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决S弯喷管与涡扇发动机匹配问题的转接段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5936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1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解决S弯喷管与涡扇发动机匹配问题的转接段结构。通过在涡轮风扇发动机尾部排气混合器与S弯喷管之间加装转接段结构,可以有效解决在涡轮风扇发动机尾部由原有轴对称喷管改装为S弯喷管后所引起的发动机涵道比增大问题,从而使得在改装S弯喷管后,发动机的工作状况相比于安装轴对称喷管时的工作状况基本一致,进而使飞行器兼备高气动性能与高隐身性能,提高了飞行器的空中综合实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解决S弯喷管与涡扇发动机匹配问题的转接段结构
本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解决S弯喷管对涡扇发动机涵道比影响的转接段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先进红外制导导弹、机载红外搜索跟踪系统以及雷达制导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无人机、轰炸机对红外隐身技术和雷达隐身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相比于传统的轴对称喷管,S弯喷管因其对红外和雷达显著的低可探测性能而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重点研究。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展出了多种类型的S弯喷管型面,如单S弯、双S弯、三S弯等。对于早期的单涵道涡轮喷气发动机来说,在实现发动机与S弯喷管的匹配过程中,相比于实际应用中广泛使用的轴对称喷管,S弯喷管仅仅是在气动性能上略有下降,对发动机工作状况的影响有限,这些不利影响相比它所带来的隐身性能是可以接受的,并且这些影响可以通过对S弯喷管的型面优化设计等手段加以改善。然而现代航空发动机主要采用多种涵道比类型的双涵道涡轮风扇发动机,美国等发达国家甚至在其更高性能的发动机设计中采用更先进更复杂的三涵道设计方法,那么在进行发动机与S弯喷管的匹配过程时,S弯喷管的非轴对称型面对发动机涵道比影响就变成了一个难以忽视的重要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解决S弯喷管与涡扇发动机匹配问题的转接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整体为两端开口的柱状体,且两端内径不等,大径与小径比值最佳范围应为1.03~1.05;大径端与外部排气混合器出口端固连,小径端与外部双S弯喷管进口端固连,且大径端的内径等于排气混合器出口端内径,小径端内径等于外部双S弯喷管进口端内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解决S弯喷管与涡扇发动机匹配问题的转接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整体为两端开口的柱状体,且两端内径不等,大径与小径比值最佳范围应为1.03~1.05;大径端与外部排气混合器出口端固连,小径端与外部双S弯喷管进口端固连,且大径端的内径等于排气混合器出口端内径,小径端内径等于外部双S弯喷管进口端内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S弯喷管与涡扇发动机匹配问题的转接段结构,其特征在于,设排气混合器出口端直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鹏王占学周莉孙啸林史经纬程稳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