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运锠专利>正文

波能发电引水机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5670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波能发电引水机组装置,包括数个引水机组、一水塔、一下接座及一上接座,借由位于海底至海平面的该下接座连结各引水机组、上接座与水塔,而构成引水及提供位能发电运转使用的设备,能有效支撑各引水机组、上接座与水塔抵抗海面波浪的冲击不致倾倒,提供进行稳定的发电运转,具较佳使用进步性达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波能发电引水机组装置
本技术涉及发电设备的
,尤其涉及一种波能发电引水机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的电力来源以水力、燃煤、核能为主,绿能次之,近来由于民众普遍反核并决定封存核四,政府积极推动能源转型,宣布2025年非核家园目标,2025年燃气占比达50%、燃煤达30%、再生能源为20%;而目前又因民众对于空气污染非常反感,燃煤电厂成为众矢之的,地方政府也屡屡拿燃煤电厂开刀,要求金额回馈。在「非核」又「减煤」情况下,势必只能提高天然气发电比重。不过要用大然气发电,不仅成本将会大幅提高不说;天然气也不是就不会有危险性,在世界各国发生气爆灾害屡见不鲜,甚至连先进国家也无法避免。而且,天然气的使用要有安全存量,目前规定是15天,夏季尖峰只有7天;民间业者担忧,在全球各抢夺天然气源竞争下,未来天然气源的掌握亦是一大考验。其它能源方案中,太阳能虽然也是一种洁净且持久的能源,无耐其使用上仰赖日照多寡而受限于天候,并无法持续性的供给能源;风力发电则受限于风场与季节性,也非持续性的能量来源;水力发电虽然效能很高,但必须考虑水源区,且近年来研究发现,水力发电厂对于当地的地貌、生态均会产生严重的破坏。所以,寻求新的能源替代方案,实为刻不容缓,在再生能源中,海浪是海洋能源中蕴藏量最丰富的再生能源,二十四小时均可使用;而且发电过程干净,不会破坏生态,安全性高。目前,台电在兰屿有岸上式波浪发电系统,而工研院也有推出唧筒式波浪发电系统。另外,如中国台湾公告第M520072号的「为发电用途架构于海域之集水设施」专利案,该专利如其权利要求1所述:「1.一种为发电用途架构于海域的集水设施,包括:至少一引水系统模块,包括打入海底岩层的第一基桩群;分别设置于该第一基桩群的第一部分基桩用以汲引海水的波浪引水装置;组构于该第一基桩群的第一部分基桩的顶端且位于海面以上的一引水平台;安装于该引水平台上方且接收该波浪引水装置所汲引的海水的水塔。」。然而,上揭现有专利中的第一基桩群包含支挡波浪引水装置的第一部分基桩,以及支撑发电机平台的第二部分基桩,都仅通过位于海平面上的一引水平台连接固定于上端而已,而在海平面下到每底之间都没有任何横向结构支撑下,明显无法支撑各波浪引水装置、水塔及发电机平台的庞大重量,及无法抵抗海面波涛汹涌的海浪冲击,而有倾倒的可能与危险。所以,如何针对连结数个波浪引水机组、水塔并牢固安装在同一海域中的以构成发电设施的支撑结构,在位于海平面下至海底之间的部分缺乏支撑,而无法支撑各波浪引水装置、水塔及发电设备的庞大重量,及无法抵抗海平面下波涛汹涌的海浪冲击等缺点,而进行创新改良,是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波能发电引水机组装置,其包括数个引水机组、一水塔、一下接座及一上接座的组合,借由位于海底至海平面的该下接座连结各引水机组、上接座与水塔,而构成引水及提供位能发电运转使用的设备,能有效支撑各引水机组、上接座与水塔抵抗海面波浪的冲击不致倾倒,提供进行稳定的发电运转,具较佳使用进步性达成。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波能发电引水机组装置,包括数个引水机组、一水塔、一下接座及一上接座,其中:该下接座位于海底至海平面,该下接座包含有数个下立管与连接各下立管的一上支架及数个下支架,该上支架包含数个横向交叉杆与连接各横向交叉杆的数个内支杆,该数个下支架分别包含数个横接外杆与数个内接杆。该上接座位于海平面以上且以下端衔接该下接座,该上接座包含有数个上立管,与连接各上立管的数个外接上杆、数个外接下杆、数个内接交叉杆,且各上立管分别组接于该下接座各下立管上端。该水塔位于上接座的上方,且连接各引水机组。该数个引水机组分别具有连接下接座的数个下接管及连接上接座的数个上接管,该数个下接管连接至该下接座其中一下支架的数个横接外杆并牢固结合,该数个上接管连接至上接座的外接上杆、外接下杆并牢固结合,用以稳定支撑各引水机组相对波浪冲击而引水至连接的该水塔,提供位于水塔下方的发电装置进行位能发电使用。根据上述针对本技术的描述下,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各下支架的数个内接杆分别以两端接设于各横接外杆中段且构成内接矩形的结构,用以形成下接座结构的补强支撑。根据上述针对本技术的描述下,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该下接座进一步接设有位于横接外杆之间的数个纵向交叉杆,且各纵向交叉杆两端连接相邻二下立管。根据上述针对本技术的描述下,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该上接座进一步具有位于各外接上杆、外接下杆之间的数个外接交叉杆,且各外接交叉杆两端连接相邻二下立管。