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墙体浇筑用分料器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93615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复合墙体浇筑用分料器及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防溅外壳(6)、过滤器(2)、支架(3)、分料器(5)、流量调节挡板(4),防溅外壳(6)为盛料仓,过滤器(2)为漏斗状,安装在防溅外壳(6)下部中间部位,过滤器(2)下料口通过支架(3)支撑,下料口偏中间安装流量调节挡板(4),流量调节挡板(4)的下方安装分料器(5)。分料器结构简单、施工方法方便、快捷,利用分料器下料口处设一调节挡板,用以控制其两侧混凝土下料的流量,有效防止出现蜂窝、麻面现象,聚苯乙烯保温板不变形、不移位,保证施工出优质的复合墙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墙体浇筑用分料器及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施工

技术介绍
节约能源是我国及世界的共同目标,目前国家要求新建筑节能必须达到60%以上,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建筑领域中采用的方法是在建筑墙体偏中间部位添加具有一定厚度的聚苯乙烯保温板,制作成CL复合墙体。现有技术的施工方法是利用混凝土输送泵管直接注入混凝土,由于聚苯乙烯保温板两侧的间距不等,易导致聚苯乙烯保温板两侧混凝土浇筑高度偏差大,混凝土的侧压力导致CL复合墙体中的聚苯乙烯保温板变形、移位,致使两侧混凝土厚度尺寸偏差较大,极易出现蜂窝、麻面现象,不能保证主体混凝土结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能够代替输送泵管直接注入混凝土的复合墙体浇筑用分料器及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复合墙体浇筑用分料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溅外壳、过滤器、支架、分料器、流量调节档板,防溅外壳为盛料仓,过滤器为漏斗状,安装在防溅外壳下部中间部位,过滤器下料口通过支架支撑,下料口偏中间安装流量调节档板,流量调节档板的下方安装分料器。流量调节档板设有档位,调节手柄安装在流量调节档板的轴上。分料器上部为角状。作用是下部扣在CL复合墙体中的聚苯乙烯保温板上,在复合墙体浇筑混凝土时利用分料器上部角状,将混凝土分到聚苯乙烯保温板两侧。过滤器为过滤网。起过滤作用。防溅外壳的作用是防止泥浆外溅,分料器5的作用保证两侧混凝土的正常流动,浇筑到各自的浇筑空间内,流量调节手柄的作用是如果出现不正常流动,通过调节流量调节档板倾斜,即可使混凝土浇筑料按浇筑要求流动,实现了混凝土浇筑料的可控,有效的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利用上述复合墙体浇筑用分料器的施工方法是:包括操作平台安装,入模分料器安装,泵送混凝土注入分料器,两侧下料流量控制,复合墙体浇筑,混凝土找平。优选施工方法是:a、室内利用已扎设完毕的现浇板模板作为操作平台,建筑物外墙周边利用外脚手架扎设临时操作平台,其高度同室内现浇板模板高度;b、在操作平台上安装分料器,安装时,角型分料器下方必须垂直于墙体,并卡在聚苯乙烯保温板上,分料器两外侧混凝土的出口必须与聚苯乙烯保温板两侧混凝土厚度吻合;c、利用混凝土输送泵将混凝土注入分料器;d、调节分料器档板控制聚苯乙烯保温板两侧混凝土的下料流量;e、混凝土下料点设在每档墙体的一端,自一端开始一次浇筑到顶,然后移到下一档下料点,依此逐步推进;f、混凝土浇筑到设计标高后,用人工找平,木抹子搓毛。工作原理:在复合墙体施工中由于采用了分料器,该分料器根据设计的聚苯乙烯保温板两侧混凝土浇筑厚度,在料斗底部焊一顶部为角状的分料器,使其注入在料斗中的混凝土,经分料器均匀地注入到聚苯乙烯保温板的两侧,为防止两侧混凝土下料不均,造成两侧混凝土的下料高度不一致,在分料器上部加一手动流量调节档板,用以控制聚苯乙烯保温板两侧混凝土的下料流量,为防止较大规格的骨料进入墙体造成质量缺陷,在流量调节挡板上部加一钢筋过滤网(其过滤网眼尺寸为50×50mm),此网不仅过滤了混凝土,而且起到缓冲作用,减少了由于冲击对聚苯乙烯保温板产生的巨大侧压力,能有效地控制自密实混凝土的流量,使聚苯乙烯保温板两侧混凝土的下料高度保持一致,避免了两侧混凝土出现高差而造成聚苯乙烯保温板变形现象,保证了墙体质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复合墙体浇筑用分料器及施工方法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复合墙体浇筑用分料器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下料口处设一调节挡板,用以控制其两侧混凝土下料的流量,调节采用外部调节手柄进行控制,有效防止出现蜂窝、麻面现象,聚苯乙烯保温板不变形、不移位,聚苯乙烯保温板两侧混凝土的流动顺利,可有效的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利用分料器进行复合墙体的施工方法,流量可控,能够建设高质量的CL复合墙体。