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流站备品站间调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1996545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1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换流站备品站间调配方法,包括判定是否可进行调配、制定评价指标的阶梯模型、确定措施层单指标得分、确定措施层单指标的权重的判定和计算综合评价得分与评级,对备品进行基于多专家决策改进层次分析法,当本站备品备件存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时,统筹管理系统通过多方面、多角度分析,及时给出能满足各站基本需求,同时合理解决当前存量空缺的备品调配方案,实现备品的快速高效调配,提升备品调配质效。

A Method of Allocating Spare Parts between Converter Station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allocation of spare parts between converter stations, including determining whether allocation can be carried out, formulating a ladder model of evaluation index, determining single index score of measure level, determining the weight of single index of measure level, and calculating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core and rating. The improve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based on multi-expert decision-making is applied to spare parts, when the spare parts stock of the station can not meet the reality. When it comes to the international demand, the overall management system, through multi-faceted and multi-angle analysis, can provide timely plans to meet the basic needs of each station, and reasonably solve the current stock vacancies of spare parts allocation, so as to achieve rapid and efficient allocation of spare par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spare parts allo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流站备品站间调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直流输电,尤其涉及一种换流站备品站间调配方法。
技术介绍
备品备件作为站内运行设备的可替换零部件是重要的电力物资。在设备检修维护过程中,科学合理储备的备品备件不但可以提高缺陷的处理效率,还能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备品管理工作已成为国家电网公司的重点工作。根据调查,目前国内换流站备品备件主要采用独立管理模式,这种传统的模式存在备品重复配备、站间调配困难、定额与需求不匹配等问题。其中,备品重复配备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降低电网经济性;站间调配困难会增加故障处理时间,降低故障处缺效率;定额与需求不匹配会因为没有充足的备品保障而影响现场检修维护工作,降低直流系统运行可靠性。因此迫切需要新的备品管理办法来提高换流站备品的精益化管理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换流站备品站间调配方法,各站统筹管理各站之间备品调配快速响应,保证系统稳定运行和缩减消缺时间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换流站备品站间调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判定是否可进行调配首先判断所需备品与其它站是否通用,并确定库存情况,若无通用性且无库存则立即进行采购;2)制定评价指标的阶梯模型构建阶梯型层级结构,层级分为目标层、条件层、准则层和措施层;3)确定措施层单指标得分对措施层各单指标进行优劣度排名并赋值,分值越高则表明指标越优,最后得到单因素的得分;4)确定措施层单指标的权重的判定利用基于多专家决策改进层次分析法得到措施层的指标权重,分析备品最优解问题时,故障等级是判断措施层重要程度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因为故障等级的不同,各元素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5)计算综合评价得分与评级根据单指标的得分和综合权重即可求出目标层的最后得分,并根据最后得分确认其最优调配方案。进一步,所述目标层为解决问题的总目标;所述条件层为影响措施权重的条件;所述准则层为影响目标实现的准则;所述措施层为促使目标实现的措施。进一步,所述条件层包括非紧急故障层和紧急故障层。进一步,准则层包括备品库存量、备品定额是否满足、两站相对距离、运输风险、本站故障率。进一步,所述非紧急故障层和所述紧急故障层的赋值标准均包括备品库存量、备品定额是否满足、两站相对距离、运输风险、本站故障率。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针对实际存量这一因素,若A、B、C、D四个站的单因素最后优劣排名为B、A、C、D;则对B、A、C、D分别进行4、3、2、1的赋值。进一步,所述步骤4)中,根据设备的故障等级,再采取向多名专家反复询问的方式,填写判断矩阵;针对判断矩阵的准则,其中两个元素两两比较哪个重要,重要多少,对重要性程度按1~9赋值,根据判断矩阵计算得到措施层各单指标的综合权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各站统筹管理各站之间备品调配快速响应。运用基于多专家群组决策改进层次分析法来实现换流站备品的站间调配方案。将影响调配方案的各因素根据优劣度进行赋值。通过专家群组对各影响因素进行重要性分析、评估,得到调配方案中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比重。