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N型双面太阳能电池及其正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3722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5: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N型双面太阳能电池及其正面结构,形成的正面银栅线电极透过减反射层与铝栅线电极接触,以通过正面银栅线电极导出铝栅线电极上的电流,其中,形成多个铝栅线电极与P型扩散层直接接触,由于铝材料具有良好接触特性,能够使正面银栅线电极与P型扩散层之间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同时,正面银栅线电极与铝栅线电极结合还能够降低接触电阻,提高了N型双面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N型双面太阳能电池及其正面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
,更为具体的说,涉及一种N型双面太阳能电池及其正面结构。
技术介绍
常规的化石燃料日益消耗殆尽,在现有的可持续能源中,太阳能无疑是一种清洁、普遍和潜力高的替代能源。太阳能电池,也称光伏电池,是一种将太阳的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半导体器件。由于它是绿色环保产品,不会引起环境污染,而且太阳能是可再生资源,所以在当今能源短缺的情形下,太阳能电池是一种有广阔发展前途的新型能源,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太阳能电池所使用的衬底材料中,N型硅衬底比P型硅衬底具有更长的少子寿命,N型硅衬底的光衰减性能则更为稳定,因此,在N型硅衬底上进行电池制作形成的N型太阳能电池片的相比P型太阳能电池片优势较大。但是,现有的N型双面太阳能的光电转换效率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N型双面太阳能电池及其正面结构,以解决现有N型双面太阳能电池存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N型双面太阳能电池的正面结构,包括:基底,所述基底包括N型衬底,且所述N型衬底的正面形成有P型扩散层;位于所述P型扩散层背离所述N型衬底一侧的正面电极层,所述正面电极层包括多个铝栅线电极;位于所述正面电极层背离所述N型衬底一侧的减反射层;位于所述减反射层背离所述N型衬底一侧的多个正面银栅线电极,且所述正面银栅线电极与所述铝栅线电极的图案相同且位置相对应,所述正面银栅线电极透过所述减反射层与所述铝栅线电极相接触。可选的,所述N型衬底的正面为制绒面。可选的,所述铝栅线电极的宽度范围为47μm-53μm,包括端点值,所述铝栅线电极的厚度范围为45μm-50μm,包括端点值。可选的,所述正面银栅线电极的宽度范围为25μm-35μm,包括端点值,所述正面银栅线电极的厚度范围为32μm-35μm,包括端点值。相应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N型双面太阳能电池,包括:基底,所述基底包括N型衬底,且所述N型衬底的正面形成有P型扩散层,所述N型衬底的背面形成有钝化层;位于所述P型扩散层背离所述N型衬底一侧的正面电极层,所述正面电极层包括多个铝栅线电极;位于所述正面电极层背离所述N型衬底一侧的减反射层;位于所述钝化层背离所述N型衬底一侧的多个背面栅线电极,所述背面栅线电极透过所述钝化层与所述N型衬底相接触;位于所述减反射层背离所述N型衬底一侧的多个正面银栅线电极,且所述正面银栅线电极与所述铝栅线电极的图案相同且位置相对应,所述正面银栅线电极透过所述减反射层与所述铝栅线电极相接触。可选的,所述基底还包括:位于所述N型衬底与所述钝化层之间的N型扩散层,其中,所述背面栅线电极透过所述钝化层与所述N型扩散层接触。可选的,所述N型衬底的正面为制绒面;和/或,所述N型衬底的背面为制绒面。可选的,所述铝栅线电极的宽度范围为47μm-53μm,包括端点值,所述铝栅线电极的厚度范围为45μm-50μm,包括端点值。可选的,所述正面银栅线电极的宽度范围为25μm-35μm,包括端点值,所述正面银栅线电极的厚度范围为32μm-35μm,包括端点值。可选的,所述背面栅线电极的宽度范围为27μm-33μm,包括端点值,所述背面栅线电极的厚度范围为32μm-35μm,包括端点值。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N型双面太阳能电池及其正面结构,形成的正面银栅线电极透过减反射层与铝栅线电极接触,以通过正面银栅线电极导出铝栅线电极上的电流,其中,形成多个铝栅线电极与P型扩散层直接接触,由于铝材料具有良好接触特性,能够使正面银栅线电极与P型扩散层之间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同时,正面银栅线电极与铝栅线电极结合还能够降低接触电阻,提高了N型双面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N型双面太阳能电池的正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N型双面太阳能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正如
技术介绍
