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炉锅具及其电磁炉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40619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2 2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磁炉锅具及其电磁炉炊具,电磁炉锅具包括锅体(10)和设在所述锅体(10)上的手柄(70),所述手柄(70)内设有控制板(50),还包括:与所述控制板(50)相连的测温组件(20),其中,所述测温组件(20)的采温端(201)设在所述锅体(10)的锅底中,且所述测温组件(20)与所述控制板(50)的连接处包覆有防磁件(2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磁炉锅具实现了温度检测过程中防磁干扰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磁炉炊具中由于磁场干扰导致锅体温度检测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Electromagnetic cookers and cooker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electromagnetic oven pot and its cooker. The electromagnetic oven pot includes a pot body (10) and a handle (70) on the pot body (10). The handle (70) is provided with a control board (50), and also includes a temperature measuring component (20)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 board (50). The temperature collecting end (201) of the temperature measuring component (20) is arranged in the pot bottom of the pot body (10) and the temperature measuring group. The connection of the control board (50) and the control board (20) is coated with an anti-magnetic component (24). The electromagnetic oven pot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purpose of anti-magnetic interference in the process of temperature detection, and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of inaccurate temperature detection of the pot body caused by magnetic interference in the existing magnetic oven coo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炉锅具及其电磁炉炊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烹饪用具,特别涉及一种电磁炉锅具及其电磁炉炊具。
技术介绍
电磁炉已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烹饪器具,电磁炉是利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制成的电气烹饪器具,由高频感应线圈盘(即励磁线圈)、控制器及铁磁材料锅底炊具等部分组成,使用时,线圈盘中通入交变电流,线圈周围便产生一交变磁场,交变磁场的磁力线大部分通过金属锅体,在锅底中产生大量涡流,从而产生烹饪所需的热,其中,为了在电磁炉使用过程中更好地控制加热功率,需要对加热锅具内的温度进行检测。目前,专利(CN201079267Y)公开了一种可智能控温的电磁炉炊具,具体公开(如图1所示):由带手柄3的锅具1和电磁炉具2组成,锅具1底部内侧设有温度传感器4,在锅具1上还设有测温电路5、无线信号发射电路6和直流电源7,温度传感器4、无线信号发射电路6和直流电源7分别与测温电路5电路连接,测温电路5、无线信号发射电路6和直流电源7隐藏安装在手柄3内;在电磁炉具2内设有与无线信号发射电路6相适应的无线信号接收电和控制电路,无线信号接收电路连接控制电路,电磁炉具2的加热器通过控制电路的输出信号控制,控制电路设有温度设定钮10,用来调节锅具1内需要达到的温度;控制电路设有温度显示器11,可同步显示锅具1内的即时温度,方便观察。然而,上述电磁炉中,温度传感器4与测温电路5之间往往通过引线连接,但是引线与测温电路5连接后,引线与测温电路5的连接处会有部分引线处于裸露状态,这样在烹煮过程中,该些裸露的引线会受到磁场干扰导致检测到的锅具温度不准确,从而使得电磁炉对烹煮过程无法准确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电磁炉炊具中由于磁场干扰导致锅体温度检测不准确的至少一个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磁干扰的电磁炉锅具及电磁炉炊具。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磁炉锅具,包括锅体和设在所述锅体上的手柄,所述手柄内设有控制板,还包括:与所述控制板相连的测温组件,其中,所述测温组件的采温端设在所述锅体的锅底中,且所述测温组件与所述控制板的连接处包覆有防磁件。通过在所述测温组件与所述控制板的连接处包覆有防磁件,这样电磁炉锅具在电磁炉上使用时,防磁件起到了防止磁场对测温组件与控制板连接处的裸露部分进行磁干扰的作用,即防磁件对磁场起到屏蔽作用,使得测温组件与控制板连接处裸露的连接线不会受到磁干扰,从而确保了测温组件检测到的锅体温度能准确地传输给控制板,使得电磁炉能获得准确的锅体温度,进而实现了电磁炉对烹煮过程准确控制的目的。可选的,所述防磁件为金属套管,且所述金属套管套设在所述测温组件与所述控制板连接的一端上。通过防磁件为金属套管时,不仅起到防磁干扰的作用,同时还起到耐高温的作用。可选的,所述金属套管为柔性金属套管。可选的,所述柔性金属套管为采用金属编制线或金属软线编制而成的套管。可选的,所述防磁件为屏蔽盒,所述屏蔽盒罩设在所述测温组件与所述控制板的连接处上。可选的,所述测温组件包括:外壳、引线以及设在所述外壳内的测温元件,其中,所述外壳设有所述测温元件的一端置于所述锅体的锅底中,所述外壳的另一端沿着所述锅体伸入所述手柄内,且所述引线的一端与所述测温元件相连,所述引线的另一端从所述外壳的另一端穿出且与所述控制板相连,所述防磁件包覆在位于所述外壳外部的所述引线上。