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式门型脚手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6363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现浇混凝土平板楼板或现浇混凝土密肋楼板施工时大都采用TOYO系列门架支撑并采用双层支承木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具式门型脚手架,其加荷支座的位置是可变的,门架的横梁是由上下两层横杆及腹杆组成的,在立杆顶端的外侧还装有三角支承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两个加荷点的距离由0.6米到2.0米,可代替九种TOYO系列门架。门架的承载能力较TOYO系列门架提高到二倍以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双层支承木梁改为单层,可节约支承木材30%。(*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的脚手架
目前现浇混凝土平板楼板或现浇密肋楼板的施工大都采用门型脚手架作为楼板模板或模壳的支撑架,而门型脚手架又是引进日本的TOYO系列多功能门型脚手架,门架的宽度有0.6米、0.75米、0.9米和1.2米四种,每个门架的宽度是固定的,两根立杆的顶端设托座加荷载,这样,加荷点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即门架的宽度。荷载点的距离不同时,就需要选用不同型号的门架。我国目前只有1.2米宽的门架,这就给工程施工带来一些问题。例如,北京7612工程是现浇混凝土单向密肋楼板,肋中心距离为0.6米。楼板施工用的是T型模壳。模壳用1.2米宽的门型脚手架作支撑架。这就必须在门架立杆的顶端架设100毫米×100毫米的木梁,在这层木梁上再以0.6米的距离铺木梁或钢木组合梁,即采用双层支承木梁的方案。很显然,这将引起木材和劳力的浪费。即使我国从日本引进了整个系列的TOYO系列门型脚架,或者我国自己开发了其系列产品,可是每个工地不可能都备有全套系列产品,所以在门型脚手架上架设双层支承木梁的方案还是不可避免的。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工具式门型脚手架,它的加荷支座的位置是可变的,横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立杆(1)、横杆(2)和托座(3)组成的门型脚手架,其特征在于:(1)加荷支座的位置是可变的;(2)横梁是由上横杆(4)、腹杆(5)和下横杆(6)组成的构架;(3)在立杆(1)顶部的外侧装有三角支承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玉章马瑞勤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