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钢筋砼拱形结构施工技术中弧形合龙底模可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6449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在钢筋砼结构施工中的模板组装部件,具体为大跨度钢筋砼拱形结构施工技术中弧形合龙底模可调装置,为了解决现有模板及支撑体系技术工艺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大跨度钢筋砼拱形结构施工技术中弧形合龙底模可调装置,由纵向支撑导轨、设置在纵向支撑导轨上的两端带子口的弧形合龙底模及其设置在带子口的弧形合龙底模两侧的带有母口的标准段模板组成,且子口和母口之间设有间隙且通过加长可调螺栓对接在一起。通过采用本施工技术中的弧形合龙底模的可调装置,使拱结构施工过程中减少了预压工序,方便快捷,降低了工程成本,缩短工期,安全可靠,保证施工质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在钢筋砼结构施工中的模板组装部件,具体为大跨度钢筋砼拱形结构施工技术中弧形合龙底模可调装置
技术介绍
大跨度钢筋砼拱形结构普遍应用于大跨度场馆、桥梁等建筑工程,施工中要考虑结构的预拱度,以消除支撑体系结构的弹性和非弹性变形。在采用分段法现浇混凝土施工中,由于支撑体系结构产生的应力和变形会导致拱底模板沿轴线方向的应力和变形。传统的施工方法是在施工前对拱结构的底模和支撑体系进行预压,仅这项工作就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力、垂直运输和配重材料,不仅组织困难、占用施工场地、安全隐患多,也给其他工序施工带来极大的影响,尤其是不能有效地解决结构预拱度对底模及结构轴线长度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模板及支撑体系施工技术工艺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大跨度钢筋砼拱形结构施工技术中弧形合龙底模可调装置。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方案实现的大跨度钢筋砼拱形结构施工技术中弧形合龙底模可调装置,由纵向支撑导轨、设置在纵向支撑导轨上的两端带子口的弧形合龙底模及其设置在带子口的弧形合龙底模两侧的带有母口的标准段模板组成,且子口和母口之间设有间隙且通过加长可调螺栓对接在一起。施工时通过弧形合龙底模两端的子口与标准段模板的母口之间预留的间隙解决了拱结构底模在施工过程中的轴向变形,通过加长可调螺栓和纵向支撑导轨控制模板的变形方向,两侧的拱结构模板沿轴线逐渐使子口和母口对接,从而实现大跨度拱形结构施工中底模的连续圆顺和变形均匀。本技术所述的子口与母口之间的间隙为预先确定的结构底模沿轴线的变形量a,a值与预拱度、拱形结构线性荷载、支撑体系形式等有关,必须经过精确的计算才能够得到。本技术所述的纵向支撑导轨的材料可以采用方木或型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采用本施工技术中的弧形合龙底模的可调装置,使拱结构施工过程中减少了预压工序,方便快捷,降低了工程成本;保证了施工安全,且施工质量达到了设计和规范的要求,拱底圆顺,观感效果好,得到业主、监理、质量监督部门和有关专家的高度评价,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及其应用于混凝土拱结构施工中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图中1-纵向支撑导轨 2-子口 3-母口 4-带子口的弧形合龙底模 5-标准段模板 6-加长可调螺栓具体实施方式大跨度钢筋砼拱形结构施工技术中弧形合龙底模可调装置,由纵向支撑导轨1、设置在纵向支撑导轨1上的两端带子口的弧形合龙底模4及其设置在带子口的弧形合龙底模4两侧的带有母口3的标准段模板5组成,且子口2和母口3之间设有间隙且通过加长可调螺栓6对接在一起。使用时,先将纵向支撑导轨按含有预拱高度的设计曲线布置安装在拱顶合龙段部位,其材料可以采用方木、型钢等,布置形式应与两侧标准段的纵向支撑交错排列,使之具备一定的自由度,能够沿纵向产生一定的相对位移;将带子口的弧形合龙底模放置在纵向支撑导轨上,其两端的子口分别与固定的标准段模板的母口对应,子口与母口的预留间隙为预先确定的结构底模沿轴线变形量a(a值与预拱度、拱形结构线性荷载、支撑体系形式等有关);在子口与母口对接处的加强肋上开有对应的圆孔,用加长可调螺栓将两模板子母口对接处穿在一起并拧上螺帽。通过加长可调螺栓和纵向支撑导轨控制模板的变形方向,两侧的拱结构模板沿轴线逐渐使子母口对接,从而实现大跨度钢筋砼拱形结构施工中底模的连续园顺和变形均匀。大跨度拱形结构现浇混凝土一般采用分段对称施工的方法,施工过程中支撑体系将发生向内和向下的体系变形,拱形结构底模逐渐趋向于设计曲线和标高,两侧的底模将逐渐合龙,加长调节螺栓也应随之紧固,当施工至合龙段时,子母口闭合,加长调节螺栓紧固到位,将板缝用海绵条填塞密实。大跨度拱形结构要求混凝土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时才允许拆模,而且拆模工作应从拱结构中部的合龙段开始,由于弧形合龙段底模采用了子母口形式,为拆模提供了方便。权利要求1.大跨度钢筋砼拱形结构施工技术中弧形合龙底模可调装置,其特征是由纵向支撑导轨(1)、设置在纵向支撑导轨(1)上的两端带子口的弧形合龙底模(4)及其设置在带子口的弧形合龙底模(4)两侧的带有母口(3)的标准段模板(5)组成,且子口(2)和母口(3)之间设有间隙且通过加长可调螺栓(6)对接在一起。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在钢筋砼结构施工中的模板组装部件,具体为大跨度钢筋砼拱形结构施工技术中弧形合龙底模可调装置,为了解决现有模板及支撑体系技术工艺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大跨度钢筋砼拱形结构施工技术中弧形合龙底模可调装置,由纵向支撑导轨、设置在纵向支撑导轨上的两端带子口的弧形合龙底模及其设置在带子口的弧形合龙底模两侧的带有母口的标准段模板组成,且子口和母口之间设有间隙且通过加长可调螺栓对接在一起。通过采用本施工技术中的弧形合龙底模的可调装置,使拱结构施工过程中减少了预压工序,方便快捷,降低了工程成本,缩短工期,安全可靠,保证施工质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档编号E04B1/32GK2876237SQ20062002336公开日2007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11日专利技术者裴健, 李应龙, 王俊龙, 宋翻身, 刘强武, 李伟, 刘朋, 董旭强, 王笑敏 申请人:太原铁建天宏建设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大跨度钢筋砼拱形结构施工技术中弧形合龙底模可调装置,其特征是:由纵向支撑导轨(1)、设置在纵向支撑导轨(1)上的两端带子口的弧形合龙底模(4)及其设置在带子口的弧形合龙底模(4)两侧的带有母口(3)的标准段模板(5)组成,且子口(2)和母口(3)之间设有间隙且通过加长可调螺栓(6)对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健李应龙王俊龙宋翻身刘强武李伟刘朋董旭强王笑敏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铁建天宏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