成指定设备故障类型的维修时长小于第五预设阈值、故障Agent的允许关联故障数量小于第六预设阈值的故障Agent标注为稳态故障Agent,所述稳态故障Agent的修复时间被标定为基准时间;以便与其相对应的非稳态故障Agent的浮动时间构成所述维修报告。优选的,所述维修报告由对应一个或者多个稳态故障Agent的基准时间,以及一个或者多个非稳态故障Agent的浮动时间构成,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一用户的故障请求,所述故障请求中携带故障的设备标识和相应故障的描述信息;系统分析所述故障请求,得到与所述故障的设备标识和相应故障的描述信息匹配的一个或者多个故障Agent;并通过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故障Agent查找系统侧存储的维修报告;若查找到第一维修报告中正好包含与所述故障请求所对应的各故障Agent,且各故障Agent对应的维修时间为基准时间,则反馈所述第一维修报告给所述第一用户;若查找到第一维修报告中包含与所述故障请求所对应的各故障Agent外,还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归属于其它故障Agent的基准时间项,则系统直接将第一维修报告中相应归属于其它故障Agent的基准时间项剔除,并将完成剔除操作后的第一维修报告反馈给所述第一用户;若查找到第一维修报告中正好包含与所述故障请求所对应的各故障Agent,且各故障Agent对应的维修时间中包含非稳态故障Agent的浮动时间项,则系统分别针对对应所述浮动时间项的非稳态故障Agent进行即时仿真计算得到浮动时间,并与第一维修报告中与所述故障请求所对应的稳态故障Agent的基准时间项整合后反馈给第一用户。优选的,所述系统分别针对对应所述浮动时间项的非稳态故障Agent进行即时仿真计算,具体包括:系统搜集当前保障维修的实体资源的调度时长、指派维修人员抵达维修地点的抵达时长、维修人员完成指定设备故障类型的维修时长,以及故障Agent的允许关联故障数量中的一项或者多项,计算当前实体环境下,修复相应非稳态故障Agent所需的浮动时间。优选的,在实体环境发生变更的情况下,若原本属于非稳态的故障Agent,其对应的保障维修的实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系统所包含的存在故障风险的部件对象和/或子系统对象,设置一个或者多个故障Agent;其中,每一个故障Agent包含故障类型、关联故障、故障率和故障状态中的一项或者多项属性;所述系统还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离散事件维修模型,每一个离散事件维修模型通过维修路径进行标识,用于为所述故障Agent的提供维修服务,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各个故障Agent的故障率,模拟触发相应的故障Agent中的故障事件发生;根据发生故障事件的故障Agent的故障类型和关联故障,修改相应故障Agent的故障状态,并根据故障类型选择与其匹配的维修路径,以便将故障的维修任务转交给对应维修路径的离散事件维修模型;其中,关联故障为故障Agent自身触发故障事件发生时,会连带造成其他故障Agent触发故障事件的属性;根据系统拥有的资源池,为所述离散事件维修模型配置相应的修理队列、保障维修的资源和修理人员;当离散事件维修模型维修完成时,向所在的故障Agent模型发出修理完毕的消息,以便相应的故障Agent调整其故障状态到正常状态,并由系统反馈维修报告;其中,离散事件维修模型是根据维修人员、离散事件维修模型的维修任务和相应完成任务时间三者间的历史映射关系计算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系统所包含的存在故障风险的部件对象和/或子系统对象,设置一个或者多个故障Agent;其中,每一个故障Agent包含故障类型、关联故障、故障率和故障状态中的一项或者多项属性;所述系统还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离散事件维修模型,每一个离散事件维修模型通过维修路径进行标识,用于为所述故障Agent的提供维修服务,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各个故障Agent的故障率,模拟触发相应的故障Agent中的故障事件发生;根据发生故障事件的故障Agent的故障类型和关联故障,修改相应故障Agent的故障状态,并根据故障类型选择与其匹配的维修路径,以便将故障的维修任务转交给对应维修路径的离散事件维修模型;其中,关联故障为故障Agent自身触发故障事件发生时,会连带造成其他故障Agent触发故障事件的属性;根据系统拥有的资源池,为所述离散事件维修模型配置相应的修理队列、保障维修的资源和修理人员;当离散事件维修模型维修完成时,向所在的故障Agent模型发出修理完毕的消息,以便相应的故障Agent调整其故障状态到正常状态,并由系统反馈维修报告;其中,离散事件维修模型是根据维修人员、离散事件维修模型的维修任务和相应完成任务时间三者间的历史映射关系计算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拥有的资源池,由操作人员根据系统拥有的实体资源预先导入系统;其中,保障维修的实体资源在入库的时候,经由扫码方式、RF信号识别方式或者物联网方式录入系统;实体的修理人员则经由其携带的智能设备录入系统;在所述保障维修的实体资源被出库使用时候,经由扫码方式、RF信号识别方式或者物联网方式导出系统;实体的修理人员在被调配给指定的离散事件维修模型,执行维修任务时,则系统将所述修理人员在资源池中的标识由可使用的标识调整为使用中的标识;其中,在所述修理人员在执行完指定的离散事件维修模型的维修任务时,系统将所述修理人员在资源池中的标识由使用中的标识调整为可使用的标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理人员接收维修任务和上报维修任务的完成,均通过与所述系统连接的智能设备完成;系统根据委派修理人员维修任务的时间节点和接收智能设备上报的维修任务完成的时间节点,统计各维修人员完成指定离散事件维修模型的维修任务所需的任务时间;系统根据统计得到的完成任务时间、指定离散事件维修模型的维修任务和维修人员身份标识,建立历史映射关系;以便系统根据所述历史映射关系,计算各离散事件维修模型的维修任务完成所需要的时间,用于生成所述维修报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故障Agent的故障率,是由对应各故障Agent的设备在实际情况中发生故障统计得到;系统根据各故障Agent的重要等级和/或发生故障率的高低,为重要等级高于第一预设阈值和/或发生故障率高于第二预设阈值的一个或者多个故障Agent,生成故障脚本;按照所述故障脚本触发相应的一个或者多个故障Agent的故障事件发生,并通过相应离散事件维修模型完成故障事件修复后,存储生成的维修报告;为所述维修报告建立索引项,以便后续实体环境中相应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够直接通过搜索存储的维修报告确定最优的维修策略和/或维修用时评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系统根据实体资源的变更情况,确定实体资源的变更是否会造成与存储的维修报告的参数结果相差超过第三预设阈值;若是更新故障则脚本,并重新生成维修报告,更新历史存储的维修报告;并为更新后的维修报告建立索引项,以便后续实体环境中相应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够直接通过搜索存储的维修报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诚杨建军杨珺
申请(专利权)人:陈志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