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塔基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5684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杆塔基础,属于输电线路技术领域。所述杆塔基础包括:上预制体、下预制体以及多个第一连接件、多个第二连接件;上预制体的下端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下预制体连接,且上预制体与下预制体之间设置有隔震垫,以及上预制体与第一连接件之间设置有弹性套;第二连接件的上端用于与杆塔连接,下端埋设于上预制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上预制体与下预制体之间设置隔震垫,以及在上预制体与第一连接件之间设置有弹性套,可消耗地震能量,使杆塔基础产生减震和隔震的效果,从而使上预制体上部的杆塔将位于准静止状态或静止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杆塔基础
本技术涉及输电线路
,特别涉及一种杆塔基础。
技术介绍
杆塔基础作为输电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设置在杆塔与地基之间,以将杆塔对其的作用力平稳、顺利地传递至地基中,而不造成地基的失稳。当输电线路途经场地土为饱和砂土或饱和粉土的高地震烈度地区时,若该地区发生地震,地基受地震影响而发生液化现象,引发杆塔基础发生震动,进而对杆塔以及其所承载的电力线路产生影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通常采用换土垫层法,具体为,先用素土或灰土做成垫层,再将该垫层与输电线路所途经的高地震烈度地区中的饱和砂土或饱和粉土进行置换,即以土制土的处理方法。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若高地震烈度地区中的饱和砂土或饱和粉土位于较深的土层时,不利于将垫层与饱和砂土或饱和粉土进行置换,这会增大作业强度以及作业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杆塔基础,可以解决上述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杆塔基础,所述杆塔基础包括:上预制体、下预制体以及多个第一连接件、多个第二连接件;所述上预制体的下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下预制体连接,且所述上预制体与所述下预制体之间设置有隔震垫,以及所述上预制体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设置有弹性套;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上端用于与杆塔连接,下端埋设于所述上预制体内。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上预制体包括:由上至下顺次连接的第一预制体、第二预制体;所述第一预制体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预制体的尺寸;所述第一预制体的上部设置有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预制体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下预制体连接。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预制体、所述第二预制体均为方状结构。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预制体的侧壁上设置多个第一吊钩。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下预制体包括:第三预制体、套设在所述第三预制体内的第四预制体;所述第三预制体的顶壁为向下倾斜的斜面;所述第四预制体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预制体连接。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地脚螺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地脚螺栓的螺杆上的第一螺帽;所述第一地脚螺栓的头部固定在所述第四预制体内,螺杆穿过所述隔震垫,并通过所述第一螺帽固定在所述第二预制体内;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地脚螺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地脚螺栓的螺杆上的第二螺帽;所述第二地脚螺栓的头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预制体内,螺杆穿过所述第一预制体,以与所述杆塔连接,且所述第二螺帽与第一预制体的顶壁相抵。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预制体上设置有预制通孔;所述预制通孔包括:由上至下顺次连通、且同轴设置的大径通孔、小径通孔,且第一地脚螺栓的螺杆上端同时位于所述大径通孔、所述小径通孔内,所述第一螺帽设置在所述大径通孔内,所述弹性套设置在所述小径通孔内;所述大径通孔内还填充有水泥浆保护帽,以密封所述第一地脚螺栓的螺杆与所述弹性套、所述弹性套与所述第二预制体之间的缝隙。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四预制体的顶壁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隔震垫的凹槽。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杆塔基础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套装在所述第二预制体下端的外部,并与所述凹槽的侧壁相抵。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三预制体的顶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吊钩。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杆塔基础,通过在上预制体与下预制体之间设置隔震垫,以及在上预制体与第一连接件之间设置有弹性套,可消耗地震能量,使杆塔基础产生减震和隔震的效果,从而使上预制体上部的杆塔将位于准静止状态或静止状态。另外,本技术实施例体提供的杆塔基础的不仅制备成本低,与现有技术相比,制备成本低7%~15%,具有优异的经济效益;而且便于施工,与现有技术相比,施工工期可节省60%~80%。综上,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杆塔基础抗震性能良好,施工工序简单,制备成本低,适用于高地震烈度区具有抗震要求的输电线路基础。