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河道垃圾清理船,包括驾驶室、观察窗、门、料斗、支撑座、千斤顶、支撑臂、铲斗、垃圾舱、液压杆、舱门、伸缩杆、卷扬机、钢丝绳、漂浮隔离带;所述驾驶室一侧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一侧设有门,所述驾驶室一侧设有料斗,所述料斗一侧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一侧设有铲斗,所述铲斗通过支撑臂与支撑座连接,所述支撑臂一侧设有千斤顶,所述料斗底部设有垃圾舱,所述垃圾舱一侧设有舱门,所述驾驶室一侧设有卷扬机,所述卷扬机一侧设有伸缩杆,所述卷扬机上绕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穿过伸缩杆一端与漂浮隔离带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将水下垃圾和漂浮物进行清理,防止垃圾和漂浮物对水质产生污染,对水质环境有极大的帮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域清理
,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河道垃圾清理船。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工业以及生活垃圾在河道里面的积聚越来越多,这种情况持续时间长了之后将会对河道里面的生态平衡造成极大的破坏,而且也会危及沿河两岸人们的身心健康,特别是河底中丢弃的体积重量的较大的废弃物存留时间过长将会危及河道正常行船的安全性,因此需要经常性的对河道进行清理工作;目前在清理时通常的是采用人工或者清理船的方式,前者工作强度大,效率较低,后者现行的清理船大多是将污物打捞之后直接放到甲板或者船舱中,待甲板或者船舱装满了之后靠岸,倾倒之后再重新工作,但是甲板上污物存放量有限,单个船舱不利于可利用污物的循环回收,造成资源浪费,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适用范围广、打捞范围广、环保性高、功能全面的河道用清理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可清理垃圾和水面漂浮物的多功能清理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河道垃圾清理船,包括驾驶室、观察窗、门、料斗、支撑座、千斤顶、支撑臂、铲斗、垃圾舱、液压杆、舱门、伸缩杆、卷扬机、钢丝绳、漂浮隔离带;所述驾驶室一侧侧面设有观察窗,另一侧侧面设有门,所述观察窗一侧设有料斗,所述料斗一侧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一侧设有铲斗,所述铲斗通过支撑臂与支撑座连接,所述支撑臂一侧设有千斤顶,所述料斗底部设有垃圾舱,所述垃圾舱一侧设有舱门,所述舱门一侧设有液压杆与船体连接,所述驾驶室一侧设有卷扬机,所述卷扬机一侧设有伸缩杆,所述卷扬机上绕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穿过伸缩杆一端与漂浮隔离带连接。优选的,所述垃圾舱内部设有输送带,垃圾从料斗进入垃圾舱后,输送带可以将垃圾输送至垃圾舱另一端,防止垃圾集中堆积在料斗附近。优选的,所述铲斗为网格式铲斗,铲斗将水中的垃圾铲起后,可以将水滤出,防止铲斗将水送入垃圾舱中。优选的,所述驾驶室顶部设有备用救生艇,所述备用救生艇通过固定锁紧带固定在驾驶室上,如果发生意外,清理船无法移动甚至侧翻,可将备用救生艇放下,进行自救。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益效果表现在:1)可以将水下垃圾和漂浮物进行清理,防止垃圾和漂浮物对水质产生污染,对水质环境有极大的帮助;2)垃圾舱内部设有输送带,垃圾从料斗进入垃圾舱后,输送带可以将垃圾输送至垃圾舱另一端,防止垃圾集中堆积在料斗附近;3)铲斗为网格式铲斗,铲斗将水中的垃圾铲起后,可以将水滤出,防止铲斗将水送入垃圾舱中;4)驾驶室顶部设有备用救生艇,如果发生意外,清理船无法移动甚至侧翻,可将备用救生艇放下,进行自救。5)伸缩杆可根据需要进行伸缩,加大了漂浮隔离带的隔离范围。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一种多功能河道垃圾清理船侧面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一种多功能河道垃圾清理船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驾驶室、2-观察窗、3-门、4-料斗、5-支撑座、6-千斤顶、7-支撑臂、8-铲斗、9-垃圾舱、10-输送带、11-液压杆、12-舱门、13-伸缩杆、14-卷扬机、15-钢丝绳、16-漂浮隔离带、17-备用救生艇、18-固定锁紧带。具体实施方式为方便本
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一步具体说明。一种多功能河道垃圾清理船,包括驾驶室1、观察窗2、门3、料斗4、支撑座5、千斤顶6、支撑臂7、铲斗8、垃圾舱9、液压杆11、舱门12、伸缩杆13、卷扬机14、钢丝绳15、漂浮隔离带16;所述驾驶室1一侧侧面设有观察窗2,另一侧侧面设有门3,所述观察窗2一侧设有料斗4,所述料斗4一侧设有支撑座5,所述支撑座5一侧设有铲斗8,所述铲斗8通过支撑臂7与支撑座5连接,所述支撑臂7一侧设有千斤顶6,所述料斗4底部设有垃圾舱9,所述垃圾舱9一侧设有舱门12,所述舱门12一侧设有液压杆11与船体连接,所述驾驶室1一侧设有卷扬机14,所述卷扬机14一侧设有伸缩杆13,所述卷扬机14上绕有钢丝绳15,所述钢丝绳15穿过伸缩杆13一端与漂浮隔离带16连接。所述垃圾舱9内部设有输送带10,垃圾从料斗4进入垃圾舱9后,输送带10可以将垃圾输送至垃圾舱9另一端,防止垃圾集中堆积在料斗4附近。所述铲斗8为网格式铲斗,铲斗8将水中的垃圾铲起后,可以将水滤出,防止铲8斗将水送入垃圾舱中。所述驾驶室1顶部设有备用救生艇17,备用救生艇17通过固定锁紧带18固定在驾驶室1上,如果发生意外,清理船无法移动甚至侧翻,可将备用救生艇17放下,进行自救。上述清理船的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均为本
的现有技术。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
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技术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河道垃圾清理船,包括驾驶室、观察窗、门、料斗、支撑座、千斤顶、支撑臂、铲斗、垃圾舱、液压杆、舱门、伸缩杆、卷扬机、钢丝绳、漂浮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一侧侧面设有观察窗,另一侧侧面设有门,所述观察窗一侧设有料斗,所述料斗一侧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一侧设有铲斗,所述铲斗通过支撑臂与支撑座连接,所述支撑臂一侧设有千斤顶,所述料斗底部设有垃圾舱,所述垃圾舱一侧设有舱门,所述舱门一侧设有液压杆与船体连接,所述驾驶室一侧设有卷扬机,所述卷扬机一侧设有伸缩杆,所述卷扬机上绕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穿过伸缩杆一端与漂浮隔离带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河道垃圾清理船,包括驾驶室、观察窗、门、料斗、支撑座、千斤顶、支撑臂、铲斗、垃圾舱、液压杆、舱门、伸缩杆、卷扬机、钢丝绳、漂浮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一侧侧面设有观察窗,另一侧侧面设有门,所述观察窗一侧设有料斗,所述料斗一侧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一侧设有铲斗,所述铲斗通过支撑臂与支撑座连接,所述支撑臂一侧设有千斤顶,所述料斗底部设有垃圾舱,所述垃圾舱一侧设有舱门,所述舱门一侧设有液压杆与船体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琦,
申请(专利权)人:张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