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含氮有机废气蓄热式焚烧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28385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含氮有机废气蓄热式焚烧处理装置,它包括焚烧炉主体,在热交换室内设有蜂窝陶瓷体,在相邻热交换室之间的内壁台上设有烟气均相器,在开口Ⅱ处设有燃烧室快速调温装置,排气管道一端和反吹管道一端相连,在所述进气管道前端设有废气风机和阻火器,在所述反吹管道上设有燃烧室氧含量调节阀和氧含量控制风机,在所述进气管道和排气管道之间设有微型均相试验炉,所述燃烧室快速调温装置与排气管道相连,所述燃烧室快速调温装置的出口处以及微型均相试验炉一端与氮氧化物检测仪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氮氧化物转化率低,调试操作方便,能耗低,废气处理浓度操作弹性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含氮有机废气蓄热式焚烧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焚烧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蓄热式焚烧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精细化工、医药化工、新材料等行业对含氮有机物的使用量增大,如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乙酰胺DMAC、二甲胺、三乙胺、苯胺、吡啶等。含氮有机物的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量及含氮有机物种类也增多。国家环保要求严格,含氮有机废气处理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含氮有机废气采用常规蓄热式焚烧炉焚烧会产生氮氧化物,氮氧化物不能达标排放困扰业主。常规蓄热式焚烧炉处理低浓度废气时,由于蓄热放热工艺需求,燃烧室内气体流向切换变化,造成气体流动的非均相,但炉体中没有烟气均相器,造成燃烧效率不平衡、有机物去除效率低、能耗升高。常规蓄热式焚烧方式处理废气时,废气中有机物浓度限制在小于3000mg/Nm3左右(折合废气热值约为18KCal/Nm3),对于浓度高于处理限制的一般采用能耗较高直接焚烧的方式处理。常规蓄热式焚烧系统无微型均相试验炉系统,不同废气成分物质所需的焚烧控制温度也会有所不同,对于含氮有机物,不同区间的焚烧温度,焚烧产生的氮氧化物含量也会变化,采用大生产确定工艺指标会造成试产阶段的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含氮有机废气蓄热式焚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焚烧炉主体,所述焚烧炉主体包括气体流向切换室(1)、与气体流向切换室(1)连通的热交换室(2)、与热交换室(2)顶部连通的燃烧室(3)以及外围耐热内衬(4),在所述热交换室(2)内设有蜂窝陶瓷体(5),在所述焚烧炉主体侧面上部设有开口Ⅰ(6)和开口Ⅱ(7),在相邻热交换室(2)之间的内壁台(8)上设有烟气均相器(9),在所述焚烧炉主体顶部设有燃烧器(10)和防爆门(11),在所述开口Ⅰ(6)处设有应急排放阀(12),在所述开口Ⅱ(7)处设有燃烧室快速调温装置(13),每个气体流向切换室(1)底部都分别与进气管道(14)、排气管道(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含氮有机废气蓄热式焚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焚烧炉主体,所述焚烧炉主体包括气体流向切换室(1)、与气体流向切换室(1)连通的热交换室(2)、与热交换室(2)顶部连通的燃烧室(3)以及外围耐热内衬(4),在所述热交换室(2)内设有蜂窝陶瓷体(5),在所述焚烧炉主体侧面上部设有开口Ⅰ(6)和开口Ⅱ(7),在相邻热交换室(2)之间的内壁台(8)上设有烟气均相器(9),在所述焚烧炉主体顶部设有燃烧器(10)和防爆门(11),在所述开口Ⅰ(6)处设有应急排放阀(12),在所述开口Ⅱ(7)处设有燃烧室快速调温装置(13),每个气体流向切换室(1)底部都分别与进气管道(14)、排气管道(15)和反吹管道(16)相连,所述排气管道(15)一端和反吹管道(16)一端相连,在所述进气管道(14)前端设有废气风机(17)和阻火器(18),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小平曹鹏科臧成龙魏桃周金花张欣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