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景区生态水循环系统
本技术涉及景区排水设施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景区生态水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城市里通常会建造各种景观区域,供人们参观游览。为了防止雨水积聚,景观区域的道路内都是设置排水沟。现有公开号为CN10276723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雨水排水沟,其包括预制的进水盖板和沟式雨水渠,雨水渠由大小不同两个同向倒梯形沟槽,按上大下小连通布置。但是,景观区域中设置上述排水沟,只能将积聚后的雨水排入下水道中;而且雨水冲刷景观区域的过程中,会带走泥土中植物的养分,不利于景观区域的生态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景区生态水循环系统,其具有能够收集并利用雨水,从而促进景区生态发展的优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景区生态水循环系统,包括排水沟,所述排水沟一端连通有嵌于地面的蓄水池,所述蓄水池内设置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一端连接有位于蓄水池内的抽水管,另一端连接有穿过地面的喷水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沟中积聚的雨水流入蓄水池内,则景区内的植物需要浇水时,打开抽水泵,抽水泵通过抽水管将蓄水池内的雨水抽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景区生态水循环系统,包括排水沟(1),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1)一端连通有嵌于地面的蓄水池(2),所述蓄水池(2)内设置有抽水泵(5);所述抽水泵(5)一端连接有位于蓄水池(2)内的抽水管(51),另一端连接有穿过地面的喷水管(5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景区生态水循环系统,包括排水沟(1),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1)一端连通有嵌于地面的蓄水池(2),所述蓄水池(2)内设置有抽水泵(5);所述抽水泵(5)一端连接有位于蓄水池(2)内的抽水管(51),另一端连接有穿过地面的喷水管(5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区生态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2)顶壁开设有进水口(21),所述进水口(21)处设置有过滤盒(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景区生态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盒(3)穿过进水口(21),且顶壁对称设置有与蓄水池(2)外顶壁接触的定位支板(3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景区生态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支板(31)上设置有第一拉环(32)。5.根据权利要求1-4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玲,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江南意造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