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支架及无线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3552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支架及无线充电器,所述无线充电支架包括:具有本体基体、放置孔及安置槽的本体机构,具有翼状夹持件、传动齿轮、弓形件及弹性件的夹持机构,具有支撑基体及支撑件的支撑机构,及设于安置槽内的固定机构。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无线充电支架及无线充电器,解决了现有无线充电支架因受外力冲击容易发生待充电设备脱落、损坏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充电支架及无线充电器
本技术涉及无线充电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线充电支架及无线充电器。
技术介绍
随着手机等智能设备的普及,现已将手机等智能设备广泛用于车载电子市场中,用于提供车载导航、免提通话等相关服务,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是多媒体的应用会快速消耗手机等智能设备的电池电量,而传统有线车载充电器结构笨重、充电时电线缠绕容易带来安全隐患及使用不便等问题。为避免传统有线车载充电器在充电时的诸多问题,无线充电技术应运而生。无线充电技术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充电的技术,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各有一个线圈,发射线圈通过有线方式连接电源产生电磁信号,接收线圈接收发射线圈发射的电磁信号,从而实现给手机等智能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然而,现有车载无线充电器的无线充电支架一般如图1所示,包括:放置板10’,及设于所述放置板10’背面的吸附装置20’,通过吸附作用将手机等智能设备固定在放置板上,从而实现对手机等智能设备进行无线充电。但当现有无线充电支架受到外力冲击时,容易造成手机等智能设备脱落、损坏等风险。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无线充电支架及无线充电器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支架包括:本体机构,包括本体基体、放置孔及安置槽,其中,所述本体基体具有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第一端部、及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所述放置孔设于所述本体基体第二表面的第一端部,所述安置槽设于所述本体基体的第二表面、且位于所述放置孔下方;夹持机构,包括翼状夹持件、传动齿轮、弓形件及弹性件;所述翼状夹持件设于所述本体基体第一表面的第一端部两侧,所述传动齿轮设于所述本体基体第二表面的第一端部两侧、并且通过传动轴与所述翼状夹持件固定连接,所述弓形件设于所述本体基体第二表面的第一端部、并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弹性件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支架包括:本体机构,包括本体基体、放置孔及安置槽,其中,所述本体基体具有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第一端部、及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所述放置孔设于所述本体基体第二表面的第一端部,所述安置槽设于所述本体基体的第二表面、且位于所述放置孔下方;夹持机构,包括翼状夹持件、传动齿轮、弓形件及弹性件;所述翼状夹持件设于所述本体基体第一表面的第一端部两侧,所述传动齿轮设于所述本体基体第二表面的第一端部两侧、并且通过传动轴与所述翼状夹持件固定连接,所述弓形件设于所述本体基体第二表面的第一端部、并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放置孔内、并且与所述弓形件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翼状夹持件的内侧设有弧形导向槽;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基体及支撑件;所述支撑基体设于所述本体基体的第二端部,所述支撑件垂直设于所述支撑基体上、并且沿远离所述本体基体第二表面的方向延伸;以及固定机构,设于所述安置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机构还包括防滑件,所述防滑件设于所述本体基体的第一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翼状夹持件的旋转角度为0度~90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装饰件,所述装饰件设于所述翼状夹持件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数量不小于1个。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缓冲垫,所述缓冲垫设于所述支撑件的内表面。7.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强林阳林涛王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蓝沛无线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