实现节能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流量调节档板轴及档位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侧视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复合墙体浇筑用分料器的最佳实施例。其中1手柄、2过滤器、3支架、4流量调节档板、5分料器、6防溅外壳、7流量调节手柄、8档位。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3:本复合墙体浇筑用分料器,包括防溅外壳6、过滤器2、支架3、分料器5、流量调节档板4,防溅外壳6为盛料仓,过滤器2为漏斗状,安装在防溅外壳6下部中间部位,过滤器2下料口通过支架3支撑,下料口偏中间安装流量调节档板4,流量调节档板4的下方安装分料器5。流量调节档板4设有档位8,流量调节手柄7安装在流量调节档板4的轴上。分料器5上部为角状,下部垂直。过滤器2为过滤网。防溅外壳6采用3mm钢板∠40×4角钢焊接而成,其顶部设防溅板,防止混凝土溅出,过滤器2为漏斗状,采用50×50mm网眼的过滤网,过滤网2不仅过滤了混凝土中规格较大的骨料,而且对泵送混凝土入模起到了缓冲作用,保证了两侧混凝土的正常流动,下料口处设一流量调节挡板4,用以控制其两侧混凝土下料的流量,调节采用流量调节手柄7进行控制,可有效的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复合墙体的施工方法是:操作平台安装——入模分料器安装——泵送混凝土注入分料器——两侧下料流量控制——复合墙体浇筑——混凝土找平优选施工方法是:a、室内利用已扎设完毕的现浇板模板作为操作平台;建筑物外墙周边利用外脚手架扎设临时操作平台,其高度同室内现浇板模板高度;b、在操作平台上安装分料器,安装时,角型分料器下方必须垂直于墙体,并卡在聚苯乙烯保温板上,分料器两外侧的混凝土出口必须与聚苯乙烯保温板两侧混凝土厚度吻合;c、利用混凝土输送泵将混凝土注入分料器,代替了泵送直接入模的浇筑方法,该器具其顶部设防溅板6,防止混凝土溅出,内部设50×50mm网眼的过滤网2(采用Φ12钢筋焊接而成),过滤网2不仅过滤了混凝土中规格较大的骨料,而且对泵送混凝土入模起到了缓冲作用,保证了两侧混凝土的正常流动;-->d、为防止两侧混凝土下料不均,造成两侧混凝土的下料高度不一致,利用流量调节手柄7,调节分料器5上部的流量调节档板4控制聚苯乙烯保温板两侧混凝土的下料流量,有效的控制聚苯乙烯保温板两侧浇筑高度一致,杜绝因混凝土的侧压力导致复合墙体中的制聚苯乙烯保温板变形、移位,出现两侧混凝土厚度尺寸偏差较大,影响主体混凝土结构质量的现象。浇筑时,为防止浇筑混凝土的侧压力导致门窗洞口变形移位,门窗洞口两侧对称浇筑。e、混凝土下料点设在每档混凝土墙体的一端,自一端开始一次浇筑到顶,然后移到下一个下料点,依此逐步推进;浇筑时,随时用尺杆测量两侧混凝土的浇筑高度,保持两侧浇筑高度一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复合墙体浇筑用分料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溅外壳(6)、过滤器(2)、支架(3)、分料器(5)、流量调节档板(4),防溅外壳(6)为盛料仓,过滤器(2)为漏斗状,安装在防溅外壳(6)下部中间部位,过滤器(2)下料口通过支架(3)支撑,下料口偏中间安装流量调节档板(4),流量调节档板(4)的下方安装分料器(5)。

【技术特征摘要】
1.复合墙体浇筑用分料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溅外壳(6)、过滤器(2)、支架(3)、分料器(5)、流量调节档板(4),防溅外壳(6)为盛料仓,过滤器(2)为漏斗状,安装在防溅外壳(6)下部中间部位,过滤器(2)下料口通过支架(3)支撑,下料口偏中间安装流量调节档板(4),流量调节档板(4)的下方安装分料器(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墙体浇筑用分料器,其特征在于:流量调节档板(4)设有档位(8),调节手柄(7)安装在流量调节档板(4)的轴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墙体浇筑用分料器,其特征在于:分料器(5)上部为角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墙体浇筑用分料器,其特征在于:过滤器(2)为过滤网。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复合墙体浇筑用分料器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佃和王玉伦罗本堂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城建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