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程索道式防风实时拉结缆风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95657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全程索道式防风实时拉结缆风系统及其施工方法,缆风系统包括若干个单元缆风系统,单元缆风系统包括竖向索道组件和水平缆风拉结绳,所述竖向索道组件包括设置在塔楼顶部上缆风桁架、设置在塔楼中间楼层的中部缆风固定桁架、设置在塔楼底部主体结构地面的下缆风桁架以及贯穿设置在上缆风桁架、中部缆风固定桁架和下缆风桁架之间的钢绞线;所述水平缆风拉结绳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待提升单元拉结固定的第一挂钩,水平缆风拉结绳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钢绞线交替拉结固定的左分叉第二挂钩和右分叉第三挂钩。使用水平缆风拉结绳拉结进行防风,能够实现实时停靠的目的,较好的抵消了风荷载对提升施工的影响。停靠可靠性高、安全系数高。

A Real-time Wind-proof Cable-tied Whole-Course Cableway Wind-proof System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ull-course cableway wind-proof real-time tied cable wind system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The cable wind system includes several unit cable wind systems. The unit cable wind system includes vertical cableway components and horizontal cableway wind-tied cables. The vertical cableway components include the upper cable wind truss at the top of the tower building, the middle cable wind-fixed truss at the middle floor of the tower building, and the bottom of the tower building. The lower cable wind truss on the ground of the main part structure and the steel strand running through the upper cable wind truss, the middle cable wind fixed truss and the lower cable wind truss are arranged; the first hook used to tie and fix the unit to be lifted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horizontal cable wind tied rope, and the second left branch hook and the right part used to tie and fix alternately with the steel strand rope are arranged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horizontal cable wind tied rope. The third hook of the fork. Horizontal cable wind-tied rope tie-up for wind protection can achieve the purpose of real-time berthing, and better offset the impact of wind load on lifting construction. It has high reliability and safety fa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程索道式防风实时拉结缆风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风缆风拉结系统
,特别是一种全程索道式防风实时拉结缆风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建筑行业装配式施工发展,高层或超高层建筑越来越普遍。建筑幕墙单元整体安装尺寸越来越大,在整体安装吊装过程中,由于幕墙单元面板安装后迎风面积大,在提升过程中,风荷载影响较大,为抵消风荷载对提升影响,使用缆风拉结进行防风。