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艳专利>正文

智能手机的高安全性隐蔽寄存式共享充电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93792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6: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智能手机的高安全性隐蔽寄存式共享充电方法,其步骤在于:操作触控系统自主选择充电模式,用户进行支付,触控系统对总电源发出信号指令且对充电插头供电,手机水平放置且将充电插口一端率先插入至寄存口内;检测机构检测手机宽度且将该宽度信号传递至对接装置的夹持运输端;对接装置接受检测机构测量的手机宽度信号且将自身的夹持运输端调整至与该手机的宽度相适配,而后启动对接装置,对接装置对手机的两侧进行夹持并且将手机由桩体的外部运输至桩体的内部,在运输的过程中完成手机充电插口与充电插头自动对接充电;充电结束后,对接装置的夹持运输端反向运输,将手机由寄存口运输至桩体的外部,充电插头与手机充电插口自动断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手机的高安全性隐蔽寄存式共享充电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机充电站,具体涉及智能手机的高安全性隐蔽寄存式共享充电方法。
技术介绍
现如今,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出门在外路途过程中,手机一方面方便了用户的远程沟通交流、另一方面用于用户的日常娱乐,如果不带手机,总感觉浑身不自在,而且在使用手机时,手机没电也会让我们非常尴尬,为了解决这一困境,目前各大公共场所也出现了一些充电接口,例如,汽车站、火车站、大型超市、连锁快餐店以及一些娱乐场所等等,以便用户能够随时补充电量,这种设置确实方便了用户的生活,但是,这看似很平常的一个事件却隐藏着非常大的安全隐患,例如,利用公共场所的充电接口对手机进行充电过程中,手机暴露在外,极易造成手机被窃,因此,用户在利用公共充电接口对手机进行充电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手机被窃导致用户无法离开手机,这将浪费用户大量的时间,为此,设计一种结构巧妙、原理简单,能够对手机进行密封存储,并且在密封存储时能够自动完成手机对接充电的手机充电站显得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巧妙、原理简单,能够对手机进行密封存储,并且在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智能手机的高安全性隐蔽寄存式共享充电方法,其步骤在于:(一)手机水平插入阶段;S1:操作触控系统自主选择充电模式,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固定金额充电模式或者选择固定时间充电模式,模式选择完成后用户进行支付,触控系统对总电源发出信号指令并且使总电源对充电插头进行供电,手机水平放置并且将充电插口一端率先插入至寄存口内;所述的充电桩包括开口向后布置的桩体,桩体的开口处设置有与其匹配并且可拆卸连接配合的后盖,桩体内部设置有与手机充电插口相匹配的充电插头并且充电插头与总电源连接,桩体的前端面设置有用于插入手机进行存储的寄存口,寄存口与充电插头相对应布置,桩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用户自助服务的触控系统并且...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手机的高安全性隐蔽寄存式共享充电方法,其步骤在于:(一)手机水平插入阶段;S1:操作触控系统自主选择充电模式,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固定金额充电模式或者选择固定时间充电模式,模式选择完成后用户进行支付,触控系统对总电源发出信号指令并且使总电源对充电插头进行供电,手机水平放置并且将充电插口一端率先插入至寄存口内;所述的充电桩包括开口向后布置的桩体,桩体的开口处设置有与其匹配并且可拆卸连接配合的后盖,桩体内部设置有与手机充电插口相匹配的充电插头并且充电插头与总电源连接,桩体的前端面设置有用于插入手机进行存储的寄存口,寄存口与充电插头相对应布置,桩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用户自助服务的触控系统并且触控系统与控制器之间建立有信号连接;所述桩体内设置有旋转构件,所述的旋转构件包括呈十字形交叉布置的矩形基板一与基板二,基板一与基板二所在平面均平行于寄存口的开口方向,基板一与基板二沿各自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相互连接并且固定为一体,基板一与基板二的连接处固定设置有旋转轴并且旋转轴的轴向平行于寄存口的开口方向,旋转轴转动设置于桩体的内壁上,基板一/基板二远离旋转轴一端均设置有垂直于基板一/基板二的折板,基板一与基板二将空间分割成