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源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6286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12:08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源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直下式背光模组中FPC或PCB发生翘曲,导致部分发光器件无法发光的问题。该背光源包括衬底基板,衬底基板上划分有多个调光区域。背光源还包括设置于衬底基板上的多条第一走线、多条第二走线、位于调光区域的多个微型发光器件、第一共极线以及第二共极线。位于同一调光区域中的多个微型发光器件的第一极与第一共极线电连接,第二极与第二共极线电连接。任意两个调光区域的第一共极线与不同的第一走线电连接。多个调光区域的第二共极线与相同的第二走线电连接。

A Backlight Source,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disclosure provides a backlight source, its fabrication method and a display device, which relates to the display technology field, and is used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FPC or PCB in the downward backlight module warps and some light emitting devices cannot emit light. The backlight includes a substrate, which is divided into several dimming regions. The backlight also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first and second routes arranged on the substrate, a plurality of micro-light-emitting devices located in the dimming region, a first common polar line and a second common polar line. The first pole of a plurality of micro light emitting devices located in the same dimming region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ommon pole line, and the second po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common pole line. The first common polar line of any two dimming regions is connected to different first paths. The second common polar line of a plurality of dimming areas is connected to the same second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源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源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TFT-LCD(ThinFilmTransistorLiquidCrystalDisplay,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作为一种平板显示装置,因其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无辐射以及制作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而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高性能显示领域当中。TFT-LCD的背光模组的设置方式分为直下式和侧入式,目前,直下式背光模组(BackLightUnit,BLU)中,具有设置于柔性电路板(FlexiblePrintedCircuit,FPC)或印刷电路板(PrintedCircuitBoard,PCB)上的发光器件。由于FPC或PCB容易发生翘曲,使得翘曲位置的部分发光器件无法发光,降低背光模组的良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源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用于解决直下式背光模组中FPC或PCB发生翘曲,导致部分发光器件无法发光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背光源,所述背光源包括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上划分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包括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上划分有多个调光区域;所述背光源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条第一走线、多条第二走线、位于所述调光区域的多个微型发光器件、第一共极线以及第二共极线;位于同一所述调光区域中的多个微型发光器件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共极线电连接,第二极与所述第二共极线电连接;任意两个所述调光区域的第一共极线与不同的所述第一走线电连接;多个所述调光区域的第二共极线与相同的所述第二走线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包括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上划分有多个调光区域;所述背光源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条第一走线、多条第二走线、位于所述调光区域的多个微型发光器件、第一共极线以及第二共极线;位于同一所述调光区域中的多个微型发光器件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共极线电连接,第二极与所述第二共极线电连接;任意两个所述调光区域的第一共极线与不同的所述第一走线电连接;多个所述调光区域的第二共极线与相同的所述第二走线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调光区域中设置有i×j个所述微型发光器件;i≥2,j≥2;i、j为正整数;位于同一行的i个所述微型发光器件串联;j列串联的多个微型发光器件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共极线电连接,第二极与所述第二共极线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具有n×m个所述调光区域;n≥2,m≥2;n、m为正整数;位于同一列的m个所述调光区域的第一共极线分别与m条不同的所述第一走线电连接;位于同一行不同列的n个所述调光区域的第二共极线分别与n条不同的所述第二走线电连接;其中,位于同一列的m个所述调光区域的第二共极线与同一条所述第二走线电连接;或者,位于同一列的m个所述调光区域中,位于奇数行的所述调光区域的第二共极线与同一条所述第二走线电连接;位于偶数行的所述调光区域的第二共极线与同一条所述第二走线电连接;所述奇数行的所述调光区域的第二共极线和所述偶数行的所述调光区域的第二共极线电连接的所述第二走线不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个与所述第一走线电连接的引线管脚;所述第一走线的线宽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飞高博李沛王光泉孙海威陈明董学孙文佳刘金星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