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管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大体涉及电池管理领域,尤其涉及电池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电池被使用在许多应用中以将能量提供给负载。典型的现有电池通常由多个串联连接的单元组成以形成电池模块。单元被累计地使用在电池中以提供期望的输出电压。根据负载的功率需求和可用的内部空间,有时使用多个电池。然而,现有的电池部署具有一些操作缺陷。例如,从电池中拉出的电流可能会超出电池的设计电流限度而导致电池的过放,因此,这将无疑会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因此,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池管理系统以解决如上所述的至少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包括具有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的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包括并联连接在所述正极输出端和所述负极输出端之间的至少两个支路。所述至少两个支路中的每一个包括串联连接在所述正极输出端和所述负极输出端之间的至少两个电池单元。每一个电池单元包括电池、用于防止所述电池发生过放的限流装置、以及当所述电池发生故障时用于旁路所述电池的旁路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包括多个电池单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其包括:电池模块,其具有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并且包括:至少两个支路,其并联连接在所述正极输出端和所述负极输出端之间,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支路中的每一个包括串联连接在所述正极输出端和所述负极输出端之间的至少两个电池单元,每一个电池单元包括电池、用于防止所述电池发生过放的限流装置、以及当所述电池发生故障时用于旁路所述电池的旁路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其包括:电池模块,其具有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并且包括:至少两个支路,其并联连接在所述正极输出端和所述负极输出端之间,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支路中的每一个包括串联连接在所述正极输出端和所述负极输出端之间的至少两个电池单元,每一个电池单元包括电池、用于防止所述电池发生过放的限流装置、以及当所述电池发生故障时用于旁路所述电池的旁路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中,所述限流装置包括与所述电池串联连接的保险丝,所述旁路装置包括与所述保险丝和所述电池并联连接的第一二极管。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中,每一个电池单元还包括与所述保险丝和所述电池并联连接并被配置用于单元电压均衡的第一电阻。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中,每一个支路还包括与所述至少两个电池单元串联连接的第二二极管。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还包括:用于所述电池模块的过放控制的自驱动匹配电路,其中,所述电池模块通过所述自驱动匹配电路连接到放电电路,当所述电池模块处于正常操作时,则来自所述电池模块的放电电流流过所述自驱动匹配电路到达所述放电电路,当所述电池模块处于过放状态时,则所述自驱动匹配电路开路,没有电流从所述电池模块流过所述自驱动匹配电路。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中,所述自驱动匹配电路包括: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三电阻串联连接在所述正极输出端和所述负极输出端之间;第一晶体管,其为NPN型晶体管,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三电阻的连接点连接,且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连接到所述负极输出端;第四电阻,其连接在所述正极输出端和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之间;及第二晶体管,其为PNP型晶体管,其中,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所述漏极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正极输出端连接,且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连接到所述放电电路。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赛君,廖懿,斯图尔特·布莱克·布拉泽尔,陈云铮,韩新红,
申请(专利权)人:通用电气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