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传璞专利>正文

一种有机硒大豆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93976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2 2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硒大豆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大豆的出苗期和初花期,均用海藻硒多糖与EM菌配制的作物营养液随水灌根;在大豆的结荚期和鼓粒期,均用海藻硒多糖溶液叶面喷施。在大豆生长过程中可利用性比较突出,利用EM微生物菌群做载体,将海藻硒多糖的有机硒元素融入大豆生长体内,不但有利于提高大豆的有机硒含量,还可以提高大豆的产量。

A Production Method of Organic Selenium Soybea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producing organic selenium soybean,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at the seedling and early flowering stages of soybean, the plant nutrient solution prepared by seaweed selenium polysaccharide and EM bacteria is used to irrigate the root with water; at the podding and filling stages of soybean, the seaweed selenium polysaccharide solution is sprayed on the leaf surface. In the process of soybean growth, the availability is prominent. Using EM microbial flora as carrier, the organic selenium element of seaweed selenium polysaccharide is integrated into soybean growth body, which is not only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content of organic selenium in soybean, but also can improve the yield of soybe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硒大豆的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大豆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有机硒大豆的生产方法。技术背景硒是人和动物所必需的微量元素,被誉为“生命的火种”、“抗癌之王”、“心脏的守护神”,它是人体内一些抗氧化酶和硒-P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通过补硒可以达到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病能力及延缓衰老的目的。由于人体内硒不存在长期贮藏硒的器官,机体所需的硒应该不断从饮食中得到足够量的硒,硒浓度的平衡对许多器官、组织的生理功能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和促进作用。人类硒缺乏会导致癌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已取得世界各国医学界的共识,并且确定了每4年召开一次有关硒的国际研讨会。研究发现,缺硒者心肌中各种成分的硒含量极低,致使心脏功能发生障碍。国外最新研究表明,低硒食物喂养的动物,心脏抗病能力减弱,容易诱发心肌类疾病。而且还认为,缺硒是冠心病的诱因。国外的资料还报道。食物中含硒越低,癌症的发生和残疾率越高。基础研究还发现,硒有调查细胞分裂、分化及癌基因表达,使癌细胞行为向正常转化的作用;动物及人的肝癌细胞株体外培养亦表明,补充硒阻断癌物的致癌作用。年逾七句的于树玉教授及其课题组以他们硒预防肝癌研究中取得的成就,最近被国际生物无机化学家协会1996年度评为“克劳斯施瓦兹”奖。当前,人类生存环境中大气污染、农药污染、重金属及化工厂产品的有毒物质以及射线等,都会造成人体内机体环境素乱,导致各种疾病。通过对细胞实验测定结果表明,硒有直接清除抑制人体有害物质“自由基”的作用,世界各国医学专家认为,硒是人体的”清道夫适量补充硒有利人体健康。据统计,全世界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属于缺硒地区。我国是一个缺硒大国,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疾病与环境因素图集》揭示,从东北三省起斜穿至云贵高原,占中国国土面积的72%地区存在一条低硒地带,其中30%为严重缺硒地区,华北、东北、西北等大中城市都属于缺硒地区。国人日常的硒摄入量只有30~45μg,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50μg的最低摄入量,低于日本、加拿大、美国等国家。科学家测定:有些疾病,特别是肿瘤、高血压、内分泌代谢病、糖尿病、老年性便秘都与缺硒有关。在我国缺硒地区,人体缺硒影响骺板软骨变形坏死,形成在骨节,使这一地区许多入骨节变形,大骨节病患者出奇地多。通过我国医学专家于树玉历经16年的肝癌高发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大规模的人群补硒实验均低于肝癌低发区,肝癌的居民血液中的硒含呈均低于癌低发区,射癌的发生率与硒水平呈负相关。我国营养学及微量元素研究专家杨光新、徐光禄传授从60年代起对缺硒地区以心肌坏死为主的克山病进行研究,对10多个省区、310个病区共900多万人进行补硒,使流行于缺硒地区克山病得到了控制。