根据优劣度和重要度综合评估,得到最优调配方案。实现当本站备品短缺,需进行调配时,保证系统稳定运行和缩减消缺时间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调配判断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统筹管理备品调配最优解阶梯型层级结构流程图;图3为实施例一调配判断流程图;图4为实施例一统筹管理备品调配最优解阶梯型层级结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一种换流站备品站间调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判定是否可进行调配首先判断所需备品与其它站是否通用,并确定库存情况,若无通用性且无库存则立即进行采购;判断流程请参阅图1。此步骤可通过软件查询。如库存表等。2)制定评价指标的阶梯模型请参阅图2,构建阶梯型层级结构,层级分为目标层、条件层、准则层和措施层;所述条件层包括非紧急故障层和紧急故障层。准则层包括备品库存量、备品定额是否满足、两站相对距离、运输风险、本站故障率。所述非紧急故障层和所述紧急故障层的赋值标准均包括备品库存量、备品定额是否满足、两站相对距离、运输风险、本站故障率。其中,目标层是指备品调配最优解决方案;措施层是指需要调配的换流站备品站。3)确定措施层单指标得分对措施层各单指标进行优劣度排名并赋值,分值越高则表明指标越优,最后得到单因素的得分;针对实际存量这一因素,若A、B、C、D四个站的单因素最后优劣排名为B、A、C、D;则对B、A、C、D分别进行4、3、2、1的赋值。4)确定措施层单指标的权重的判定利用基于多专家决策改进层次分析法得到措施层的指标权重,分析备品最优解问题时,故障等级是判断措施层重要程度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因为故障等级的不同,各元素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根据设备的故障等级,再采取向多名专家反复询问的方式,填写判断矩阵;针对判断矩阵的准则,其中两个元素两两比较哪个重要,重要多少,对重要性程度按1~9赋值,根据判断矩阵计算得到措施层各单指标的综合权重。具体请参见表1表1重要性标度含义表5)计算综合评价得分与评级根据单指标的得分和综合权重即可求出目标层的最后得分,并根据最后得分确认其最优调配方案。所述目标层为解决问题的总目标;所述条件层为影响措施权重的条件;所述准则层为影响目标实现的准则;所述措施层为促使目标实现的措施。实施例一2017年9月15号晚,龙泉换流站运行人员在巡检过程中,利用红外测温仪对设备进行温度测量时发现,交流场内一台电压互感器(PT)温度相对较高。通过近两小时的不断复测,可以确定此台PT温度处于不断攀升的状态,当PT温度接近预警值时,当值人员立即通知检修人员赶往现场进行消缺处理。根据现场分析研究表明,此次故障属于PT自身故障,需立刻对PT进行更换。在PT更换过程中,由于查询到龙泉备品库内无相同型号可替换电压互感器,于是中心决定采用多专家群组决策改进层次分析法的站间调配方案,从其他换流站调配PT进行更换。判定调配可行性。主要包括不同换流站间电压互感器的通用性判断和站内库存是否充足的判断,如图3。制定评价指标的阶梯模型。确定目标层、条件层、准则层和措施层各项内容,如图4。1)可以确定此次故障为紧急故障,即条件层选择紧急故障。其次,确定各项准则的具体内容:备品库存量、备品定额是否满足、两站间的相对距离以及运输风险和本站故障率。(a)备品库存量、备品定额:通过查询剩余四个换流站的PT备品储备情况可以确定,宜都换流站、江陵换流站与团林换流站均存在可替换的PT备品且定额满足要求;(b)两站间相对距离:通过判断站间相对距离可以确定,在满足前两项条件的三个换流站中,宜都换流站与龙泉换流站间相对距离最短,全程60公里,总耗时1小时。相较江陵站距离上缩短45公里,时间上节省25分钟,较团林站距离上缩短31公里,时间上节省20分钟。(c)运输风险:宜都换流站、江陵换流站和团林换流站至龙泉站的道路均相对平坦,且夜间行车较少,风险评估基本相同。(d)本站故障率:通过查询各站电压互感器检修记录,可以发现宜都站PT故障率相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流站备品站间调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判定是否可进行调配首先判断所需备品与其它站是否通用,并确定库存情况,若无通用性且无库存则立即进行采购;2)制定评价指标的阶梯模型构建阶梯型层级结构,层级分为目标层、条件层、准则层和措施层;3)确定措施层单指标得分对措施层各单指标进行优劣度排名并赋值,分值越高则表明指标越优,最后得到单因素的得分;4)确定措施层单指标的权重的判定利用基于多专家决策改进层次分析法得到措施层的指标权重,分析备品最优解问题时,故障等级是判断措施层重要程度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因为故障等级的不同,各元素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5)计算综合评价得分与评级根据单指标的得分和综合权重即可求出目标层的最后得分,并根据最后得分确认其最优调配方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流站备品站间调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判定是否可进行调配首先判断所需备品与其它站是否通用,并确定库存情况,若无通用性且无库存则立即进行采购;2)制定评价指标的阶梯模型构建阶梯型层级结构,层级分为目标层、条件层、准则层和措施层;3)确定措施层单指标得分对措施层各单指标进行优劣度排名并赋值,分值越高则表明指标越优,最后得到单因素的得分;4)确定措施层单指标的权重的判定利用基于多专家决策改进层次分析法得到措施层的指标权重,分析备品最优解问题时,故障等级是判断措施层重要程度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因为故障等级的不同,各元素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5)计算综合评价得分与评级根据单指标的得分和综合权重即可求出目标层的最后得分,并根据最后得分确认其最优调配方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流站备品站间调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层为解决问题的总目标;所述条件层为影响措施权重的条件;所述准则层为影响目标实现的准则;所述措施层为促使目标实现的措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贵德江山谭静吴子良郑江彬陈文戴迪付玉婷王彦文马磊曹诗龙武晓蕊周翰林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