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93152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样系统,包括介质管线、介质排污管线、放空管线、氮气吹扫装置、压力检测装置和采样钢瓶,所述的介质管线的介质通过介质进口管线N1端流向介质出口管线N2端,所述的采样钢瓶的一端连接有介质进口管线和介质排污管线,另一端连接有介质出口管线和放空管线,其中所述的氮气吹扫装置通过管线与介质进口管线并联在采样钢瓶的一端;所述通往介质出口管线和放空管线的管线上设有压力检测装置。本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取样基本由系统自动完成,有效避免了误操作带来的危害,同时提高了取样效率。集中吹扫、排污、冷却,减少现场管路布置,方便维护,同时便于环境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样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样系统,属于采样

技术介绍
采样分析是石化生产中工艺和产品控制的重要手段。传统的直接采样法将吹扫的大量有害物料直接排放,既污染环境,又危害职工健康。密闭取样器通过并联管路将吹扫物料循环回系统内,克服了直接采样的缺点。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和环保安全健康理念的强化,密闭取样器在石化企业中的应用日益增多。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密闭取样器尚存在一定的问题。(1)密闭采样器器具重量、体积较大:由于现有密闭采样的采样器一般为钢等高密度材料制作,加之为了耐压是的容器器壁较厚,造成器具的体积和重量都较传统的玻璃瓶或者气袋大大增加。采样人员一次所能携带的采样器具数量相对减少,特别是攀爬装置的时候,沉重的采样器具,增加了采样人员的作业负担。(2)密闭取样器本身设计存在缺陷:有的密闭取样器本身设计即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为了密闭将采样箱后盖焊结,致使不方便后部阀门、压力表、连接件的维护。有的操作工艺繁琐,工人每次采样都需要拧动五六个阀门,容易发生次序错误。(3)配套管路布置复杂:有的密闭取样器要求有吹扫、排污、冷却、伴热等功能,需要配置对应的管路,造成管路建设复杂重复,不利于维护和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了一种采样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样系统,包括介质管线、介质排污管线、放空管线、氮气吹扫装置、压力检测装置和采样钢瓶,所述的介质管线的介质通过介质进口管线N1端流向介质出口管线N2端,所述的采样钢瓶的一端连接有介质进口管线和介质排污管线,另一端连接有介质出口管线和放空管线,其中所述的氮气吹扫装置通过管线与介质进口管线并联在采样钢瓶的一端;所述通往介质出口管线和放空管线的管线上设有压力检测装置。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采样钢瓶的两端分别设有采样钢瓶针阀Z7和采样钢瓶针阀Z8。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介质进口管线上设有电磁阀Z1,连接有氮气吹扫装置的管线上设有电磁阀Z2,且该两条管线并联后与采样钢瓶进口端相连,并联后的管线与采样钢瓶之间设有采样钢瓶截止阀Z9。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介质出口管线上设有电磁阀Z4,放空管线上设有电磁阀Z5,且该两条管线并联后与采样钢瓶出口端相连,并联后的管线与采样钢瓶之间设有采样钢瓶截止阀Z10。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介质排污管线上设有电磁阀Z6,且介质排污管线与介质排污总管相连。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采样钢瓶的进口端和出口端之间设有连通管线,该连通管线上设有电磁阀Z3。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介质进口管线和连接有氮气吹扫装置的管线并联后的出口设有冷却器,所述的冷却器连接有冷却水供水管线和冷却水回水管线,其中所述的冷却水供水管线上设有电磁阀Z11,冷却水回水管线上设有电磁阀Z12。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冷却器通过冷却水排污管线与冷却水排污总管相连,其中所述的冷却水排污管线上设有电磁阀Z13。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冷却器与采样钢瓶相连的管线上设有温度检测装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集中吹扫、排污、冷却、伴热,减少现场管路布置,方便维护,同时便于环境保护,集中采样,减少采样人员的劳动量,提高效率,实现自动化采样,有优良的密封性、取样精度、可靠性、稳定性、抗干扰能力等性能,减少人工操作或应误操作带来的危害,提高了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示意图。图中:1.介质进口管线;2.介质出口管线;3.介质排污管线;4.放空管线;5.氮气吹扫装置;6.压力检测装置;7.采样钢瓶;8.冷却器;9.