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玉瑶专利>正文

双向清孔泥浆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57999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向清孔泥浆泵装置,包括泥浆泵以及连接于泥浆泵和桩孔之间的水流换向装置,泥浆泵上设有泵进口和泵出口,水流换向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腔体一、腔体二和腔体三,腔体一通过管道一与泵进口相连接,泵出口通过管道二与腔体二相连接,水流换向装置还包括连通腔体一下端和外部之间的管道三、连通腔体一上端和腔体三上端之间的管道四、连通腔体三上端和外部之间的管道五、连通腔体二下端和腔体三下端之间的管道六、连通腔体二上端和外部之间的管道七以及排气阀,水流换向装置还包括启闭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需要能进行正循环和反循环交替作业,不仅能快速去渣,提高钻孔速度,而且大大缩短了清孔时间,确保了工程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向清孔泥浆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清孔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向清孔泥浆泵装置。
技术介绍
在桥梁、房屋、码头等建筑物的基础绝大部分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基础,钢筋混凝土灌注桩一般由钻(冲)孔机械先钻孔成孔,成孔后必须按工作程序先清孔,然后安装钢筋笼、导管,再进行二次清孔后灌注混凝土。桩基钻(冲)孔施工要求泥浆保持在一定高度水位的状态下进行,以确保泥浆对孔壁有足够的压力防止塌孔,泥浆必须保持循环流动状态以达到经常性排渣和泥浆均匀的目的;钻(冲)孔时,泥浆中含有大量的悬浮颗粒(包含砂或泥石块),成孔后泥浆泵仍须持续循环排渣工作,防止悬浮颗粒沉淀于孔底形成沉渣,若悬浮颗粒和沉渣不能清除干净,将对桩基质量构成严重威胁(钢筋混凝土桩底若超过规范规定厚度的沉渣,在自重和承重力的作用下会造成桩基下沉,也有可能因沉渣被裹在钢筋混凝土核心内而造成断桩、废桩),所以,建筑施工规范规定,桩基成孔后须进行清孔,清孔合格后再进行安装钢筋笼、导管,然后还必须进行二次清孔,最后灌注混凝土。清孔工艺是:按设计孔径和孔深要求成孔后必须进行清孔,即把孔内的悬浮颗粒通过泥浆循环作业带到孔外以达到清孔之目的,防止悬浮颗粒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清孔泥浆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泥浆泵(1)以及连接于泥浆泵(1)和桩孔(2)之间的水流换向装置(3),所述泥浆泵(1)上设有泵进口(11)和泵出口(12),所述水流换向装置(3)包括壳体(31)以及设置于壳体(31)内的腔体一(32)、腔体二(33)和腔体三(34),所述腔体一(32)通过管道一(4)与泵进口(11)相连接,所述泵出口(12)通过管道二(5)与腔体二(33)相连接,所述水流换向装置(3)还包括连通腔体一(32)下端和外部之间的管道三(35)、连通腔体一(32)上端和腔体三(34)上端之间的管道四(36)、连通腔体三(34)上端和外部之间的管道五(37)、连通腔体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清孔泥浆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泥浆泵(1)以及连接于泥浆泵(1)和桩孔(2)之间的水流换向装置(3),所述泥浆泵(1)上设有泵进口(11)和泵出口(12),所述水流换向装置(3)包括壳体(31)以及设置于壳体(31)内的腔体一(32)、腔体二(33)和腔体三(34),所述腔体一(32)通过管道一(4)与泵进口(11)相连接,所述泵出口(12)通过管道二(5)与腔体二(33)相连接,所述水流换向装置(3)还包括连通腔体一(32)下端和外部之间的管道三(35)、连通腔体一(32)上端和腔体三(34)上端之间的管道四(36)、连通腔体三(34)上端和外部之间的管道五(37)、连通腔体二(32)下端和腔体三(34)下端之间的管道六(38)、连通腔体二(32)上端和外部之间的管道七(39)以及连通腔体二(32)上端和外部且可启闭的排气阀(310),所述水流换向装置(3)还包括用于启闭管道三(35)、管道四(36)、管道六(38)、管道七(39)的启闭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清孔泥浆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启闭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腔体一(32)和腔体二(33)上且贯穿腔体一(32)和腔体二(33)的转轴(311)、固设于转轴(311)一端的用于带动转轴(311)转动的转动手柄(312)以及两个固设于转轴(311)上且分别位于腔体一(32)和腔体二(33)内的挡板(313),两个挡板(313)向上转动时能同时封堵管道四(36)和管道七(39)的管口且向下转动时能同时封堵管道三(35)和管道六(38)的管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清孔泥浆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换向装置(3)还包括连接于管道三(35)末端的污水潜水泵(314)以设置于管道三(35)内的用于防止腔体一(32)内的水通过管道三(35)流出的止回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清孔泥浆泵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玉瑶
申请(专利权)人:林玉瑶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