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去除装置及应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4733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去除装置及其应用,所述微去除装置包括微去除作用单元、微去除动力单元和微去除支撑单元;所述微去除作用单元包括微去除作用基体和微去除作用体;所述微去除作用体固定且随动于所述微去除作用基体,并能在转动过程中对被作用物进行微去除;所述微去除动力单元为所述微去除作用基体的转动提供合适的转动动力;所述微去除作用基体包括基体内腔,所述基体内腔分别与外部进水装置和所述微去除作用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外部进水装置推送的水流可经所述基体内腔和微去除作用体到达被作用物。由于水流作用,微屑不易散布在空气中影响人体健康且不易聚集在微去除作用体作用面中部区域,从而能保证微去除效率和品质。

A Micro-Removal Device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icro-removal device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micro-removal device comprises a micro-removal action unit, a micro-removal power unit and a micro-removal support unit. The micro-removal action unit comprises a micro-removal action matrix and a micro-removal action body. The micro-removal action body is fixed and follows the micro-removal action matrix and can Micro-remove the acted object during rotation. Removal; The micro-removal power unit provides an appropriate rotational power for the rotation of the micro-removal matrix; the micro-removal matrix comprises a matrix inner cavity connected with an external water inlet device and an inner cavity of the micro-removal agent respectively, and the water flow pushed by the external water inlet device can reach the acted object through the matrix inner cavity and the micro-removal agent. \u3002 Due to the effect of water flow, micro-debris is not easy to disperse in the air and affect human health, and it is not easy to gather in the middle area of the micro-removal agent, thus ensuring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micro-remov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去除装置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去除装置,特别涉及家电、3C、汽车、眼镜、手表等领域产品外观结构件表面的微去除装置。
技术介绍
