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生化分析仪的制冷循环系统,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所述用于生化分析仪的制冷循环系统包括试剂盘组件、第一半导体制冷片以及采用管道依次连接的第一换热器、散热器组件、循环泵和水箱,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紧贴在所述试剂盘组件的底部,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紧贴在所述第一换热器上,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两端分别采用管道与散热器组件和水箱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散热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生化分析仪的制冷循环系统
本技术涉及生化分析仪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化分析仪的制冷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生化分析仪是将生化试剂与被测样品(血清、尿液等)混合,使之发生化学反应,检测样品中成分的仪器,根据试剂的保存条件要求,生化试剂保存在2-8℃的环境中最佳,因此放置在生化分析仪试剂盘组件中的试剂,也必须保存在2-8℃的环境中。现有生化分析仪中比较常见的制冷方式是采用压缩机制冷,制冷剂一般采用氟利昂,这种制冷方式一方面是不利于环保,另一方面是压缩机工作噪声较大。另一种比较常见的制冷方式是采用帕尔贴(半导体制冷片)制冷。半导体制冷片是由半导体所组成的一种冷却装置,其优点是:不需要任何制冷剂,可连续工作,没有污染源,工作时没有震动、噪声,寿命长;热惯性小,制冷时间快;温差范围大,从90℃到零下130℃都可以使用。缺点是:半导体制冷片需要靠近试剂盘组件安装,而生化分析仪的内部空间狭小,散热效率低,导致半导体制冷片在实际使用时达不到预期的制冷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散热效率高的用于生化分析仪的制冷循环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生化分析仪的制冷循环系统,包括试剂盘组件、第一半导体制冷片以及采用管道依次连接的第一换热器、散热器组件、循环泵和水箱,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紧贴在所述试剂盘组件的底部,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紧贴在所述第一换热器上,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两端分别采用管道与散热器组件和水箱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试剂盘组件上设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片、散热器组件和循环泵。进一步的,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光源组件、与所述光源组件连接的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半导体制冷片,所述第二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紧贴在所述光源组件的底部,所述第二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紧贴有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两端分别采用管道与散热器组件和水箱连接,所述控制器的控制端连接至所述第二半导体制冷片。进一步的,所述试剂盘组件包括试剂盘和设置于所述试剂盘外部的第一保温层。进一步的,所述水箱上设置有第二保温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用于生化分析仪的制冷循环系统通过将第一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紧贴在试剂盘组件的底部,第一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紧贴在第一换热器上,并将第一换热器的两端通过管道与散热器组件和水箱连接以对试剂盘组件进行制冷。本技术通过在第一半导体制冷片和散热器组件之间增加第一换热器,散热器组件可以设置在生化分析仪的外部,而第一换热器由于只对第一半导体制冷片进行换热,设计的体积可以很小,占用的空间比散热器组件小的多,因此可以设置在生化分析仪的内部,结构简单。并且第一换热器通过将第一半导体制冷片产生的热量通过管道传送至散热器组件,在生化分析仪外部进行散热,由此提高了散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用于生化分析仪的制冷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生化分析仪的制冷循环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试剂盘组件1、第一半导体制冷片2以及采用管道依次连接的第一换热器3、散热器组件4、循环泵5和水箱6,第一半导体制冷片2的冷端紧贴在试剂盘组件1的底部,第一半导体制冷片2的热端紧贴在第一换热器3上,第一换热器3的两端分别采用管道与散热器组件4和水箱6连接。本技术的用于生化分析仪的制冷循环系统通过将第一半导体制冷片2的冷端紧贴在试剂盘组件1的底部,第一半导体制冷片2的热端紧贴在第一换热器3上,并将第一换热器3的两端通过管道与散热器组件4和水箱6连接以对试剂盘组件1进行制冷。本技术通过在第一半导体制冷片2和散热器组件4之间增加第一换热器3,散热器组件4可以设置在生化分析仪的外部,而第一换热器3由于只对第一半导体制冷片2进行换热,设计的体积可以很小,占用的空间比散热器组件4小的多,因此可以设置在生化分析仪的内部,结构简单。并且第一换热器3通过将第一半导体制冷片2产生的热量通过管道传送至散热器组件4,在生化分析仪外部进行散热,由此提高了散热效率。为了进一步精确控制试剂盘组件1中试剂的温度,本技术的制冷系统还优选包括控制器(未示出),试剂盘组件1上设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温度传感器11,控制器的控制端分别连接至第一半导体制冷片2、散热器组件4和循环泵5。第一温度传感器11将检测到的试剂盘组件1的温度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该温度信号控制第一半导体制冷片2、散热器组件4和循环泵5的工作状态,从而调节第一半导体制冷片2的制冷功率来调整试剂盘组件1的温度。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和散热器组件4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能够实现控制和散热作用的结构即可,控制器和散热器组件4本身的结构并不是本技术保护的重点,在此不再赘述。此外,本技术的制冷系统除了可以对试剂盘组件1进行制冷,还可以对光源组件9进行制冷循环,具体的,制冷系统可以包括光源组件9、与光源组件9连接的第二温度传感器10、第二半导体制冷片,第二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紧贴在光源组件9的底部,第二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紧贴有第二换热器7,第二换热器7的两端分别采用管道与散热器组件4和水箱6连接,控制器的控制端连接至第二半导体制冷片。第二温度传感器10将检测到的光源组件9的温度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该温度信号控制第二半导体制冷片、散热器组件4和循环泵5的工作状态,从而调节第二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功率来调整试剂盘组件1的温度。进一步的,试剂盘组件1优选包括试剂盘和设置于试剂盘外部的第一保温层,第一保温层能够保证试剂盘的制冷效果。当然,水箱6上也可设置有能够保证制冷效果的第二保温层。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生化分析仪的制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试剂盘组件、第一半导体制冷片以及采用管道依次连接的第一换热器、散热器组件、循环泵和水箱,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紧贴在所述试剂盘组件的底部,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紧贴在所述第一换热器上,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两端分别采用管道与散热器组件和水箱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化分析仪的制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试剂盘组件、第一半导体制冷片以及采用管道依次连接的第一换热器、散热器组件、循环泵和水箱,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紧贴在所述试剂盘组件的底部,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紧贴在所述第一换热器上,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两端分别采用管道与散热器组件和水箱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化分析仪的制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试剂盘组件上设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片、散热器组件和循环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建国,崔学坤,甘宜梧,王波,谢清华,袁文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博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