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肝损伤的血清糖蛋白N-糖组图谱模型的建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932164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慢性肝炎肝损伤的血清糖蛋白N‑糖组图谱模型的建立方法。所述方法采用G‑Test检测方法检测血清糖蛋白N‑糖组图谱,建立肝损伤患者和正常对照人员具有显著差异的N‑糖组图谱模型,筛选出肝损伤组和正常对照组间存在显著表达差异的NG1A2F。基于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构建的N‑糖组图谱模型,对肝损伤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达到80.0%和74.4%。在后续应用中,通过比对待检测人员血清的N‑糖组图谱中与本方法建立的图谱模型中单峰NG1A2F的峰值,能够对待检测人员的肝损伤程度进行检测。基于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能够让众多慢性肝炎肝损伤患者接受常规、无创检测,帮助医生及患者及时监测慢性肝炎肝损伤的发生和病情进展,有望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慢性肝炎肝损伤的血清糖蛋白N-糖组图谱模型的建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
,涉及一种慢性肝炎肝损伤的血清糖蛋白N-糖组图谱模型的建立方法。
技术介绍
慢性肝炎(ChronicHepatitis)是慢性肝脏炎症的统称,是由于多种致病因素,如病毒、化学毒物、药物、酒精、自身免疫因素等使肝脏细胞受到破坏,导致肝脏的功能受到损害,引起身体一系列不适症状,以及肝功能指标的异常。慢性乙肝肝炎(CHB)是由乙肝病毒(hepatitisBvirus,HBV)长时间的感染引起的。全世界有超过4亿的人感染乙肝病毒(hepatitisBvirus,HBV),中国约有近2亿人为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者。大多数感染者没有症状,不知被感染,但每10名慢性感染者中,就可能有3人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如肝硬化和肝癌等。慢性乙肝在中国每年导致33万多例癌症相关死亡。在慢性感染者尚未出现更严重疾病之前进行检测和治疗是当前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慢性肝炎的临床检测主要依赖于血液检测和影像学检测。诊断的金标准是肝组织活检,但存在以下缺陷:病理检查有创伤性,易引起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存在抽样误差,因为肝组织活检中心仅占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慢性肝炎肝损伤的血清糖蛋白N‑糖组图谱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收集肝损伤患者和正常对照人员的血清;步骤2,配制含有5%SDS的浓度为10mM、pH为8.3的NH4HCO3溶液为试剂A,试剂B由2.2U/μL的PNGaseF与3.33%的NP‑40按体积比为1:20混合配制,试剂C由20mM APTS和1M NaCNBH3等体积混合配制,试剂D由100mM NH4AC、2mU/μL的唾液酸酶和双氧水按体积比为5:1:14混合;步骤3,寡糖链的制备:往稀释一倍的血清中加入一半体积的试剂A,95℃反应5min变性,然后加入与血清体积相同的试剂B,37℃反应3h后干燥;步...

【技术特征摘要】
1.慢性肝炎肝损伤的血清糖蛋白N-糖组图谱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收集肝损伤患者和正常对照人员的血清;步骤2,配制含有5%SDS的浓度为10mM、pH为8.3的NH4HCO3溶液为试剂A,试剂B由2.2U/μL的PNGaseF与3.33%的NP-40按体积比为1:20混合配制,试剂C由20mMAPTS和1MNaCNBH3等体积混合配制,试剂D由100mMNH4AC、2mU/μL的唾液酸酶和双氧水按体积比为5:1:14混合;步骤3,寡糖链的制备:往稀释一倍的血清中加入一半体积的试剂A,95℃反应5min变性,然后加入与血清体积相同的试剂B,37℃反应3h后干燥;步骤4,寡糖链的标记:在步骤3的液体中加入与试剂A体积相同的试剂C,65℃反应3h进行荧光标记,然后加入水终止标记反应;步骤5,去唾液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翠英王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先思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陈翠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