这种微去除装置主要用于产品外观结构件的表面处理,从而使产品外观结构件美观、亮丽、手感顺滑,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家电、3C、汽车、眼镜、手表、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的结构件表面微去除。如CN201620171998.6、CN201720277716.5、CN201621137181.3等所述的常规微去除装置在微去除过程中,耗损件与工件表面的微去除作用会持续产生微屑,一方面,会在空气中四散分布,容易导致空气质量下降,从而影响作业区域内相关人员的人体健康;一方面,微屑容易聚集在微去除作用体的作用面的中部区域,从而越聚越多且难以排出,很容易导致微去除的切削力大大减弱,特别是微去除作用体相关零件或耗损件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微去除装置及其制造与应用,从而有效避免常规微去除装置存在的前述微屑问题。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微去除装置包括微去除作用单元和微去除支撑单元;所述微去除作用单元包括微去除作用基体和微去除作用体,所述微去除支撑单元包括基座、第一支撑轴承和第二支撑轴承;所述基座包括基座外部承载装置连接部,所述基座外部承载装置连接部与外部承载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微去除作用基体由同轴设置的所述第一支撑轴承和第二支撑轴承支撑而能转动;所述微去除作用体固定且随动于所述微去除作用基体,并能在转动过程中对被作用物进行微去除;所述微去除作用基体包括基体内腔,所述外部进水装置推送的水流可经所述基体内腔和微去除作用体内腔到达被作用物。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微去除装置还包括微去除动力单元;所述微去除动力单元包括动力单元转子、动力单元定子和动力源组件;所述动力源组件为所述动力单元转子的转动提供能量或动力,并与所述动力单元定子或所述基座固定连接;所述微去除作用基体还包括依次同轴设置的基体第一轴承配合部、基体动力单元配合部和基体第二轴承配合部;所述动力单元转子与所述基体动力单元配合部固定连接并驱动所述微去除作用基体转动;所述动力单元定子固定连接于设置于所述基座的基座动力单元定子连接部,或者固定连接于外部承载装置而通过传动件传递旋转运动至所述动力单元转子。所述基体动力单元配合部的外圆柱面同轴穿过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动力单元转子的贯穿孔,所述基体第一轴承配合部和基体第二轴承配合部均为外圆柱面,所述外圆柱面同轴穿过并固定配合于所述第一支撑轴承和第二支撑轴承的内圈内孔圆柱面,所述第一支撑轴承和第二支撑轴承的外圈外圆柱面均固定配合于且套入于所述基座的相应孔腔,或者所述动力单元定子的相应孔腔,或者所述微去除支撑单元中除基座外的任一零部件的相应孔腔。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微去除作用体包括作用体耗损件和作用体安装盘;所述作用体耗损件固定连接于所述作用体安装盘;所述作用体安装盘具有一贯穿内腔,该贯穿内腔与所述基体内腔相连通,使经所述基体内腔流入该贯穿内腔的水流可以到达作用体耗损件并最终到达被作用物;作用体耗损件和作用体安装盘自生产制造至使用过程中均可分离为两个零部件,或者在生产制造时可分离为两个零部件但在使用时不可分离为两个零部件,或者自生产制造至使用过程中始终不可分离为两个零部件。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外部进水装置包括固定不转动部分和转动部分两大部分;所述外部进水装置的转动部分固定连接于所述微去除作用基体;所述外部进水装置的固定不转动部分固定连接于所述微去除支撑单元,或者所述外部进水装置的固定不转动部分与所述微去除支撑单元不连接也不接触。所述外部进水装置包括进水可转动接头组、供水水管和外部水源;所述进水可转动接头组包括外部进水接头和可转动连续供水接头;所述可转动连续供水接头内腔分别与所述外部进水接头内腔和所述基体内腔连通,所述外部进水接头内腔经供水水管内腔与外部水源连通,从而使所述外部水源推送的水流依次经供水水管、外部进水接头、可转动连续供水接头的各个内腔流入基体内腔;所述外部进水接头和可转动连续供水接头为两个可分离的零部件,或者所述外部进水接头和可转动连续供水接头构成一个不可分离的零部件整体。所述可转动连续供水接头包括固定入水模块和可转动出水模块;所述固定入水模块与外部进水接头为两个可分离的零部件且内腔固定连接并连通,或者所述固定入水模块与外部进水接头为一不可分割的整体且内腔相连通;所述可转动出水模块与所述微去除作用基体的上端固定连接,且所述可转动出水模块的内腔与所述基体内腔连通。