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距离雷电探测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932302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3:5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远距离雷电探测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天线,差分放大电路,二级放大电路,高通滤波器,跟随器及信号输出器;方法包括利用天线采集测量范围内雷电放电磁场分量的感应信号,并将感应信号传输至处理电路上;处理电路将感应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处理,并将处理结果由信号输出器输出。本申请提供的装置及方法通过设置大直径单层缠绕的磁感线圈构成的天线对雷电信号进行采集,并通过多级信号处理电路对感应信号进行处理、传输,使装置具有更远的测量距离,并且通过集成化的电路简化装置构成,使得感应到的电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最大程度地被保留,提高测量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远距离雷电探测系统及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雷电探测与定位
,特别涉及一种多脉冲闪电放电探测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雷电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发生时会产生强电磁辐射和强电流,从而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集成电路和电气设备对电磁脉冲的敏感程度越来越高,雷电所产生的危害也越来越大。由于雷电的发生有很强的随机性和瞬时性,需要进行大量的观测和监控。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开展了多项关于雷电检测的研究工作,如李皖等研究了两种磁场环天线,对环天线的相应进行了仿真计算,确定了环天线的设计参数,选择了两种信号传输方式,设计了相应的前置信号处理电路,同时构建了LEMP二维和三维磁场测量系统;周壁华等在LEMP磁场的模拟环境中进行了时域标定和实验研究,采用由实测数据间接获得的雷电流波形、测点与放电通道的距离,经数值模拟后得出LEMP磁场时间特性与实测结果一致性较好;殷启元等根据电磁感应法原理,自行研制了全相闪电磁场测量系统,经过实验室标定以及野外自然闪电观测实验,其结果证明了该套磁场测量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可靠地揭示闪电放电物理过程。然而,现有技术提供的检测手段探测距离有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远距离雷电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天线,差分放大电路,二级放大电路,高通滤波器,跟随器及信号输出器;其中,所述天线由缠绕在磁芯上的多股环形磁感线圈组成;所述环形磁感线圈的直径D介于30mm至40mm之间;所述环形磁感线圈的相对磁导率μr大于500;所述环形磁感线圈在所述磁芯上单层缠绕;所述差分放大电路,用于对所述天线采集到的感应信号进行积分反馈处理;所述二级放大电路,用于放大交流信号及缓慢变化信号;所述高通滤波器,用于控制感应信号的频带;所述跟随器,用于对感应信号进行缓冲处理;所述信号输出器,用于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至信号采集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距离雷电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天线,差分放大电路,二级放大电路,高通滤波器,跟随器及信号输出器;其中,所述天线由缠绕在磁芯上的多股环形磁感线圈组成;所述环形磁感线圈的直径D介于30mm至40mm之间;所述环形磁感线圈的相对磁导率μr大于500;所述环形磁感线圈在所述磁芯上单层缠绕;所述差分放大电路,用于对所述天线采集到的感应信号进行积分反馈处理;所述二级放大电路,用于放大交流信号及缓慢变化信号;所述高通滤波器,用于控制感应信号的频带;所述跟随器,用于对感应信号进行缓冲处理;所述信号输出器,用于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至信号采集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距离雷电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放大电路和所述二级放大电路采用直接耦合方式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距离雷电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放大电路包括第一集成运放,接地电阻和反馈电阻;所述第一集成运放的输入端通过所述接地电阻接地;所述第一集成运放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反馈电阻接回所述第一集成运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仪申元刘红文李昊于虹彭晶郭晨鋆马显龙周仿荣马御棠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