现有的防风缆风拉结存在的问题是:第一,只能在停留期间拉结;第二,高层和超高层施工的时,防风拉结稳定性低;第三,不能实现在防风缆风拉结在整个过程中实时防风拉结;第四,现有用在缆风拉结的预留洞口面积大;第五,遇到应急停留期间,停留可靠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程索道式防风实时拉结缆风系统及其施工方法,要解决目前在风荷载影响下正常运行期间缆风拉结防风的方便、应急停留可靠性低、超高层建筑施工时拉结困难等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全程索道式防风实时拉结缆风系统,缆风系统包括若干个单元缆风系统,单元缆风系统包括竖向索道组件和水平缆风拉结绳602,所述竖向索道组件包括设置在塔楼顶部屋面302的上缆风桁架202、设置在塔楼中间楼层303的中部缆风固定桁架502、设置在塔楼底部主体结构地面304的下缆风桁架402以及贯穿设置在上缆风桁架202、中部缆风固定桁架502和下缆风桁架402之间的钢绞线702;所述水平缆风拉结绳602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待提升单元102拉结固定的第一挂钩603,水平缆风拉结绳602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钢绞线702交替拉结固定的左分叉第二挂钩604和右分叉第三挂钩605。进一步,单元缆风系统的数量与待提升单元102的提吊点数量相同。进一步,上缆风桁架202包括悬挑固定杆203、立杆205、第一斜撑206、第二斜撑207和固定锚具703,悬挑固定杆203包括锚固段和悬挑段,锚固段与塔楼顶部通过至少两个锚固环204固定连接;固定锚具703设置在悬挑段、远离塔楼的一侧;立杆205底部与靠近悬挑段一侧的锚固环204顶面焊接连接;第一斜撑206设置在固定锚具703和立杆205之间,第一斜撑206底部与悬挑段固定连接,第一斜撑206的顶部与立杆205左侧面固定连接;第二斜撑207底部与锚固段固定连接,第二斜撑207顶部与立杆205右侧面固定连接。进一步,第二斜撑207的长度大于第一斜撑206的长度。进一步,中部缆风固定桁架502包括L型桁架支撑构件504、埋件503、U型卡扣505和固定锚具703,L型桁架支撑构件504的两臂通过埋件503与塔楼中间楼层303固定连接,L型桁架支撑构件504的拐角伸出塔楼外,拐角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穿过螺栓的孔洞;U型卡扣505的开口朝向塔楼一侧,U型卡扣505与拐角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固定锚具703卡接设置在U型卡扣505内。进一步,L型桁架支撑构件504由角钢焊接而成。进一步,下缆风桁架402包括固定管407、上挡片408、下挡片403、固定锚具703、底板埋件405和固定肋板404,固定管407底部与底板埋件405顶面固定连接;上挡片408和下挡片403平行间隔的卡接设置在固定管407内,上挡片408和下挡片403中心位置分别设置有用于穿过钢绞线702的孔;固定锚具703贴合设置在下挡片403底面;固定管407与底板埋件405之间还设置有固定肋板404。进一步,底板埋件405与塔楼底部主体结构地面304之间还设置有植筋406。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上述全程索道式防风实时拉结缆风系统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深化设计图纸,准备施工材料;步骤二,在待提升单元102上设置提吊点;步骤三,按照提吊点的数量确定单元缆风系统的数量;步骤四,进一步在两栋塔楼之间布设上缆风桁架202、中部缆风固定桁架502和下缆风桁架402;按照实际计算值设定中部缆风固定桁架502的具体数量;步骤五,检查步骤四中各部件,在上缆风桁架202、中部缆风固定桁架502和下缆风桁架402之间穿过钢绞线702;步骤六,在待提升单元102上布设水平缆风拉结绳602;水平缆风拉结绳602一端的第一挂钩603与待提升单元102拉结固定,水平缆风拉结绳602的另一端的左分叉第二挂钩604与钢绞线702拉结固定;步骤七,检查验收步骤一到步骤六各项实施情况,验收合格后开始向上提拉;步骤八,换钩操作,直至提拉到指点位置。进一步,所述步骤八的换钩操作包括:第一,将水平缆风拉结绳602右分叉的第三挂钩605挂接到中部缆风固定桁架502的顶部位置,并将第三挂钩605与竖向钢绞线702连接;第二,在塔楼中间楼层303预留有中部缆风固定桁架502的位置换钩之后,松开左分叉第二挂钩604。进一步,钢绞线702的直径为10mm-18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全程索道式防风实时拉结缆风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利用简易连接方式完成可靠的防风拉结,满足全过程防风缆风拉结体系,也适用于高层或超高层建筑缆风拉结。更为重要的本专利技术应用的待提升单元的重量、提升高度广泛,可以在待提升单元上灵活设置多个提吊点,提吊点数量与单元缆风系统的数量相匹配即可。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全程索道式防风实时拉结缆风系统及其施工方法,轻松实现了在幕墙单元面板的整体安装吊装过程中迎风面积大,使用水平缆风拉结绳拉结进行防风,并且能够实现实时停靠的目的,较好的抵消了风荷载对提升施工的影响。停靠可靠性高、安全系数高。3,中部缆风固定桁架可以按需布设,提升高度较现有技术来说大大提高。中间层拉结为保证在运行过程中水平拉结对竖向索道钢绞线不会产生超过设计值的水平方向内的侧向位移,即单元在风荷载影响下,水平摆动的幅度控制在安全设计数值以内。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全程索道式防风实时拉结缆风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水平缆风拉结绳的使用既可以保证整个运行过程的防风缆风拉结,还能够在应急停留期间使用备用第三挂钩和主体结构可靠连接。例如夜间停止运行期间,可以使用手拉葫芦等把副钩连接到楼层内的结构柱。