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的背发光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6179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11:36
一种改进型的背发光照明装置,包括背板与可拆卸连接的主体,其结构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一端设置有堵头部,光纤光源穿过堵头部,设置于主体内;主体对应光纤光源设有正发光透镜,光纤光源与正发光透镜设置有光源夹角,光源夹角包括第一入射角和第二反射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通过增设光纤光源与正发光透镜设置有光源夹角,光源夹角包括第一入射角和第二反射角,实现由侧面发光转成正面发光,光线角度大于等于120度。光纤光源均匀排布在标牌内部,光源从侧面转到正面,由于侧发光转正发光透镜发光角度大,所发出的光均匀照射在需照亮的标识标牌上,也提升了光的整体利用率。

An improved backlight illumination device

An improved backlight illumination device consists of a backplane and a detachable connecting body. Its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re that one end of the main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blocking head, and the optical fiber light source passes through the blocking head and is arranged in the main body; the corresponding optical fiber light source is provided with a positive light-emitting lens, and the optical fiber light source and the positive light-emitting lens are provided with a light source angle, and the light source angle includes the first incident angle and the second reflection angle. Angle.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advantages of the utility model are as follows: by adding an optical fiber light source and a positive light-emitting lens, the angle of the light source includes the first incident angle and the second reflection angle, the light source can change from side light to front light, and the light angle i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120 degrees. Optical fiber light source is evenly arranged in the inside of the sign, and the light source turns from side to front. Because the angle of side to positive light-emitting lens is large, the light emitted is evenly illuminated on the sign to be illuminated, which also improves the overall utilization rate of l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的背发光照明装置
本技术涉及就照明领域,具体而言,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的背发光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光纤传导内发光的布光纤的方法是用端点光纤或是用通体光纤发光加塑胶卡子,分布在实木标牌内,因光纤在内部弯折次数增多,会导致光纤的出光不均匀,出来的光有亮有暗,不能达到出光均匀,且在每一次安装时都要反反复复测试后才能布光纤,没有标准的方法来控制明亮度和光纤的用量,费时费力。因此,有必要作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光功率分布均匀的一种改进型的背发光照明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型的背发光照明装置,包括背板与可拆卸连接的主体,其结构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一端设置有堵头部,光纤光源穿过堵头部,设置于主体内;主体对应光纤光源设有正发光透镜,光纤光源与正发光透镜设置有光源夹角,光源夹角包括第一入射角和第二反射角。进一步,所述第一入射角为光纤光源的光线与正发光透镜形成夹角a,夹角a为60度。进一步,所述第二反射角为光纤光源的光线与正发光透镜形成夹角b,夹角b为120度。进一步,所述正发光透镜上设置有弧面,正发光透镜的截面呈梯形,或三角形。进一步,所述主体对应光纤光源的位置设有光纤快速插头,光纤光源插入光纤快速插头内,且朝向正发光透镜的弧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势在于:通过增设光纤光源与正发光透镜设置有光源夹角,光源夹角包括第一入射角和第二反射角,实现由侧面发光转成正面发光,光线角度大于等于120度。光纤光源均匀排布在标牌内部,光源从侧面转到正面,由于侧发光转正发光透镜发光角度大,所发出的光均匀照射在需照亮的标识标牌上,也提升了光的整体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局部剖视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光源传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示出了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改进型的背发光照明装置,包括背板与可拆卸连接的主体1,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堵头部5,光纤光源2穿过堵头部,主体1对应光纤光源2的位置设有光纤快速插头3,光纤光源2插入光纤快速插头3内,光纤快速插头3实现光纤光源2快速便捷安装,避免光纤光源2在生产过程,弯折损坏,降低不良率。另外,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环境或要求,通过工式计算光纤光源2与导光部的比例,固定安装尺寸,实现标准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主体1对应光纤光源2设有正发光透镜4,正发光透镜4上设置有弧面,正发光透镜4的截面呈梯形。光纤光源2与正发光透镜4设置有光源夹角,光源夹角包括第一入射角和第二反射角。第一入射角为光纤光源2的光线与正发光透镜4形成夹角a,夹角a为60度。第二反射角为光纤光源2的光线与正发光透镜4形成夹角b,夹角b为120度。通过增设光纤光源2与正发光透镜4设置有光源夹角,光源夹角包括第一入射角和第二反射角,实现由侧面发光转成正面发光,光线角度大于等于120度。光纤光源2均匀排布在标牌内部,光源从侧面转到正面,由于侧发光转正发光透镜4发光角度大,所发出的光均匀照射在需照亮的标识标牌上,也提升了光的整体利用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的背发光照明装置,包括背板与可拆卸连接的主体,其结构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一端设置有堵头部,光纤光源穿过堵头部,设置于主体内;主体对应光纤光源设有正发光透镜, 光纤光源与正发光透镜设置有光源夹角,光源夹角包括第一入射角和第二反射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的背发光照明装置,包括背板与可拆卸连接的主体,其结构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一端设置有堵头部,光纤光源穿过堵头部,设置于主体内;主体对应光纤光源设有正发光透镜,光纤光源与正发光透镜设置有光源夹角,光源夹角包括第一入射角和第二反射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的背发光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射角为光纤光源的光线与正发光透镜形成夹角a,夹角a为60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照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