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识别向河道内抛投垃圾的实时视频监控算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3499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识别向河道内抛投垃圾的实时视频监控算法,包括对动态物体进行捕捉,对动态物体进行跟踪,动态物体轨迹判断,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对动态物体的检测,利用普通监控摄像头采集到的视频,通过跟踪可疑的动态物体,判断其在空中的飞行轨迹,最终识别垃圾由河道外进入河里的这个过程来判断垃圾抛物的行为。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的范围更广,并不需要画面中出现人这个目标物,直接避免了河岸居民生活行为带来的误判,并且所需要的计算量远远小于对人体的姿态识别,可靠性也高得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识别向河道内抛投垃圾的实时视频监控算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环保领域,视频图像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识别向河道内抛投垃圾的实时视频监控算法。
技术介绍
我们国家的东部地区不仅水资源发达,也是人口活动密集的区域。尤其在河道纵横的城市,商户沿河而建,游人如织,向河道内抛垃圾的情形十分常见。而垃圾一旦被丢入河中,或迅速沉底或漂至下游,对其进行打捞净化河道会变得很困难。如果能够监控向河中抛投垃圾的行为,后续根据取证进行劝导和处罚对于改善河流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海量布置的摄像头今天,利用视频进行监控并且取证比人为的监督要高效的多。传统的利用视频监控的方法就是利用监督人员的人眼进行捕捉,不仅费时费力,也无法做到多路监控,长时间的监督。随着计算机图形处理手段的提升,利用机器代替人眼是未来的趋势所向。一种可行的方法是识别人体的可疑姿势来实现抛投垃圾行为的识别,先定位丢垃圾的主体,也就是行为人,再通过其抛投垃圾的姿态加上手中的垃圾进行验证。这种方法需要首先定位人体,再进行人体关键点定位,然后进行姿态分析和手中物体的辅助验证。上述提及的图像处理方法局限性很大,一是,容易和河边居民的生活行为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识别向河道内抛投垃圾的实时视频监控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提取记录仪视频流中的单帧图像作为输入图像,即当前帧图像,并使用高斯滤波处理输入图像,用以减少图像噪声;捕捉输入图像中的移动物体;步骤S2:使用混合高斯模型对前帧图像进行建模,首先提取当前帧图像中的前景像素,得到移动物体的前景像素二值图,然后对该前景像素二值图进行分割,将前景像素二值图中四连通的像素分割为一个粒子,并利用机器视觉中粒子分析方法进行处理;步骤S3:利用形态学处理方法对分割后的前景像素二值图先进行先腐蚀后膨胀的处理,用以消除噪音干扰,然后进行先膨胀后腐蚀的处理,用以把分散的前景像素在一定范围内融合;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识别向河道内抛投垃圾的实时视频监控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提取记录仪视频流中的单帧图像作为输入图像,即当前帧图像,并使用高斯滤波处理输入图像,用以减少图像噪声;捕捉输入图像中的移动物体;步骤S2:使用混合高斯模型对前帧图像进行建模,首先提取当前帧图像中的前景像素,得到移动物体的前景像素二值图,然后对该前景像素二值图进行分割,将前景像素二值图中四连通的像素分割为一个粒子,并利用机器视觉中粒子分析方法进行处理;步骤S3:利用形态学处理方法对分割后的前景像素二值图先进行先腐蚀后膨胀的处理,用以消除噪音干扰,然后进行先膨胀后腐蚀的处理,用以把分散的前景像素在一定范围内融合;步骤S4:通过步骤S3处理后的前景像素二值图计算粒子的重心坐标x,y,并将其作为粒子的位置,统计前景像素的个数作为粒子的大小,将在原始彩色图像中属于同一个粒子的前景像素信息作为特征信息进行提取记录;步骤S5:进行动态物体跟踪;步骤S6:进行动态物体轨迹判断,判断动态物体的轨迹是否为抛物轨迹,若是则满足;步骤S7:输入河道位置标注信息,用以判断物体移动的轨迹的起点是否在河道外,并且终点在河内;若是则满足;步骤S8:当同时满足步骤S6与步骤S7时,记录仪记录这条轨迹作为结果,并且发出警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识别向河道内抛投垃圾的实时视频监控算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的特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纹理特征、颜色特征、形状特征。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森华吴闽帆黄继峰陈佳佳
申请(专利权)人:四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