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微去除作用单元还包括微去除作用偏心体;所述微去除作用偏心体包括偏心体基体、偏心体转子和偏心体轴承;所述偏心体基体与所述微去除作用基体共同构成一自始至终即为一整体的单个零件,或者所述偏心体基体与所述微去除作用基体制造时分离并各自单独存在但在使用时再固定连接成一整体;所述偏心体转子同轴套入所述偏心体轴承内圈后,所述偏心体轴承外圈再同轴套入所述偏心体基体相应内孔圆腔而使所述偏心体转子相对所述偏心体基体转动;所述偏心体转子转轴与所述第一支撑轴承或第二支撑轴承的转轴保持一定的偏置距离;所述微去除作用基体与所述偏心体基体固定连接成一相对固定整体而在所述微去除动力单元的驱动下主动转动,所述偏心体转子与所述微去除作用体固定连接成一相对固定整体跟随所述偏心体基体作随动转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偏心体基体包括偏心体基体内腔、偏心体基体轴承腔和偏心体基体转子腔;所述偏心体基体轴承腔、偏心体基体转子腔和偏心体基体内腔的中心轴共线;所述偏心体基体内腔分别与所述基体内腔和偏心体基体转子腔相连通;所述偏心体转子的转轴相对所述第一支撑轴承或第二支撑轴承的转轴的偏置距离不低于所述微去除作用体最大外径的千分之一、五百分之一、二百分之一、百分之一、五十分之一、二十分之一、十分之一、八分之一、六分之一或五分之一;所述偏心体转子包括与所述微去除作用体的转轴同轴设置的偏心体转子外圆部、偏心体转子轴承部、偏心体转子内腔、偏心体转子作用体连接部;所述偏心体转子内腔与所述偏心体基体内腔相连通;所述微去除作用体固定连接于所述偏心体转子作用体连接部;所述偏心体转子外圆部同轴穿过并可转动地配合于偏心体基体转子腔;所述偏心体转子外圆部与所述偏心体基体转子腔之间的孔轴配合为小间隙配合;所述偏心体轴承的外圈同轴套入并固定配合于所述偏心体基体轴承腔,所述偏心体转子轴承部同轴穿过并固定配合于所述偏心体轴承的内圈。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外部承载装置包括微去除模组和承载连接件;所述微去除模组包括微去除承载座和微去除单元,所述微去除模组中微去除单元的数量不少于一个;所述的微去除承载座分别与各个所述微去除单元中的所述基座固定连接;所述微去除单元为所述微去除装置中不包括外部水源和外部承载装置的部分;所述承载连接件包括多模块承载座连接部,所述多模块承载座连接部与所述微去除承载座固定连接;所述承载连接件与所述微去除承载座为两个可分离的零部件,或者所述承载连接件与所述微去除承载座为一个不可分离的零部件整体。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外部承载装置还包括运动产生装置;所述运动产生装置可以产生一个及以上运动自由度的自动化运动;所述承载连接件还包括运动产生装置连接部,所述运动产生装置连接部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去除作用单元和微去除支撑单元;所述微去除作用单元包括微去除作用基体和微去除作用体,所述微去除支撑单元包括基座、第一支撑轴承和第二支撑轴承;所述基座包括基座外部承载装置连接部,所述基座外部承载装置连接部与外部承载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微去除作用基体由同轴设置的所述第一支撑轴承和第二支撑轴承支撑而能转动;所述微去除作用体固定且随动于所述微去除作用基体,并能在转动过程中对被作用物进行微去除;所述微去除作用基体包括基体内腔,所述外部进水装置推送的水流可经所述基体内腔和微去除作用体内腔到达被作用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去除作用单元和微去除支撑单元;所述微去除作用单元包括微去除作用基体和微去除作用体,所述微去除支撑单元包括基座、第一支撑轴承和第二支撑轴承;所述基座包括基座外部承载装置连接部,所述基座外部承载装置连接部与外部承载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微去除作用基体由同轴设置的所述第一支撑轴承和第二支撑轴承支撑而能转动;所述微去除作用体固定且随动于所述微去除作用基体,并能在转动过程中对被作用物进行微去除;所述微去除作用基体包括基体内腔,所述外部进水装置推送的水流可经所述基体内腔和微去除作用体内腔到达被作用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去除动力单元;所述微去除动力单元包括动力单元转子、动力单元定子和动力源组件;所述动力源组件为所述动力单元转子的转动提供能量或动力,并与所述动力单元定子或所述基座固定连接;所述微去除作用基体还包括依次同轴设置的基体第一轴承配合部、基体动力单元配合部和基体第二轴承配合部;所述基体第一轴承配合部与所述第一支撑轴承固定连接,所述基体第二轴承配合部与所述第二支撑轴承固定连接,所述动力单元转子与所述基体动力单元配合部固定连接并驱动所述微去除作用基体转动;所述动力单元定子固定连接于设置于所述基座的基座动力单元定子连接部,或者固定连接于外部承载装置而通过传动件传递旋转运动至所述动力单元转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动力单元配合部的外圆柱面