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端子组件及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3474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端子组件及连接器。该连接端子组件包括:连接端子,在连接端子上设有第一台阶面;支架,支架具有相连的导热部和连接部,环形导热部环绕连接端子设置,连接端子与环形导热部铆接连接并且成型有铆接压头,铆接压头将环形导热部压紧接触于第一台阶面;及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连接部内部,环形导热部被配置为能将连接端子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温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连接端子组件及连接器中,铆接压头能将环形导热部压紧在第一台阶面上,使环形导热部与连接端子的第一台阶面接触。环形导热部能将连接端子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到连接端子的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端子组件及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端子组件及连接器。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通过设置充电座,能与外部充电枪插接实现对电池的充电。充电座包括连接端子,连接端子的一端用于与外部充电枪插接,连接端子的另一端用于与导线压接实现电连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快充技术成为了减少充电时间的有效手段。通过快充技术对汽车充电时,由于快充技术的特性,充电座需要在短时间内承受较高电压和较大电流。一旦导线与连接端子压接处的电阻增大或者短时间过流的情况下,温度就会急剧升高。为了检测充电座温度,尤其是导线与连接端子压接处的温度,快速响应并且准确的温度检测技术成为了保障车辆安全的必要手段。现有技术中,为了绝缘考虑,温度传感器不会直接连接至连接端子,温度传感器一般与连接端子隔离一定距离,通过间接导热的方式传到温度。该种温度检测技术响应速度慢,不够准确,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不足,提供一种准确检测连接端子温度的连接端子组件及连接器。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端子组件。该连接端子组件包括:连接端子,在所述连接端子上设有第一台阶面;支架,所述支架具有相连的环形导热部和连接部,所述环形导热部环绕所述连接端子设置,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环形导热部铆接连接并且成型有铆接压头,所述铆接压头将所述环形导热部压紧接触于所述第一台阶面;及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内部,所述环形导热部被配置为能将连接端子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温度传感器。可选地,在所述连接端子上设有第一轴颈;所述连接端子具有第一端部,所述第一轴颈从所述第一端部轴向向内延伸;所述第一台阶面是所述第一轴颈与所述连接端子的连接面;所述环形导热部环绕所述第一轴颈设置。可选地,所述第一端部被配置为在所述环形导热部套设在第一轴颈上后,被挤压变形并且成型所述铆接压头。可选地,所述环形导热部的内环面与所述第一轴颈的外周面为形状相匹配的圆形。可选地,所述环形导热部与所述第一轴颈间隙配合。可选地,在所述连接端子上还设有邻近第一轴颈的第二轴颈;所述第二轴颈位于所述第一轴颈的背离所述铆接压头方向一侧。可选地,所述第二轴颈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轴颈的直径。可选地,所述第一台阶面与所述环形导热部的端面为贴合的平面结构。可选地,所述环形导热部由高导热绝缘材料制成。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上述连接端子组件;及导线,所述导线连接于所述连接端子。可选地,所述导线与连接端子的连接处邻近所述第一台阶面。可选地,在所述连接端子上设有第二轴颈;所述第二轴颈位于所述第一台阶面的背离所述铆接压头方向一侧;所述导线套设在所述第二轴颈上。可选地,所述导线与所述第二轴颈过盈配合。可选地,所述第二轴颈与所述连接端子的连接面为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二台阶面对所述导线进行轴向止挡。可选地,还包括:底座,在所述底座上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端子收纳在所述安装孔内;及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可选地,还包括:盖子,所述盖子盖接在所述底座上以密封所述连接端子和电路板,在所述盖子上设有导向孔,所述导线从所述导向孔穿出。可选地,所述连接端子为电动车充电座内的连接端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连接端子组件及连接器中,铆接压头能将环形导热部压紧在第一台阶面上,使环形导热部与连接端子的第一台阶面接触。环形导热部能将连接端子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到连接端子的温度。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连接端子组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连接端子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支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的连接器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连接器去除盖子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的连接端子组件与导线的安装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和图2,其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连接端子组件。