可选的,所述外壳为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的一端开口的中空管体,所述测温元件位于所述中空管体远离所述开口的一端内。可选的,还包括:手柄座,所述手柄座的一端与所述手柄相连,所述手柄座的另一端与所述锅体相连,且手柄座内具有可供所述外壳穿过的内腔。可选的,所述手柄靠近所述手柄座的一端上开设用于放置所述控制板的腔体,所述腔体的顶端盖设有手柄盖,且所述腔体与所述手柄座的内腔相连通。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磁炉炊具,至少包括电磁炉和上述所述的电磁炉锅具。通过包括上述电磁炉锅具,使得电磁炉能够获得准确的锅体温度,从而实现对烹煮过程的准确控制,避免了由于锅体温度不准确而造成电磁炉对烹煮过程的控制出现误判的问题。本技术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技术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电磁炉炊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磁炉锅具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磁炉锅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磁炉锅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电磁炉锅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电磁炉炊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电磁炉锅具-100;锅体-10;锅底-11;测温组件-20;采温端-201;开口端-202;外壳-21;测温元件-22;引线-23;防磁件-24;装饰件-30;手柄座-40;内腔-41;控制板-50;供电单元-60;手柄-70;手柄盖-71;腔体-72;电磁炉-200;线圈盘-210;温度传感器-220;底壳-230;面板-240;上盖250;控制单元-260。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磁炉锅具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磁炉锅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磁炉锅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4所示,电磁炉锅具包括:锅体10和设在锅体10上的手柄70,手柄70内设有控制板50,还包括:与控制板50相连的测温组件20,测温组件20用于对锅体10的温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获得的锅体温度传输给控制板50,而控制板50将测温组件20获得的锅体温度传输给电磁炉200内的控制单元260(参见下述图6),电磁炉200内的控制单元260根据锅体10的温度对加热功率进行调整,例如若锅体10的温度较高,则可以控制电磁炉200内的加热功率降低,若锅体10内的温度较低,则可以控制电磁炉200内的加热功率增大,本实施例中,为了准确地获取锅体10内的温度,具体的,将测温组件20的采温端201设在锅体10的锅底11中,即测温组件20直接对锅体10的锅底11温度进行检测,这样采温组件获得的锅体温度与锅体10内的温度几乎接近,这样电磁炉根据测温组件20检测到的温度对烹煮过程进行控制时可以实现对烹煮过程的准确控制,避免由于锅体10的温度检测不准确导致电磁炉200内的控制单元260出现误判现象。其中,本实施例中,当测温组件20的采温端201检测到锅体10的温度时,需将检测到的温度传输给手柄70内的控制板50,但是由于测温元件远离采温端201的另一端与控制板50电性相连时,测温组件20与控制板50连接的这一端内的连接线需裸露出来(即将连接线内的芯线露出),这样在测温组件20与控制板50连接后,往往测温组件20与控制板50连接处仍会有部分连接线处于裸露状态,而电磁炉锅具100在电磁炉200上使用时,电磁炉锅具100处于磁场中的,因此,测温组件20与控制板50之间处于裸露的连接处易受到磁场干扰,这样采温组件将检测到的锅体温度传输给控制板50的过程中,由于易受到磁场干扰,从而导致控制板50获得的锅体温度出现不准确,当控制板50将不准确的锅体温度发送给电磁炉200内的控制单元260时,控制单元260根据不准确的锅体温度对加热功率控制时易出现烹煮过程无法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炉锅具,包括锅体(10)和设在所述锅体(10)上的手柄(70),所述手柄(70)内设有控制板(5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控制板(50)相连的测温组件(20),其中,所述测温组件(20)的采温端(201)设在所述锅体(10)的锅底(11)中,且所述测温组件(20)与所述控制板(50)的连接处包覆有防磁件(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炉锅具,包括锅体(10)和设在所述锅体(10)上的手柄(70),所述手柄(70)内设有控制板(5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控制板(50)相连的测温组件(20),其中,所述测温组件(20)的采温端(201)设在所述锅体(10)的锅底(11)中,且所述测温组件(20)与所述控制板(50)的连接处包覆有防磁件(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磁件(24)为金属套管,且所述金属套管套设在所述测温组件(20)与所述控制板(50)连接的一端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套管为柔性金属套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金属套管为采用金属编制线或金属软线编制而成的套管。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磁件(24)为屏蔽盒,所述屏蔽盒罩设在所述测温组件(20)与所述控制板(50)的连接处上。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组件(20)包括:外壳(21)、引线(23)以及设在所述外壳(21)内的测温元件(22),其中,所述外壳(21)设有所述测温元件(22)的一端置于所述锅体(1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强李建史庭飞杨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