同轴穿过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动力单元转子的贯穿孔,所述基体第一轴承配合部和基体第二轴承配合部均为外圆柱面,所述外圆柱面同轴穿过并固定配合于所述第一支撑轴承和第二支撑轴承的内圈内孔圆柱面,所述第一支撑轴承和第二支撑轴承的外圈外圆柱面均固定配合于且套入于所述基座的相应孔腔,或者所述动力单元定子的相应孔腔,或者所述微去除支撑单元中除基座外的任一零部件的相应孔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第一轴承配合部、基体动力单元配合部和基体第二轴承配合部外圆直径相同;所述第一支撑轴承和第二支撑轴承同轴且内圈圆孔直径相同;所述基体内腔中心轴与所述基体第一轴承配合部、基体第二轴承配合部、基体动力单元配合部的中心轴同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动力单元配合部的外圆柱面同轴穿过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动力单元转子的贯穿孔,所述基体第一轴承配合部和基体第二轴承配合部中至少其中之一为孔腔,所述第一支撑轴承和第二支撑轴承中至少其中之一的外圈外圆柱面同轴套入并固定配合于所述基体第一轴承配合部和基体第二轴承配合部中相应的孔腔,所述第一支撑轴承和第二支撑轴承中至少其中之一的内圈内孔圆柱面由所述基座或所述动力单元定子的相应突出外圆柱面同轴穿过并固定配合于所述基座或所述动力单元定子的相应突出外圆柱面;所述基体第一轴承配合部和基体第二轴承配合部中至多其中之一为外圆柱面,所述外圆柱面同轴穿过并固定配合于所述第一支撑轴承和第二支撑轴承中至多其中之一的内圈内孔圆柱面,所述第一支撑轴承和第二支撑轴承中至多其中之一的外圈外圆柱面固定配合于且套入于所述基座的相应孔腔,或者所述动力单元定子的相应孔腔,或者所述微去除支撑单元中除基座外的任一零部件的相应孔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去除作用体包括作用体耗损件和作用体安装盘;所述作用体耗损件固定连接于所述作用体安装盘;所述作用体安装盘具有一贯穿内腔,该贯穿内腔与所述基体内腔相连通,使经所述基体内腔流入该贯穿内腔的水流可以到达作用体耗损件并最终到达被作用物;作用体耗损件和作用体安装盘自生产制造至使用过程中均可分离为两个零部件,或者在生产制造时可分离为两个零部件但在使用时不可分离为两个零部件,或者自生产制造至使用过程中始终不可分离为两个零部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体耗损件为可透水结构,或者所述作用体耗损件为不可透水结构且设有与所述作用体安装盘的贯穿内腔连通的贯穿中心孔。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进水装置包括固定不转动部分和转动部分两大部分;所述外部进水装置的转动部分固定连接于所述微去除作用基体;所述外部进水装置的固定不转动部分固定连接于所述微去除支撑单元,或者所述外部进水装置的固定不转动部分与所述微去除支撑单元不连接也不接触。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进水装置包括进水可转动接头组、供水水管和外部水源;所述进水可转动接头组包括外部进水接头和可转动连续供水接头;所述可转动连续供水接头内腔分别与所述外部进水接头内腔和所述基体内腔连通,所述外部进水接头内腔经供水水管内腔与外部水源连通,从而使所述外部水源推送的水流依次经供水水管、外部进水接头、可转动连续供水接头的各个内腔流入基体内腔;所述外部进水接头和可转动连续供水接头为两个可分离的零部件,或者所述外部进水接头和可转动连续供水接头构成一个不可分离的零部件整体。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转动连续供水接头包括固定入水模块和可转动出水模块;所述固定入水模块与外部进水接头为两个可分离的零部件且内腔固定连接并连通,或者所述固定入水模块与外部进水接头为一不可分割的整体且内腔相连通;所述可转动出水模块与所述微去除作用基体的上端固定连接,且所述可转动出水模块的内腔与所述基体内腔连通。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微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入水模块和可转动出水模块之间设置若干个可转动连续供水接头密封圈,所述可转动连续供水接头密封圈的个数是零个、一个、二个、三个、四个或者五个。