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顾锦辉专利>正文

一种节能环保的工业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2913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节能环保的工业锅炉,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设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外壁与所述主体内壁间形成水腔,所述燃烧室内下部设有环形回烟腔,所述环形回烟腔上端设有密闭开孔的环形圈,所述主体外套设有夹套层,所述燃烧室上端设有排烟管,所述排烟管上端贯穿所述主体、夹套层设置,位于所述夹套层内的所述排烟管侧壁上设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与螺旋绕设于夹套层内的回烟管相连通,所述回烟管底端贯穿延伸至所述环形回烟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燃料、烟尘充分燃烧,能量利用率高,且可利用烟尘热对水进行预热、对主体进行保温,有效提高了热能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环保的工业锅炉
本技术涉及工业锅炉
,具体涉及一种节能环保的工业锅炉。
技术介绍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中加入燃料,燃烧后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有机热载体,锅炉内设有盛水的炉胆,当炉胆内的水沸腾时,可供人们饮用、取暖或作为人们蒸煮食物的水源。目前工业锅炉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气和热量,这些烟气和热量会通过排气管排放到空气中,不能有效回收利用,造成热能浪费的现象比较严重,同时排出的烟气中携带的一些有害气体会对空气造成污染,从而影响空气质量。另外,当炉胆内水量急剧减小时,需从外界补充新鲜水源,目前一般补入的水为常温水,当加入炉胆内后,炉胆内水温会急剧下降,需重新加热,这就耗费大量的燃料且耗时较长。在中国公开专利CN201721067287.5中提出了一种利用烟气余热预热水流的装置,有效提高了热能利用,同时保证了炉胆内的温度稳定。虽然现有技术对烟气热进行了一定利用,但烟气中一般残留含碳量较高,燃烧不充分,极大的影响了燃烧利用率,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节能环保的工业锅炉,可对燃料、烟尘充分燃烧,能量利用率高,且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环保的工业锅炉,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内设有燃烧室(2),所述燃烧室(2)外壁与所述主体(1)内壁间形成水腔(3),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2)内下部设有环形回烟腔(4),所述环形回烟腔(4)上端设有密闭开孔(5)的环形圈(6),所述主体(1)外套设有夹套层(7),所述燃烧室(2)上端设有排烟管(8),所述排烟管(8)上端贯穿所述主体(1)、夹套层(7)设置,位于所述夹套层(7)内的所述排烟管(8)侧壁上设有回流管(9),所述回流管(9)与螺旋绕设于夹套层(7)内的回烟管(10)相连通,所述回烟管(10)底端贯穿延伸至所述环形回烟腔(4)内,所述主体(1)下方设有集灰腔(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环保的工业锅炉,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内设有燃烧室(2),所述燃烧室(2)外壁与所述主体(1)内壁间形成水腔(3),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2)内下部设有环形回烟腔(4),所述环形回烟腔(4)上端设有密闭开孔(5)的环形圈(6),所述主体(1)外套设有夹套层(7),所述燃烧室(2)上端设有排烟管(8),所述排烟管(8)上端贯穿所述主体(1)、夹套层(7)设置,位于所述夹套层(7)内的所述排烟管(8)侧壁上设有回流管(9),所述回流管(9)与螺旋绕设于夹套层(7)内的回烟管(10)相连通,所述回烟管(10)底端贯穿延伸至所述环形回烟腔(4)内,所述主体(1)下方设有集灰腔(11),所述集灰腔(11)底部设有支撑架(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环保的工业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下部侧壁设有与所述水腔(3)相连通的出水管(13),所述主体(1)上端贯穿所述夹套层(7)设有与所述水腔(3)相连通的进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锦辉吴凡
申请(专利权)人:顾锦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