该连接端子组件包括连接端子13、支架20及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在所述连接端子13上设有第一台阶面132,所述连接端子13为阶梯轴。所述支架20具有连接部202和围有穿孔201的环形导热部200。所述环形导热部200与所述连接部202相连接在一起。所述环形导热部200由导热材料制成。所述环形导热部200环绕所述连接端子13设置。所述第一台阶面132位于所述环形导热部200的轴向一侧,用于对所述环形导热部200进行止挡限位。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202的内部,所述环形导热部200能将热量传导至所述连接部202内部的温度传感器。具体地,在所述连接部202上设有容纳腔,所述温度传感器封装在所述连接部202的内部。所述连接端子13与所述环形导热部200铆接连接在一起,并且成型有铆接压头133。所述铆接压头133在径向方向上突出于所述连接端子13。所述环形导热部200位于所述第一台阶面132与所述铆接压头133之间。所述铆接压头133从轴向另一侧压紧所述环形导热部200,使所述环形导热部200与所述第一台阶面132相抵接触。所述环形导热部200与所述连接端子13的第一台阶面132接触,所述环形导热部200能将所述连接端子13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到所述连接端子13的温度。为使所述第一台阶面132与环形导热部200充分接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台阶面132与所述环形导热部200朝向第一台阶面132方向一侧的端面为能贴合的平面结构。所述第一台阶面132与环形导热部200贴合接触。为使所述环形导热部200能被压紧从而接触在所述第一台阶面132上,在本实施中,请结合参阅图3,所述连接端子13在轴向上的两个端部分别为第一端部136和第二端部137。所述连接端子13具有端子主体130和第一轴颈131。所述第一台阶面132是所述第一轴颈131与所述端子主体130之间的连接面。所述第一轴颈131从所述第一端部136沿轴向方向朝所述连接端子13的内部延伸。所述第一台阶面132的外圆直径大于所述穿孔201的直径。在所述环形导热部200的穿孔201套设在所述第一轴颈131上后,所述第一台阶面132能对所述环形导热部200进行止挡限位。所述环形导热部200位于所述第一台阶面132与铆接压头133之间,所述铆接压头133朝向所述第一台阶面132方向压紧所述环形导热部200,使所述环形导热部200与所述第一台阶面132相抵接触。为成型所述铆接压头133,所述第一轴颈131轴向方向上的长度稍大于所述环形导热部200轴向方向上的长度。在所述环形导热部200套设在所述第一轴颈131上后,所述第一端部136露出于所述穿孔201外,所述第一端部136被挤压变形,以成型所述铆接压头133。所述第一台阶面132从轴向一侧对所述环形导热部200形成止挡限位,所述铆接压头133在成型的过程中从另外一侧压紧所述环形导热部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端子(13),在所述连接端子(13)上设有第一台阶面(132);支架(20),所述支架(20)具有相连的环形导热部(200)和连接部(202),所述环形导热部(200)环绕所述连接端子(13)设置,所述连接端子(13)与所述环形导热部(200)铆接连接并且成型有铆接压头(133),所述铆接压头(133)将所述环形导热部(200)压紧接触于所述第一台阶面(132);及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202)内部,所述环形导热部(200)被配置为能将连接端子(13)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温度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端子(13),在所述连接端子(13)上设有第一台阶面(132);支架(20),所述支架(20)具有相连的环形导热部(200)和连接部(202),所述环形导热部(200)环绕所述连接端子(13)设置,所述连接端子(13)与所述环形导热部(200)铆接连接并且成型有铆接压头(133),所述铆接压头(133)将所述环形导热部(200)压紧接触于所述第一台阶面(132);及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202)内部,所述环形导热部(200)被配置为能将连接端子(13)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温度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端子(13)上设有第一轴颈(131);所述连接端子(13)具有第一端部(136),所述第一轴颈(131)从所述第一端部(136)轴向向内延伸;所述第一台阶面(132)是所述第一轴颈(131)与所述连接端子(13)的连接面;所述环形导热部(200)环绕所述第一轴颈(131)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136)被配置为在所述环形导热部(200)套设在第一轴颈(131)上后,被挤压变形并且成型所述铆接压头(13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导热部(200)的内环面与所述第一轴颈(131)的外周面为形状相匹配的圆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导热部(200)与所述第一轴颈(131)间隙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端子(13)上还设有邻近第一轴颈(131)的第二轴颈(134);所述第二轴颈(134)位于所述第一轴颈(131)的背离所述铆接压头(133)方向一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颈(134)的直径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晓雨朱方跃尹豪迈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