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微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入水模块和可转动出水模块之间设置两个可转动连续供水接头密封圈;或者:所述可转动连续供水接头还包括可转动连续供水接头轴承,所述固定入水模块和可转动出水模块之间通过所述可转动连续供水接头轴承连接而能相对转动;或者:所述可转动连续供水接头还包括可转动连续供水接头轴承,所述固定入水模块和可转动出水模块之间通过所述可转动连续供水接头轴承连接而能相对转动,且所述固定入水模块和可转动出水模块之间设置两个可转动连续供水接头密封圈;或者:所述可转动连续供水接头还包括可转动连续供水接头轴承和可转动连续供水接头辅助件,所述固定入水模块和可转动出水模块之间通过所述可转动连续供水接头轴承连接而能相对转动,所述可转动连续供水接头辅助件对所述固定入水模块、可转动出水模块和可转动连续供水接头轴承进行限位和防护;或者:所述可转动连续供水接头还包括可转动连续供水接头轴承和可转动连续供水接头辅助件,所述固定入水模块和可转动出水模块之间通过所述可转动连续供水接头轴承连接而能相对转动,所述可转动连续供水接头辅助件对所述固定入水模块、可转动出水模块和可转动连续供水接头轴承进行限位和防护,且所述固定入水模块和可转动出水模块之间设置两个可转动连续供水接头密封圈;或者:所述可转动连续供水接头还包括同轴设置的可转动连续供水接头轴承、可转动连续供水接头外卡环、可转动连续供水接头轴承外圈轴套、可转动连续供水接头内卡环和固定入水模块轴套,所述可转动连续供水接头轴承和可转动连续供水接头轴承外圈轴套的轴线均与固定入水模块内腔中心轴和可转动出水模块内腔中心轴同轴,所述可转动连续供水接头轴承的内圈内孔圆柱面与所述固定入水模块的外圆柱面同轴固定配合,并经上下两个所述可转动连续供水接头内卡环同时限制轴向移动而固定配合于所述固定入水模块的外圆柱面,所述可转动出水模块设置一卡环槽,所述可转动连续供水接头外卡环固定配合于可转动出水模块的卡环槽内,所述可转动连续供水接头外卡环的下端面与所述可转动连续供水接头轴承外圈轴套的上端面接触并相对固定,所述可转动连续供水接头轴承的外圈与所述可转动出水模块的内孔圆柱面同轴固定配合,并经所述可转动连续供水接头轴承外圈轴套的下端面限制轴向移动而固定配合于所述可转动出水模块的内孔圆柱面,所述可转动连续供水接头轴承的外圈的下端面与所述固定入水模块轴套的上端面保持微小间隙并可相对转动,所述固定入水模块轴套的下端面与所述可转动出水模块的内孔底面保持微小间隙并可相对转动,所述固定入水模块轴套通过螺纹连接而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入水模块的外轴圆面。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组件包括进气接头、排气接头、供气管和气源装置;所述进气接头和排气接头分别固定于所述基座的侧边;所述气源装置包括过滤器、干燥器和气泵;气体经气源装置的过滤、干燥而被送出至供气管后,首先经进气接头的内腔依次穿过所述基座、动力单元定子后可以推动动力单元转子作相应的转动,而后依次经动力单元定子、基座后到达排气接头从而顺利排出。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组件包括驱动电机、驱动轮和传动件;所述驱动电机的转动轴与所述驱动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动力单元转子通过所述传动件与所述驱动轮连接,从而使驱动电机产生的旋转运动经所述驱动轮、传动件传递至所述动力单元转子。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单元定子包括动力单元上固定板、动力单元下固定板;所述动力单元上固定板包括上固定板轴承配合部,所述动力单元下固定板包括下固定板轴承配合部;所述基体第一轴承配合部经所述第一支撑轴承与所述上固定板轴承配合部可转动连接;所述基体第二轴承配合部经所述第二支撑轴承与所述下固定板轴承配合部可转动连接。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微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第一轴承配合部和基体第二轴承配合部中至少其中之一为孔腔,所述第一支撑轴承和第二支撑轴承中至少其中之一的外圈外圆柱面同轴套入并固定配合于所述基体第一轴承配合部和基体第二轴承配合部中相应的孔腔,所述第一支撑轴承和第二支撑轴承中至少其中之一的内圈内孔圆柱面由所述上固定板轴承配合部和下固定板轴承配合部中的相应突出外圆柱面同轴穿过并固定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彬彬曹继锋余海峰谢盼卢继恒
申请(专利权)人:汇科智能装备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