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志德专利>正文

一种双层窨井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5598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层窨井盖,包括外盖、内盖和底托,所述外盖为实心盖,所述内盖为钢筋制成的空心网格结构,所述外盖和所述内盖间通过所述底托连接;所述底托的纵截面为倒T形,上端与所述外盖半活动连接,下端外侧突出于窨井内壁中,下端内侧位于内盖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双层窨井盖的外盖和内盖同时设置在窨井口,即使外盖遗失,内盖的钢筋空心网格结构,也能在不妨碍路面泄洪的前提下,对路面行人或大的障碍物提供一定的过滤作用,避免行人踏空或者被冲入窨井,并对窨井内设备起防护作用。

A Double-Layer Basket Cove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double-layer basketwell cover, which comprises an outer cover, an inner cover and a bottom bracket, the outer cover is a solid cover, the inner cover is a hollow grid structure made of steel bars, and the outer cover and the inner cover are connected by the bottom bracket; the vertical section of the bottom bracket is inverted T-shaped, the upper end is semi-movable connected with the outer cover, and the outer end of the lower end is protruded in the inner wall of the basketwell, and the inner end of the lower end is located in the inner cover. Bottom. The outer cover and inner cover of the double-layer basketball well cover are set at the same time at the basketball well head. Even if the outer cover is lost, the reinforced hollow grid structure of the inner cover can also provide certain filtering effect for pedestrians or large obstacles on the road without hindering the flood discharge of the road surface, avoid pedestrians stepping out or being washed into the basketball well, and play a protective role for the equipment in the basketball w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窨井盖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卫设施制备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双层窨井盖。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道路下配备的供水、供电、污水排放、通讯管线越来越多,而这些管道均设置有众多与地面相通的窨井,并设有井盖。但现有井盖多为直接放置在窨井口,无固定设施;且多为单层。当井盖出于各种理由遗失时,则在路面上留下了众多不安全隐患,不仅造成道路表面不平整,堆积道路表面垃圾,甚至成为路人杀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窨井盖,以解决井盖遗失后窨口井无保护措施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层窨井盖,包括外盖、内盖和底托,所述外盖为实心盖,所述内盖为钢筋制成的空心网格结构,所述外盖和所述内盖间通过所述底托连接;所述底托的纵截面为倒T形,上端与所述外盖半活动连接,下端外侧突出于窨井内壁中,下端内侧位于内盖底部。优选的,所述底托下端内侧设置弯钩,所述弯钩与所述内盖边缘大小相适配,所述弯钩穿过内盖边缘内侧直至其尾端位于所述内盖顶部。优选的,外盖内侧设置有加强筋。优选的,所述内盖为空心九宫格结构。优选的,所述底托外侧面为向窨井内壁方向倾斜的斜面。优选的,所述底托外侧面上设置若干齿状突起。优选的,所述内盖厚度为2-5cm。优选的,所述空心网格结构中单根辐条的宽度为2-5cm。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双层安全防护:外盖和内盖同时设置在窨井口,即使外盖遗失,内盖的钢筋空心网格结构,也能在不妨碍路面泄洪的前提下,对路面行人或大的障碍物提供一定的过滤作用,避免行人踏空或者被冲入窨井,并对窨井内设备起防护作用;2、不易滑脱:外盖通过底托与窨井壁连接,加强与地面的连接强度;并且,底托上承接了内盖的重量,相当于在外盖上增加了一个向下的拉力,使其重力加大,不易滑动。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内盖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倾斜底托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弯钩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外盖,2、内盖,3、底托,4、弯钩,5、窨井内壁,6、网格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参见图1、图2,一种双层窨井盖,包括外盖1、内盖2和底托3,所述外盖1为实心盖,所述内盖2为钢筋制成的空心网格结构6,内盖2的厚度为2-5cm,内盖空心网格结构6中单根辐条的宽度为2-5cm。空心网格结构6可在外盖1遗失时,起到过滤的作用;其钢筋材质、较大的厚度、宽辐条等也确保在重物落入窨井口时,足可安全承接住其重量。所述外盖1和所述内盖2间通过所述底托3连接,则将内外盖连接为一体,增大外盖向下的拉力,确保其安全性。所述底托3的纵截面为倒T形,上端与所述外盖1半活动连接,在需要的时候,可通过底托3与外盖1之间的半活动连接将内外盖分离开,如相适配的螺纹、弯头钩和卡洞等。底托3下端外侧突出于窨井内壁5中,加强井盖与地面的连接强度;下端内侧位于内盖2底部,承托住内盖2的重量。优选的,参见图4,所述底托3下端内侧设置弯钩4,所述弯钩4与所述内盖2边缘大小相适配,所述弯钩4穿过内盖2边缘内侧直至其尾端位于所述内盖2顶部,则将内盖2牢固地卡紧在底托3上,避免在洪水时内盖2被冲离窨井口。外盖1内侧设置有加强筋,增大外盖强度,使其不在车轮或其他重物碾压下轻易破碎。所述内盖2为空心九宫格结构,方便加工。参见图3,所述底托3外侧面为向窨井内壁5方向倾斜的斜面,所述窨井内壁5为斜度与所述底托3外侧面相适配的斜面。如此,使得内外盖的一部分重力被窨井内壁5所承担,加大内盖2可承接落下的重物重量。所述底托3外侧面上设置若干齿状突起,加强底托3与窨井内壁5的摩擦力,使得底托3不轻易被重物压下或被从窨井深处冒出的洪水顶松,从而保证内盖2的稳固性。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窨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盖、内盖和底托,所述外盖为实心盖,所述内盖为钢筋制成的空心网格结构,所述外盖和所述内盖间通过所述底托连接;所述底托的纵截面为倒T形,上端与所述外盖半活动连接,下端外侧突出于窨井内壁中,下端内侧位于内盖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窨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盖、内盖和底托,所述外盖为实心盖,所述内盖为钢筋制成的空心网格结构,所述外盖和所述内盖间通过所述底托连接;所述底托的纵截面为倒T形,上端与所述外盖半活动连接,下端外侧突出于窨井内壁中,下端内侧位于内盖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窨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下端内侧设置弯钩,所述弯钩与所述内盖边缘大小相适配,所述弯钩穿过内盖边缘内侧直至其尾端位于所述内盖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层窨井盖,其特征在于,外盖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德
申请(专利权)人:王志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