温度检测装置;Z1-Z6、Z11-Z13为电磁阀、Z9-Z10为采样钢瓶截止阀;Z7-Z8为采样钢瓶针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由图1-2可见,一种采样系统,包括介质管线、介质排污管线3、放空管线4、氮气吹扫装置5、压力检测装置6和采样钢瓶7,所述的介质管线的介质通过介质进口管线1N1端流向介质出口管线2N2端,所述的采样钢瓶7的一端连接有介质进口管线1和介质排污管线3,另一端连接有介质出口管线2和放空管线4,其中所述的氮气吹扫装置5通过管线与介质进口管线1并联在采样钢瓶7的一端;所述通往介质出口管线2和放空管线4的管线上设有压力检测装置6。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采样钢瓶7的两端分别设有采样钢瓶针阀Z7和采样钢瓶针阀Z8。所述的介质进口管线1上设有电磁阀Z1,连接有氮气吹扫装置5的管线上设有电磁阀Z2,且该两条管线并联后与采样钢瓶7进口端相连,并联后的管线与采样钢瓶7之间设有采样钢瓶截止阀Z9。所述介质出口管线2上设有电磁阀Z4,放空管线4上设有电磁阀Z5,且该两条管线并联后与采样钢瓶7出口端相连,并联后的管线与采样钢瓶7之间设有采样钢瓶截止阀Z10。所述的介质排污管线3上设有电磁阀Z6,且介质排污管线3与介质排污总管相连。所述采样钢瓶7的进口端和出口端之间设有连通管线,该连通管线上设有电磁阀Z3。所述的介质进口管线1和连接有氮气吹扫装置5的管线并联后的出口设有冷却器8,所述的冷却器8连接有冷却水供水管线和冷却水回水管线,其中所述的冷却水供水管线上设有电磁阀Z11,冷却水回水管线上设有电磁阀Z12。所述的冷却器8通过冷却水排污管线与冷却水排污总管相连,其中所述的冷却水排污管线上设有电磁阀Z13。所述的冷却器8与采样钢瓶7相连的管线上设有温度检测装置9。具体实施时,如图1所示,电磁阀Z9、Z10为采样钢瓶截止阀,采样前放入采样钢瓶7后自动打开、采样完成采样钢瓶7取下前自动关闭。采样前,打开电磁阀Z2、Z5、Z6、Z9和采样钢瓶针阀Z7、Z8,启动氮气吹扫装置5进行氮气吹扫,将残余气体通过放空管线4排至火炬,残余液体通过介质排污管线3排至介质排污总管,至待2~3min,氮气吹扫完成后,关闭电磁阀Z2、Z5、Z6、Z9和采样钢瓶针阀Z7、Z8。打开电磁阀Z1、Z3、Z4,介质由介质进口管线1N1端流向介质出口管线2N2端。根据压力检测装置6反馈的介质压力数据判断压力稳定,提示可进行下一步;关闭电磁阀Z3,打开电磁阀Z9和采样钢瓶针阀Z7、Z8进行取样。根据压力检测装置6反馈的介质压力参数稳定,即视为采样钢瓶内介质取样完成,关闭电磁阀Z1、Z4和钢瓶Z7、Z8。打开电磁阀Z6,将残液排出,取下采样钢瓶7,将金属软管与快速接头连通(快速接头具有自密封性,不会造成介质泄露),关闭电磁阀Z6,打开电磁阀Z1、Z3、Z4。二次采样时,将金属软管与快速接头分离(快速接头具有自密封性,不会造成介质泄露),装上采样钢瓶装置7,确保采样钢瓶针阀Z7、Z8关闭,重复上述步骤。如图2所示,当样品温度大于60℃时,首先系统运行冷却器装置,然后开启样品进出管线,对样品进行冷却处理。注:①电磁阀Z9、Z10为采样钢瓶截止阀,采样前放入采样钢瓶7后自动打开、采样完成采样钢瓶7取下前自动关闭。②当采样器停止运行或进行更换时,打开电磁阀Z13,通过冷却水排污管线排净冷却器内冷却液。采样前,打开电磁阀Z2、Z4、Z9、Z10和采样钢瓶针阀Z7、Z8,启动氮气吹扫装置5进行氮气吹扫,将残余气体通过放空管线4排至火炬,残余液体通过介质排污管线3排至介质排污总管,至待2~3min,氮气吹扫完成后,关闭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介质管线、介质排污管线(3)、放空管线(4)、氮气吹扫装置(5)、压力检测装置(6)和采样钢瓶(7),所述的介质管线的介质通过介质进口管线(1)N1端流向介质出口管线(2)N2端,所述的采样钢瓶(7)的一端连接有介质进口管线(1)和介质排污管线(3),另一端连接有介质出口管线(2)和放空管线(4),其中所述的氮气吹扫装置(5)通过管线与介质进口管线(1)并联在采样钢瓶(7)的一端;所述通往介质出口管线(2)和放空管线(4)的管线上设有压力检测装置(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介质管线、介质排污管线(3)、放空管线(4)、氮气吹扫装置(5)、压力检测装置(6)和采样钢瓶(7),所述的介质管线的介质通过介质进口管线(1)N1端流向介质出口管线(2)N2端,所述的采样钢瓶(7)的一端连接有介质进口管线(1)和介质排污管线(3),另一端连接有介质出口管线(2)和放空管线(4),其中所述的氮气吹扫装置(5)通过管线与介质进口管线(1)并联在采样钢瓶(7)的一端;所述通往介质出口管线(2)和放空管线(4)的管线上设有压力检测装置(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钢瓶(7)的两端分别设有采样钢瓶针阀Z7和采样钢瓶针阀Z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介质进口管线(1)上设有电磁阀Z1,连接有氮气吹扫装置(5)的管线上设有电磁阀Z2,且该两条管线并联后与采样钢瓶(7)进口端相连,并联后的管线与采样钢瓶(7)之间设有采样钢瓶截止阀Z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出口管线(2)上设有电磁阀Z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伟张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信泰化工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