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中所特别指出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平面图示意图。图3是上缆风桁架结构示意图。图4是中部缆风固定桁架结构示意图。图5是下缆风桁架结构示意图。图6是水平缆风拉结绳示意图。图7是水平缆风拉结绳不需要换钩连接示意图。图8是水平缆风拉结绳换钩前连接示意图。图9是水平缆风拉结绳换钩连接示意图。图10是换钩完成连接示意图。图11是锚固环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2-待提升单元,202-上缆风桁架,203-悬挑固定杆,204-锚固环,205-立杆,206-第一斜撑,207-第二斜撑,302-塔楼顶部屋面,303-塔楼中间楼层,304-塔楼底部主体结构地面,402-下缆风桁架,403-下挡片,404-固定肋板,405-底板埋件,406-植筋,407-固定管,408-上挡片,502-中部缆风固定桁架,503-埋件,504-L型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程索道式防风实时拉结缆风系统,其特征在于:缆风系统包括若干个单元缆风系统,单元缆风系统包括竖向索道组件和水平缆风拉结绳(602),所述竖向索道组件包括设置在塔楼顶部屋面(302)的上缆风桁架(202)、设置在塔楼中间楼层(303)的中部缆风固定桁架(502)、设置在塔楼底部主体结构地面(304)的下缆风桁架(402)以及贯穿设置在上缆风桁架(202)、中部缆风固定桁架(502)和下缆风桁架(402)之间的钢绞线(702);所述水平缆风拉结绳(602)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待提升单元(102)拉结固定的第一挂钩(603),水平缆风拉结绳(602)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钢绞线(702)交替拉结固定的左分叉第二挂钩(604)和右分叉第三挂钩(60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程索道式防风实时拉结缆风系统,其特征在于:缆风系统包括若干个单元缆风系统,单元缆风系统包括竖向索道组件和水平缆风拉结绳(602),所述竖向索道组件包括设置在塔楼顶部屋面(302)的上缆风桁架(202)、设置在塔楼中间楼层(303)的中部缆风固定桁架(502)、设置在塔楼底部主体结构地面(304)的下缆风桁架(402)以及贯穿设置在上缆风桁架(202)、中部缆风固定桁架(502)和下缆风桁架(402)之间的钢绞线(702);所述水平缆风拉结绳(602)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待提升单元(102)拉结固定的第一挂钩(603),水平缆风拉结绳(602)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钢绞线(702)交替拉结固定的左分叉第二挂钩(604)和右分叉第三挂钩(60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程索道式防风实时拉结缆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单元缆风系统的数量与待提升单元(102)的提吊点数量相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程索道式防风实时拉结缆风系统,其特征在于,上缆风桁架(202)包括悬挑固定杆(203)、立杆(205)、第一斜撑(206)、第二斜撑(207)和固定锚具(703),悬挑固定杆(203)包括锚固段和悬挑段,锚固段与塔楼顶部通过至少两个锚固环(204)固定连接;固定锚具(703)设置在悬挑段、远离塔楼的一侧;立杆(205)底部与靠近悬挑段一侧的锚固环(204)顶面焊接连接;第一斜撑(206)设置在固定锚具(703)和立杆(205)之间,第一斜撑(206)底部与悬挑段固定连接,第一斜撑(206)的顶部与立杆(205)左侧面固定连接;第二斜撑(207)底部与锚固段固定连接,第二斜撑(207)顶部与立杆(205)右侧面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程索道式防风实时拉结缆风系统,其特征在于,中部缆风固定桁架(502)包括L型桁架支撑构件(504)、埋件(503)、U型卡扣(505)和固定锚具(703),L型桁架支撑构件(504)的两臂通过埋件(503)与塔楼中间楼层(303)固定连接,L型桁架支撑构件(504)的拐角伸出塔楼外,拐角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穿过螺栓的孔洞;U型卡扣(505)的开口朝向塔楼一侧,U型卡扣(505)与拐角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固定锚具(703)卡接设置在U型卡扣(505)内。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程索道式防风实时拉结缆风系统,其特征在于,L型桁架支撑构件(504)由角钢焊接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亚军车志岩李家勇马维新张书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深圳装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