根据上述针对本技术的描述下,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该数个引水机组分别包含有一浮筒,以及穿设该浮筒的一引水导管与数个汲水管,该数个汲水管环列于该引水导管外侧并以上端连通该引水导管,且该引水导管与数个汲水管内部分别设有与浮筒连动的引水结构,各引水机组的该引水导管上端共同连通至该水塔,各引水机组的数个下接管分别以两端连接该引水导管与下接座,且各引水机组的数个上接管分别以两端连接该引水导管与上接座,用以支撑各引水机组通过浮筒相对波浪冲击的上、下移动,并据以带动引水导管与数个汲水管内的引水结构引水至与引水导管上端连通的水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包括数个引水机组、一水塔、一下接座及一上接座的组合,借由位于海底至海平面的该下接座连结各引水机组、上接座与水塔,而构成引水及提供位能发电运转使用的设备,能有效支撑各引水机组、上接座与水塔抵抗海面波浪的冲击不致倾倒,提供进行稳定的发电运转,具较佳使用进步性达成。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下接座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下接座正面角度的平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下接座侧面角度的平面示意图。图6为图4所示VI-VI线段的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上接座立体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上接座俯视角度平面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提供连结数个波浪引水机组、水塔并牢固安装在海域中以构成发电设施的平面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引水机组11浮筒12引水导管121下接管122上接管13汲水管2水塔3下接座31下立管32上支架321横向交叉杆322内支杆33下支架331横接外杆332内接杆34纵向交叉杆4上接座41上立管42外接上杆43外接下杆44内接交叉杆45外接交叉杆A海底B海平面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9所示本技术一种波能发电引水机组装置,包括数个引水机组1、一水塔2、一下接座3及一上接座4,其中:该下接座3位于海底A至海平面B,该下接座3包含有数个下立管31与连接各下立管31的一上支架32及数个下支架33,该上支架32包含数个横向交叉杆321与连接各横向交叉杆321的数个内支杆322,该数个下支架33分别包含数个横接外杆331与数个内接杆332。该上接座4位于海平面B以上且以下端衔接该下接座3,该上接座4包含有数个上立管41,与连接各上立管41的数个外接上杆42、数个外接下杆43、数个内接交叉杆44,且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波能发电引水机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数个引水机组、一水塔、一下接座及一上接座,其中:该下接座位于海底至海平面,该下接座包含有数个下立管与连接各下立管的一上支架及数个下支架,该上支架包含数个横向交叉杆与连接各横向交叉杆的数个内支杆,该数个下支架分别包含数个横接外杆与数个内接杆;该上接座位于海平面以上且以下端衔接该下接座,该上接座包含有数个上立管,与连接各上立管的数个外接上杆、数个外接下杆、数个内接交叉杆,且各上立管分别组接于该下接座各下立管上端;该水塔位于上接座的上方,且连接各引水机组;该数个引水机组分别具有连接下接座的数个下接管及连接上接座的数个上接管,该数个下接管连接至该下接座其中一下支架的数个横接外杆并牢固结合,该数个上接管连接至上接座的外接上杆、外接下杆并牢固结合,用以稳定支撑各引水机组相对波浪冲击而引水至连接的该水塔,供位于水塔下方的发电装置进行位能发电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波能发电引水机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数个引水机组、一水塔、一下接座及一上接座,其中:该下接座位于海底至海平面,该下接座包含有数个下立管与连接各下立管的一上支架及数个下支架,该上支架包含数个横向交叉杆与连接各横向交叉杆的数个内支杆,该数个下支架分别包含数个横接外杆与数个内接杆;该上接座位于海平面以上且以下端衔接该下接座,该上接座包含有数个上立管,与连接各上立管的数个外接上杆、数个外接下杆、数个内接交叉杆,且各上立管分别组接于该下接座各下立管上端;该水塔位于上接座的上方,且连接各引水机组;该数个引水机组分别具有连接下接座的数个下接管及连接上接座的数个上接管,该数个下接管连接至该下接座其中一下支架的数个横接外杆并牢固结合,该数个上接管连接至上接座的外接上杆、外接下杆并牢固结合,用以稳定支撑各引水机组相对波浪冲击而引水至连接的该水塔,供位于水塔下方的发电装置进行位能发电使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能发电引水机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下支架的数个内接杆分别以两端接设于各横接外杆中段且构成内接矩形的结构,用以形成下接座结构的补强支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运锠
申请(专利权)人:余运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