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杆塔基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预制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下预制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杆塔基础的俯视示意图。其中,附图中的各个标号说明如下:1-上预制体;101-第一预制体;102-第二预制体;1021-预制通孔;1021a-大径通孔;1021b-小径通孔;2-下预制体;201-第三预制体;202-第四预制体;2021-凹槽;3-第一连接件;4-第二连接件;5-隔震垫;6-弹性套;7-第一吊钩;8-水泥浆保护帽;9-隔板;10-第二吊钩。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杆塔基础,如附图1所示,杆塔基础包括:上预制体1、下预制体2以及多个第一连接件3、多个第二连接件4;上预制体1的下端通过第一连接件3与下预制体2连接,且上预制体1与下预制体2之间设置有隔震垫5,以及上预制体1与第一连接件3之间设置有弹性套6;第二连接件4的上端用于与杆塔连接,下端埋设于上预制体1内。下面就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杆塔基础的工作原理给予描述:当杆塔基础所在的地区发生地震时,下预制体2随地基发生左、右或上、下运动,在下压荷载作用下,上预制体1、隔震垫5、下预制体2之间产生较大摩擦力,隔震垫5在此过程中消耗大量的地震能量,且上预制体1与第一连接件3之间设置有弹性套6,进一步消耗一部分地震能量,使杆塔基础产生减震和隔震的效果,从而使上预制体1上部的杆塔将位于准静止或静止状态。可见,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杆塔基础,通过在上预制体1与下预制体2之间设置隔震垫5,以及在上预制体1与第一连接件3之间设置有弹性套6,可消耗地震能量,使杆塔基础产生减震和隔震的效果,从而使上预制体1上部的杆塔将位于准静止状态或静止状态。另外,本技术实施例体提供的杆塔基础的不仅制备成本低,与现有技术相比,制备成本低7%~15%,具有优异的经济效益;而且便于施工,与现有技术相比,施工工期可节省60%~80%。综上,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杆塔基础抗震性能良好,施工工序简单,制备成本低,适用于高地震烈度区具有抗震要求的输电线路基础。如附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预制体包括:由上至下顺次连接的第一预制体101、第二预制体102;第一预制体101的尺寸小于第二预制体102的尺寸;第一预制体101的上部设置有第二连接件4,第二预制体102通过第一连接件3与所述下预制体2连接。通过如上设置,既能有效支撑杆塔,又能减少上预制体1的制备成本。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一预制体101、第二预制体102均为圆柱体,则第一预制体101的直径小于第二预制体102的直径;若第一预制体101、第二预制体102均为方形体,则第一预制体101的边长小于第二预制体102的边长。其中,第一预制体101与第二预制体102可一体化成型,以提高上预制体1的强度,进而增加抗震效果。举例来说,第一预制体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杆塔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塔基础包括:上预制体(1)、下预制体(2)以及多个第一连接件(3)、多个第二连接件(4);所述上预制体(1)的下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3)与所述下预制体(2)连接,且所述上预制体(1)与所述下预制体(2)之间设置有隔震垫(5),以及所述上预制体(1)与所述第一连接件(3)之间设置有弹性套(6);所述第二连接件(4)的上端用于与杆塔连接,下端埋设于所述上预制体(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杆塔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塔基础包括:上预制体(1)、下预制体(2)以及多个第一连接件(3)、多个第二连接件(4);所述上预制体(1)的下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3)与所述下预制体(2)连接,且所述上预制体(1)与所述下预制体(2)之间设置有隔震垫(5),以及所述上预制体(1)与所述第一连接件(3)之间设置有弹性套(6);所述第二连接件(4)的上端用于与杆塔连接,下端埋设于所述上预制体(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塔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预制体(1)包括:由上至下顺次连接的第一预制体(101)、第二预制体(102);所述第一预制体(101)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预制体(102)的尺寸;所述第一预制体(101)的上部设置有所述第二连接件(4),所述第二预制体(102)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3)与所述下预制体(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杆塔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体(101)、所述第二预制体(102)均为方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杆塔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体(101)的侧壁上设置多个第一吊钩(7)。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杆塔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预制体(2)包括:第三预制体(201)、套设在所述第三预制体(201)内的第四预制体(202);所述第三预制体(201)的顶壁为向下倾斜的斜面;所述第四预制体(202)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3)与所述第二预制体(102)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杆塔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包括:第一地脚螺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地脚螺栓的螺杆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智飞李启振阴雅盛
申请(专利权)人: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