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软管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5956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1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软管泵,包括泵体及控制装置,所述泵体包括依次连接的泵头、减速机及驱动电机,所述泵头上设有介质入口及介质出口,所述介质入口处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介质出口处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数据采集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及运算控制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分别连接所述运算控制模块,所述驱动电机、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分别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综合考虑介质温度、压力以及泵的转速对软管寿命的影响,形成对软管寿命的预测,能够在软管破损之前发出预警信息,提醒用户更换软管,减少介质损失,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软管泵
本技术涉及流体介质输送泵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软管泵。
技术介绍
软管泵与蠕动泵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分,一般而言,蠕动泵的流量小、出口压力低,多用于卫生领域及实验室计量;软管泵的流量大、输出压力高,多用于工业场合大流量输送和计量。软管泵具有输送强腐蚀性介质和研磨性介质的能力,它无阀无密封,与介质唯一接触的部件是橡胶软管,相较于传统的螺杆泵、隔膜泵,具有无泄漏、易损件少、易维护等特点。软管泵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采矿、食品加工、化工、陶瓷、水处理等行业。软管泵中软管是唯一与介质接触的部件,软管作为易损件,具有一定的寿命周期,需要定期更换。软管的寿命直接与软管泵的转速、软管被碾压的次数、介质的温度和压力等使用工况有关,工业生产中往往无法统计软管的有效工作时间,直到软管破损,发现介质泄漏后才更换软管,而软管泵输送的介质一般具有腐蚀性,对软管泵的泵腔及软管泵的工作环境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软管泵,它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软管泵无法准确计算软管的使用寿命,软管更换不及时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软管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软管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及控制装置,所述泵体包括依次连接的泵头、减速机及驱动电机,所述泵头上设有介质入口及介质出口,所述介质入口处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介质出口处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数据采集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及运算控制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分别连接所述运算控制模块,所述驱动电机、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分别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软管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及控制装置,所述泵体包括依次连接的泵头、减速机及驱动电机,所述泵头上设有介质入口及介质出口,所述介质入口处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介质出口处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数据采集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及运算控制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分别连接所述运算控制模块,所述驱动电机、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分别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软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的内部设有输液软管、转盘、压靴,所述转盘为圆盘形,所述压靴为2个并沿所述转盘的周向对称设置,所述转盘连接驱动电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软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算控制模块包括存储单元、运算单元、对比单元及输出单元,所述存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明杨安林佟大根王全顺裴丹
申请(专利权)人:汉仲坤上海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