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柏焕玉专利>正文

一种变压器保护型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3695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5: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变压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压器保护型散热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保护性强、节能的变压器保护型散热装置。一种变压器保护型散热装置,包括有外壳、第一散热片、第二散热片、变压器主体、安装框、电机、蓄电池、太阳能板、第一轴承座、第一转轴等;第一散热片固接于外壳内侧,多个第二散热片均匀分布于第一散热片底部,第二散热片贯穿外壳底部,变压器主体固接于第一散热片顶部,外壳前侧、后侧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设有多个凹槽,凹槽内均匀分布有多个通风孔,安装框固接于外壳顶部。本发明专利技术达到散热效果好、保护性强、节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压器保护型散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变压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压器保护型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工厂以及家庭生活的自动化与智能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器进入我们的生活,而这些电器的共同工作需要稳定的电压,才能使各种电器的工作得以正常,才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我们经常会用到变压器进行电压、电流、阻抗的变换,以及用来稳压、隔离等等,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故在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若变压器的热量没有得到及时的排放与输出,便将给变压器的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从而影响我们需用到的电器的正常工作,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现有的变压器的散热方法,一般只采用在变压器外壳加散热片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简单可行,但是散热效果不好,若是在一些需要大功率的变电场合,这种方式不能达到足够的散热效率,且变压器外壳一般为箱体,如果遭到外力,箱体很容易变形损坏,从而损害到变压器,故保护性不足,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散热效果好、保护性强的变压器保护型散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变压器散热装置存在散热效果差、保护性弱的缺点,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保护性强、节能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压器保护型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壳(1)、第一散热片(2)、第二散热片(3)、变压器主体(4)、安装框(6)、电机(8)、蓄电池(9)、太阳能板(10)、第一轴承座(11)、第一转轴(12)、第一齿轮(13)、第二齿轮(14)、第一风扇叶片(15)、第二转轴(16)、第二轴承座(17)、主动轮(18)、传送皮带(19)、第三轴承座(20)、第三转轴(21)、从动轮(22)、第二风扇叶片(23)和保护框(24);外壳(1)呈椭圆状,第一散热片(2)固接于外壳(1)内侧,多个第二散热片(3)均匀分布于第一散热片(2)底部,第二散热片(3)贯穿外壳(1)底部,变压器主体(4)固接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保护型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壳(1)、第一散热片(2)、第二散热片(3)、变压器主体(4)、安装框(6)、电机(8)、蓄电池(9)、太阳能板(10)、第一轴承座(11)、第一转轴(12)、第一齿轮(13)、第二齿轮(14)、第一风扇叶片(15)、第二转轴(16)、第二轴承座(17)、主动轮(18)、传送皮带(19)、第三轴承座(20)、第三转轴(21)、从动轮(22)、第二风扇叶片(23)和保护框(24);外壳(1)呈椭圆状,第一散热片(2)固接于外壳(1)内侧,多个第二散热片(3)均匀分布于第一散热片(2)底部,第二散热片(3)贯穿外壳(1)底部,变压器主体(4)固接于第一散热片(2)顶部,外壳(1)前侧、后侧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设有多个凹槽(25),凹槽(25)内均匀分布有多个通风孔(26),安装框(6)固接于外壳(1)顶部,安装框(6)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设有三个安装腔(7),两蓄电池(9)、电机(8)均固接于安装框(6)内,电机(8)位于蓄电池(9)之间,太阳能板(10)固接于安装框(6)顶部,太阳能板(10)与蓄电池(9)电连接,蓄电池(9)与电机(8)电连接,第一轴承座(11)嵌于外壳(1)顶壁;第一转轴(12)顶端与第一轴承座(11)枢接,并贯穿第一轴承座(11)与电机(8)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一转轴(12)底端与第一齿轮(13)固接;第一风扇叶片(15)固接于第一转轴(12),且第一风扇叶片(15)位于第一齿轮(13)上方;两第二轴承座(17)、两第三轴承座(20)均嵌于外壳(1)两侧壁,第二轴承座(17)、第三轴承座(20)均关于外壳(1)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焕玉张贺
申请(专利权)人:柏焕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