目前,一般的补硒的方法是食补,普通面粉、糙米、大麦、鱼、虾、海藻、动物肝、动物肾、大蒜、葱头、芦笋、胡萝卜等都含有硒,但是食物中含硒量高,并不等于人对其吸收就好,一般而言,人类对有机硒的利用率较高。大豆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其有机硒含量的提高还没有较好的方法。此外,目前全国大豆生产每亩产出在新疆是397公斤(春大豆),而山东、河南、安徽等省地一般在200公斤左右,产量较低,原因是人们没有对大豆生产技术足够重视,如,大豆的传统种植方法为拉拉豆方式(不耕地,随便刨个窝,扔下豆种,埋上即可),而且存在较多的生产管理误区,如大豆是根瘤菌作物,他自身的固氮菌满够了,追肥过量大都容易疯长,长大桔子不拉荚,拿不到高产量。所以,如何提高大豆的产量和有机硒含量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机硒大豆的生产方法,该生产方法可以提高大豆的产量,并且能有效提高大豆中的有机硒含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有机硒大豆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大豆的出苗期和初花期,各用海藻硒多糖与EM菌配制的作物营养液随水灌根一次;在大豆的结荚期和鼓粒期,各用海藻硒多糖溶液叶面喷施一次。初花期:为开始开花到盛花期以前所经历的时间。出苗期:为从种子播后至幼苗出土的一段时间。结荚期:从幼荚出现到豆荚伸长、加宽的这段时期。鼓粒期:大豆结荚后,豆粒开始长大,当豆粒达到最大体积与质量时称为鼓粒期。大豆进入结荚期和鼓粒期后,应抓住利用作物生长叶面补充养分的有利时机,及时补充应需元素,在这个时期通过叶面补充有机硒是生产优质有机硒大豆的关键。优选的,所述作物营养液中还包括绵红糖。在发酵过程中为EM菌做营养补充。优选的,所述作物营养液中个组分的浓度为每公斤水中分别加入25-35ml海藻硒多糖、200-300gEM菌和80-120g绵红糖。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作物营养液的制备方法为:将海藻硒多糖、EM菌和绵红糖加入水中混合均匀后,置于阴凉处,18-24℃下发酵40-50h,即得。优选的,每亩地施用一次的用量为20公斤水对应的作物营养液的量。20公斤水对应的各组分的量分别为:海藻硒多糖500-700ml、EM菌4000-6000g、绵红糖1600-2400g。优选的,所述海藻硒多糖溶液的浓度为每公斤水中加入20-30ml海藻硒多糖。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海藻硒多糖在下午4点之后进行叶面喷施。更进一步优选的,叶面喷施时,每亩地一次的用量为15公斤水对应的海藻硒多糖溶液的量。优选的,大豆种植时,株距32-34公分,行距60-70公分,亩播3000-3500穴,单穴单粒播种,每亩用种量1.3-1.7公斤,株高控在38-42公分。进一步优选的,大豆种植时,灭茬深耕平整土地,耕种深度为20cm-25cm,播种后压实保墒。上述有机硒大豆的生产方法生产得到的有机硒大豆,该有机硒大豆中的有机硒含量为1000-1020μg/kg。Em菌含各菌群共生作用机理1.光合菌群:EM菌液中的光合菌群(好氧性厌氧性)属于独立营养微生物,能利用土壤受的太阳热能或以紫外线为能源,将土壤中的化氢和碳氢化台物中的氢分离出来,变有害物为无害物质,并以植物根部的分泌物有机有害气体(硫化氢等)及二氧化碳、氮等为质,合成糖类、氨基酸、维生素类氮素化合化合和生理活性物质等,是肥沃土壤和促进动植物生长的主力部队,光合菌的代谢物质或者被植物直接吸收,或者成为其它微生物繁殖的养分,光合菌如果能够增殖,其它的有益微生物也会增殖。2.乳酸菌群:乳酸菌(厌氧型),它以摄取光合菌酵母菌产生的糖类等物质为基础,产生乳酸,乳酸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能有效抑制有害生物的活动,以及有机物的急剧腐败分解,乳酸菌能够使常态下不易分解的木质素和纤维素等得容易分解,并且消除未分解有机物产生的疫种弊端,在有机物发酵分解上发挥突击队的重要作用,它将未腐熟的有机物质转化成对动植物有益的养分,乳酸菌还能有效抑制连作障碍产生的病菌增殖。3.酵母菌群:酵母菌(好氧型)利用氨基酸类及其它有机物质,通过发酵,产生出促进细胞分裂的活性化物质,酵母菌在EM集团军中对促进其它的有效微生物增殖所需要的基质(食物)的生产提供重要的营养保障。此外,酵母菌的单细胞蛋白是动植物不可缺少的有效养分。4.革兰氏阳性放线菌群(好气性):它从光合菌中获取氨基酸、氮素等作为基质,产生出各抗生物质、维生素及酶,可以直接抑制病源体,它提前获取有害霉菌和细菌增殖所需要的基质,从而抑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硒大豆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大豆的出苗期和初花期,均用海藻硒多糖与EM菌配制的作物营养液随水灌根;在大豆的结荚期和鼓粒期,均用海藻硒多糖溶液叶面喷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硒大豆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大豆的出苗期和初花期,均用海藻硒多糖与EM菌配制的作物营养液随水灌根;在大豆的结荚期和鼓粒期,均用海藻硒多糖溶液叶面喷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物营养液中还包括绵红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物营养液中个组分的浓度为每公斤水中分别加入25-35ml海藻硒多糖、200-300gEM菌和80-120g绵红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物营养液的制备方法为:将海藻硒多糖、EM菌和红棉糖加入水中混合均匀后,置于阴凉处,18-24℃下发酵40-50h,即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亩地施用一次的用量为20公斤水对应的作物营养液的量。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传璞
申请(专利权)人:陈传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