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爱兰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家居床及其睡姿自适应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96304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1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家居床,该智能家居床包括床体支架、床面支撑杆件、固定在床体支架上的触屏控制单元、位于床面支撑杆件下方且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以及多个悬浮支撑装置和向悬浮支撑装置提供电力配送的供电模块,此外还公开一种智能家居床的睡姿自适应控制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适用人群广、耗能少、辐射小、噪音小、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功能多且智能化程度高等优点。

A Smart Home Bed and Its Sleeping Posture Adaptive Control Meth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mart home bed, which comprises a bed bracket, a bed support rod, a touch screen control unit fixed on the bed bracket, a first partition and a second partition arranged under the bed support rod from top to bottom, a plurality of suspension support devices and a power supply module for the suspension support device. In addition, the smart home bed also discloses a power supply module for the suspension support device. The sleeping posture adaptive control method of smart home bed has the advantages of wide applicability, low energy consumption, low radiation, low noise, compact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multiple functions and high intellig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家居床及其睡姿自适应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家居床,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家居床及其睡姿自适应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睡眠是人类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的生理需要,人的一生中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当中度过的。研究发现,睡眠不仅可以使个体的精神和体力得到恢复,而且与个体的情绪、记忆等心理活动密切相关。然而,与呼吸空气和摄入饮食一样被认为是人的本能活动的睡眠也会给人类带来许多困扰:睡眠障碍往往引起人体免疫力低下、精神烦躁、焦虑不安、记忆力下降,同时还容易引发高血压、神经衰弱、心脑血管意外以及心理疾患等,甚至造成猝死。然而睡眠的好坏与床又有着极大关系,床是我们每天使用频率最高的家居,但是现有的床功能较为简单,要么是硬床要么是弹簧软床,功能较为单一,无法满足使用者的多样需求、尤其是老幼病残孕等特殊人群的使用需求,所以开发出一款舒适且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群需求的智能护理床显得尤为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家居床,该智能家居床包括:床体支架、床面支撑杆件、固定在所述床体支架上的触屏控制单元、位于所述床面支撑杆件下方且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以及多个悬浮支撑装置和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家居床,该智能家居床包括:床体支架、床面支撑杆件、固定在所述床体支架上的触屏控制单元、位于所述床面支撑杆件下方且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以及多个悬浮支撑装置和向所述悬浮支撑装置提供电力的供电模块;其中,所述床面支撑杆件包括多根相互两两垂直交叉且等间距排列的支撑杆件;所述悬浮支撑装置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之间的基座、位于所述第二隔板上方的套筒、位于所述套筒正上方的弹性支撑体;所述悬浮支撑装置与所述床面支撑杆件的垂直交叉点一一对应;所述套筒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可沿着所述外筒内壁进行上下自由运动,任意两根所述床面支撑杆件的垂直交叉点均位于对应所述套筒的中心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家居床,该智能家居床包括:床体支架、床面支撑杆件、固定在所述床体支架上的触屏控制单元、位于所述床面支撑杆件下方且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以及多个悬浮支撑装置和向所述悬浮支撑装置提供电力的供电模块;其中,所述床面支撑杆件包括多根相互两两垂直交叉且等间距排列的支撑杆件;所述悬浮支撑装置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之间的基座、位于所述第二隔板上方的套筒、位于所述套筒正上方的弹性支撑体;所述悬浮支撑装置与所述床面支撑杆件的垂直交叉点一一对应;所述套筒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可沿着所述外筒内壁进行上下自由运动,任意两根所述床面支撑杆件的垂直交叉点均位于对应所述套筒的中心线上;所述基座包括基座上部空间和基座下部空间,所述外筒穿过所述第一隔板并固定在所述基座上部空间的底部;其中所述基座上部空间内设置有缠绕在所述外筒外表面的电磁线圈,所述基座下部空间内设置有散热装置且所述基座下部空间的外表面还开设有多个排气孔;所述内筒的上端部为开口且桶壁上等间隔设置有四条垂直的条状开口,所述床面支撑杆件可从所述条状开口中穿过,所述条状开口位于所述内筒的桶壁中部且其垂直高度为所述内筒总高的1/2至2/3;所述条状开口的下部可拆卸地与所述内筒的底部相连接,所述内筒的底部内设置有悬浮磁体;所述外筒内设置有底部固定在所述基座上部空间的底部上且顶部与所述内筒底部相连接的第一支撑弹簧;所述内筒内设置有底部固定在所述床面支撑杆件的垂直交叉处且顶部与所述弹性支撑体底部相连接的第二支撑弹簧;所述弹性支撑体为穹顶形且其底部与所述内筒上端部相连;所述弹性支撑体穹顶表面铺设有一层弹性绝缘体,所述弹性支撑体内部还设置有震动按摩装置,所述震动按摩装置上下部位均设置有定位缓冲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家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磁体上等间距均匀地开设有四个定位通孔且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定位通孔与所述悬浮磁体中心连线后得到的圆周角为直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家居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端连接在所述床面支撑杆件的下沿处且另一端垂直向下穿过所述定位通孔后固定在所述基座上部空间底部上的导向绳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家居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设置在所述弹性支撑体端部的压力传感器和设置在所述床面支撑杆件的垂直交叉点下方的距离传感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家居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床面支撑杆件的垂直交叉处的相邻杆件间安装有两条与所述床面支撑杆件呈45度夹角且平行布置的加强杆件,所述加强杆件均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杨爱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