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以及第四象限,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以及第四象限中的基板一/基板二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的一端面均设置有承托架并且承托架沿基板一/基板二的宽度方向布置,承托架上端面平行于基板一/基板二,充电插头固定安装于承托架远离寄存口一端的上端面上并且位于第二象限内的充电插头与寄存口相对应布置,所述的四个充电插头相互独立并且均能够完成对手机的充电;所述的桩体内部还设置有用于对寄存口进行封堵的屏蔽构件,屏蔽门构件设置成可相互切换的封堵状态、敞开状态以及介于封堵状态与敞开状态之间的夹持状态,夹持状态为屏蔽构件对手机的两侧进行夹持,所述的屏蔽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桩体内壁上的水平引导杆一,引导杆一位于寄存口的下方,引导杆一上方设置有屏蔽门,屏蔽门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寄存口的开口方向对称布置,两屏蔽门相互配合用于对寄存口进行封堵,屏蔽门下侧设置有下凸耳,下凸耳套设于引导杆一上并且沿引导杆一的轴线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屏蔽构件在工作过程中,用户在寄存充电的过程中,将屏蔽构件由封堵状态切换至敞开状态,两屏蔽门将沿着引导杆一相互远离滑动,屏蔽门撤销对寄存口的封堵,屏蔽构件切换至敞开状态,将手机水平插入至寄存口中;(二)手机宽度检测阶段;S2:检测机构自动检测测量水平插入至寄存口中的手机宽度并且将该宽度信号传递至对接装置的夹持运输端;所述的检测机构设置于屏蔽构件与位于第二象限的对接装置之间,所述的检测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引导杆一上的转套一,转套一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寄存口的开口方向左右对称布置,位于左侧的转套一与位于左侧屏蔽门下侧的下凸耳固定连接,位于右侧的转套一与位于右侧屏蔽门下侧的下凸耳固定连接,转套一的外圆面上固定设置有朝向第二象限中的对接装置延伸布置的连杆,连杆沿延伸方向包括两段并且依次为弯折段与笔直段,笔直段的悬置端连接设置有凸块,左右对称布置的笔直段/左右对称布置的凸块在屏蔽构件屏蔽状态下均相互并拢贴合,所述屏蔽门的内侧设置有距离传感器,左右对称布置的距离传感器在屏蔽构件屏蔽状态下相互贴合;连杆的笔直段套设于有转套二,转套二与对应的屏蔽门内侧面之间设置有弹簧钩,弹簧钩一端钩设于转套二上、另一端钩设于屏蔽门的内侧面上并且弹簧钩的弹力始终拉动转套二靠近屏蔽门转动;所述的检测机构还包括下压组件,下压组件包括竖直设置于连杆上方的矩形下压板,下压板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引导杆一的轴向,下压板沿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竖直布置的引导杆二,引导杆二固定设置于桩体的内壁上,下压板与引导杆二相匹配并且沿竖直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下压板沿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设置有竖直布置的升降丝杆,升降丝杆转动设置于桩体的内壁上,下压板与升降丝杆构成螺纹连接配合,升降丝杆的顶端为驱动端并且该端部连接设置有升降电机,升降电机固定安装于桩体的内壁上并且升降电机的输出端与升降丝杆的顶端同轴固定连接;检测机构在工作过程中,当屏蔽构件切换至敞开状态时,屏蔽门沿着引导杆一相互远离滑动,屏蔽门将带动并拢贴合的两连杆/并拢贴合的两凸块相互远离运动,将手机水平插入至寄存口中并且将手机充电插口端与下压板相抵触,此时,两距离传感器对手机的宽度进行扫描识别读取并且将该手机的宽度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接受该信号并且控制启动屏蔽电机,屏蔽电机驱动屏蔽门沿着引导杆一相互靠近运动并且对手机的两侧进行夹持,屏蔽构件由敞开状态切换至夹持状态,在此过程中,屏蔽门带动两连杆/两凸块相互靠近运动,使两凸块之间的距离与手机的宽度保持一致并且凸块将手机的宽度信号传递至第二象限中对接装置的夹持运输端;(三)运输对接阶段;S3:对接装置接受检测机构测量的手机宽度信号并且将自身的夹持运输端调整至与该手机的宽度相适配,而后启动对接装置,对接装置对手机的两侧进行夹持并且将手机由桩体的外部运输至桩体的内部,在运输的过程中完成手机充电插口与充电插头自动对接充电;所述的对接装置包括将手机运输至桩体内部并且完成其自动对接充电的运输机构、用于对运输机构提供驱动动力的运输动力构件以及用于接受凸块传递的手机宽度信号的联动机构;所述的运输机构设置有两组并且沿承托架的布置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王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