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大纬专利>正文

可坐式旅行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408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壁为软性面料(布类、革类)的可坐式旅行包,其特性在于包壁的内壁或夹层中设有由三付十字型支撑骨架,且分三面设置而构成的支撑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可坐功能、且稳定、舒适,可减轻旅途中的疲劳,既方便,又实用。(*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品旅行包,更确定地说是有关一种包壁为软性面料(如布料、革料)的可坐式旅行包。旅行包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特别是出差或旅行,但是现有技术的旅行包均只能提(盛)物品,不能当支撑物就座,对人们旅途中搭乘超员的火车、在拥挤的车站、码头等候车船或逛商店等无座位的场合不能提供给座位休息,因此,存在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人们出差或旅行既能提(盛)物品,又能当支撑物就座的可坐式旅行包。本技术目的的实现是通过其特征为在包壁的内壁或夹层中设有三付十字型支撑骨架,其分三面设置而构成支撑结构对于包式旅行包,更确切地说,对于一边开口的旅行包,其三付十字型支撑骨架均为两根撑条中点用扣件联结而成,撑条空心或实心,圆或扁方形均可,材质可选用硬质轻金属、硬质塑料或铝合金,扣件可选用鉚钉;将其中一付十字型支撑骨架的四个端点与另两付十字型支撑骨架的近端端点顺向用轴套(前者为轴,后者为套)方式相联结,而构成可并(内转)为三角形体的支撑结构,其与包壁的固定方式可在顶(角)点用传统的缝纫方法,为防止就座时包壁撕裂,最好在顶(角)点间加纫帮条(带),以增加其包壁的张力。对于箱式旅行包,更确切地说,对于三边开口的旅行包,考虑到其盖的开闭动作和其整体相对固定的特性,支撑结构中居中(箱底)的一付十字型支撑骨架,可用两块“V”型架,其顶点用轴套(顶点为套、穿轴连结)方式联结构成,其端点与另两十字型支撑骨架的近端端点可用扣件联结,如鉚钉;其余同包式旅行包。下面给出附图(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包式旅行包;图2是图1所示旅行包支撑结构连结方式(顺向)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箱式旅行包;图中序号内容为1——包壁,2——十字型支撑骨架,3——缝纫于包壁的帮条(带)。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可座功能、且稳定、舒适,可减轻旅途中的疲劳,缓解公共场所座位紧张的矛盾,既方便,又实用,因此,将深受人们欢迎。权利要求1.一种包壁为软性面料的可坐式旅行包,其特征在于包壁的内壁或夹层中设有三付十字型支撑骨架其分三面设置而构成支撑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旅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结构其顶(角)点的联结方式为轴套式联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旅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结构中居中(包底壁)的一付十字型支撑骨架为两块“V”型架,且,其顶点用轴套方式联结构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包壁为软性面料(布类、革类)的可坐式旅行包,其特性在于包壁的内壁或夹层中设有由三副十字形支撑骨架,且分三面设置而构成的支撑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可坐功能、且稳定、舒适,可减轻旅途中的疲劳,既方便,又实用。文档编号A45C11/00GK2039926SQ8821904公开日1989年6月28日 申请日期1988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1988年11月26日专利技术者王大纬 申请人:王大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壁为软性面料的可坐式旅行包,其特征在于包壁的内壁或夹层中设有三付十字型支撑骨架其分三面设置而构成支撑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大纬
申请(专利权)人:王大纬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