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中的植筋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建筑工程施工中常用的植筋方法有1、钻孔粘结植筋法钻孔粘结植筋法是先在需植筋的部位钻孔,然后对孔洞中的浮渣和粉尘进行处理,一般用丙酮清洗,必须处理至孔洞内无粉尘为止,接着在孔洞中填满胶结材料(一般为建筑结构胶),再在清洁后的钢筋表面涂相同的胶结材料,紧接着将钢筋插入孔洞中,植筋后需有专人值守至胶结材料固化为止,常温下通常需12-48h。此方法必须严格控制植筋深度,同时对孔洞清理、孔洞干燥性、胶结材料放置时间及植筋后的保护都有要求。在保证植筋质量的前提下,其植筋价格在1.40元/根左右。2、先预埋钢筋后焊接法这种方法是在混凝土浇筑之前,按照锚拉筋设置部位的要求先在模板上钻孔预埋同锚拉筋直径或大于锚拉筋直径一级的短钢筋头,在混凝土浇捣完毕、模板拆除后,再在钢筋头上焊接钢筋至需要的长度。与植入机械贯入式锚拉筋相比,它有三个弊端,第一由于锚拉筋的位置是先预埋,很难将预埋筋控制在日后所需位置;第二预埋钢筋头时需穿过模板,造成了对模板的损害,降低了模板的周转率。同时模板在多次使用后,预埋孔将增大,极易造成混凝土麻面现象发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械贯入式锚拉筋植筋法,其特征方法为:(1)钻孔,(2)孔洞处理,用毛刷将孔洞内的浮渣及粉尘清除干净,(3)植筋,孔洞处理完毕后,将锚拉筋杆件扩大头部分塞入孔洞最深处,同时在外部用逐渐扭紧螺母,螺母每扭紧丝距1.5-2cm后,应将钢筋向孔洞内继续塞入,再扭紧螺母,反复至预定扭力值为止。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