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除H13钢碳化物带状偏析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大型H13模块的锻造和热处理的工艺方法,尤其是一种消除H13钢碳化物带状偏析的方法。
技术介绍
H13模具钢中的合金元素含量达到8%左右,大量的合金元素的添加使共析点左移,H13模具钢属于过共析钢,碳及合金元素的严重偏析,特别是铬、钒元素的作用,使得该钢在凝固过程中出现不平衡的亚稳定共晶碳化物。目前很多国内生产的H13模具钢退火态心部组织存在粗大的共晶碳化物和成分偏析,二次碳化物聚集在晶界处,并且在局部地方连成链状碳化物,而共晶碳化物和二次碳化物在晶界聚集对模块的冲击韧度影响很大。H13模具钢碳化物带状偏析是国产H13钢普遍存在的问题。碳化物带状偏析和偏析带中的大块共晶碳化物直接影响H13模具钢的使用寿命。国内外一般采用钢锭直接高温扩散进行改善。锻钢厂原来采用钢锭高温扩散,带状偏析时好时坏,质量很不稳定。图1和图2为现有技术生产出来的H13钢的带状组织。按照北美压铸模金相标准NADCA#207-2003图谱(图3)评定为第二列和第三列。现有技术1:《钢铁研究学报》2012年4月(第24卷第四期47-52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除H13钢碳化物带状偏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成材率选择锭型;以镦粗比/拔长比≤2为原则制定镦拔工艺,并在最后一火回烧预留1.3~1.7的锻比且停锻温度控制在850℃~900℃;锻造加热温度为1250℃,保温时间t=材料的厚度或直径/a,57mm≤a≤65mm;延长过程坯回烧时间至3.5小时以上;锻造完成后进行双细化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除H13钢碳化物带状偏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成材率选择锭型;以镦粗比/拔长比≤2为原则制定镦拔工艺,并在最后一火回烧预留1.3~1.7的锻比且停锻温度控制在850℃~900℃;锻造加热温度为1250℃,保温时间t=材料的厚度或直径/a,57mm≤a≤65mm;延长过程坯回烧时间至3.5小时以上;锻造完成后进行双细化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H13钢碳化物带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建武,潘宗,
申请(专利权)人:武钢集团襄阳重型装备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