所述,在太阳能电池所使用的衬底材料中,N型硅衬底比P型硅衬底具有更长的少子寿命,N型硅衬底的光衰减性能则更为稳定,因此,在N型硅衬底上进行电池制作形成的N型太阳能电池片的相比P型太阳能电池片优势较大。但是,现有的N型太阳能的光电转换效率有待提高。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N型双面太阳能电池及其正面结构,以解决现有N型双面太阳能电池存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具体结合图1和图2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参考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N型双面太阳能电池的正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正面结构包括:基底100,所述基底100包括N型衬底101,且所述N型衬底101的正面形成有P型扩散层201;位于所述P型扩散层201背离所述N型衬底101一侧的正面电极层,所述正面电极层包括多个铝栅线电极301;位于所述正面电极层背离所述N型衬底101一侧的减反射层401;位于所述减反射层401背离所述N型衬底101一侧的多个正面银栅线电极501,且所述正面银栅线电极501与所述铝栅线电极301的图案相同且位置相对应,所述正面银栅线电极501透过所述减反射层401与所述铝栅线电极301相接触。由上述内容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形成的正面银栅线电极透过减反射层与铝栅线电极接触,以通过正面银栅线电极导出铝栅线电极上的电流,其中,形成多个铝栅线电极与P型扩散层直接接触,由于铝材料具有良好接触特性,能够使正面银栅线电极与P型扩散层之间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同时,正面银栅线电极与铝栅线电极结合还能够降低接触电阻,提高了N型双面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本申请提供的太阳能电池以初始的N型衬底为基础进行各个工艺步骤处理,最终制得N型双面太阳能电池。其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初始的N型衬底可以为硅衬底,以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初始的N型衬底的平面尺寸可以为156.75mm*156.75mm,且初始的N型衬底的厚度可以为180μm,且电阻率为2Ωcm-3Ωcm,包括端点值。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在N型衬底101的正面形成P型扩散层201前,优选可以在N型衬底101的正面采用制绒工艺处理,即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所述N型衬底101的正面为制绒面,进而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吸收光的面积。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N型衬底101的背面同样能够采用制绒工艺处理,正面和背面制绒使得初始的N型衬底减重0.6g-0.8g,包括端点值。在完成对初始的N型衬底进行制绒工艺处理后,对初始的N型衬底的正面进行硼扩散处理得到P型扩散层201,其中,硼扩散工艺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N型双面太阳能电池的正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所述基底包括N型衬底,且所述N型衬底的正面形成有P型扩散层;位于所述P型扩散层背离所述N型衬底一侧的正面电极层,所述正面电极层包括多个铝栅线电极;位于所述正面电极层背离所述N型衬底一侧的减反射层;位于所述减反射层背离所述N型衬底一侧的多个正面银栅线电极,且所述正面银栅线电极与所述铝栅线电极的图案相同且位置相对应,所述正面银栅线电极透过所述减反射层与所述铝栅线电极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N型双面太阳能电池的正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所述基底包括N型衬底,且所述N型衬底的正面形成有P型扩散层;位于所述P型扩散层背离所述N型衬底一侧的正面电极层,所述正面电极层包括多个铝栅线电极;位于所述正面电极层背离所述N型衬底一侧的减反射层;位于所述减反射层背离所述N型衬底一侧的多个正面银栅线电极,且所述正面银栅线电极与所述铝栅线电极的图案相同且位置相对应,所述正面银栅线电极透过所述减反射层与所述铝栅线电极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型双面太阳能电池的正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衬底的正面为制绒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型双面太阳能电池的正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铝栅线电极的宽度范围为47μm-53μm,包括端点值,所述铝栅线电极的厚度范围为45μm-50μm,包括端点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型双面太阳能电池的正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银栅线电极的宽度范围为25μm-35μm,包括端点值,所述正面银栅线电极的厚度范围为32μm-35μm,包括端点值。5.一种N型双面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所述基底包括N型衬底,且所述N型衬底的正面形成有P型扩散层,所述N型衬底的背面形成有钝化层;位于所述P型扩散层背离所述N型衬底一侧的正面电极层,所述正面电极层包括多个铝栅线电极;位于所述正面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瑶郑霈霆张昕宇金浩杨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