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内可移动光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2583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道内可移动光源装置,包括管道本体、位于管道本体内的光源罩体以及驱动机构;所述管道本体外表面设置有电磁铁,所述光源罩体为透明、密闭结构体,所述光源罩体内设置有光源,所述光源罩体外表面设置有若干滚轮,所述滚轮表面涂有金属涂层,所述驱动机构位于所述光源罩体的末端,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光源罩体进行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管道内实现对藻类的光照,保证藻类得到充分的光照条件,从而保证藻类的正常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内可移动光源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管道内可移动光源装置。
技术介绍
藻类植物又被称为原植体植物,它是一种具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光能自养型生活的无根茎叶分化、无维管束、无胚的叶状体植物,其中主要分为浮游藻类、飘浮藻类、底栖藻类三类。目前自然界中存在的藻类高度混杂和分散,没有大量单一的藻类可以直接收集,故而需要使用管道养殖的方式来进行藻类的培养。在管道养殖藻类过程中,光照是不可或缺的条件,藻类若是得不到充足的光照,则会产生赤潮等现象,当管道内出现污垢时,外部的光照容易被污垢隔离,使得藻类无法得到充足的光照,由于污垢出现在管道内壁,难以去除,故而需要一种能够在管道内对藻类进行光照的装置,以保证藻类的正常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管道内可移动光源装置,可以在管道内实现对藻类的光照,保证藻类得到充分的光照条件,从而保证藻类的正常生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管道内可移动光源装置,包括管道本体、位于管道本体内的光源罩体以及驱动机构;所述管道本体外表面设置有电磁铁,所述光源罩体为透明、密闭结构体,所述光源罩体内设置有光源,所述光源罩体外表面设置有若干滚轮,所述滚轮表面涂有金属涂层,所述驱动机构位于所述光源罩体的末端,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光源罩体进行运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螺旋桨与内部电源;所述螺旋桨位于所述光源罩体的末端,所述螺旋桨与所述内部电源电性连接。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磁铁与所述滚轮表面的金属涂层相配合。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磁铁包括通电与断电两种状态,当所述电磁铁处于通电状态下,所述电磁铁对所述滚轮表面的金属涂层产生磁力,使所述滚轮与所述管道本体内壁贴合;当所述电磁铁处于断电状态下,所述滚轮将不会于所述管道本体内壁贴合。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滚轮表面的金属涂层为具有磁性的金属涂层。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光源罩体为圆柱形空心结构体,所述滚轮沿所述光源罩体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相邻所述滚轮之间的间隔为1cm~2cm。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管道本体包括若干直管与弯管。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光源数量为至少一个。本专利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使用驱动机构带动光源进入管道本体内,可以在管道内实现对藻类的光照,保证藻类能够得到充分的光照条件,从而保证藻类的正常生长;(2)光源罩体采用透明、密封结构,在保证对藻类光照的同时,使液体不会进入光源罩体内,保护了光源;(3)螺旋桨的使用,在水中可以推动光源罩体进行运动,从而改变光照位置,可对不同位置的藻类进行光照;(4)电磁铁与金属涂层相配合,保证滚轮与管道本体内壁贴合,当螺旋桨在驱动光源罩体运动过程中,起到限制作用,避免光源罩体下落,对藻类造成损伤;(5)多个滚轮的使用,当光源罩体通过管道本体的弯管时,滚轮可以起到导向作用,使光源罩体能够平稳的通过弯管区域。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轴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去除管道本体与电磁铁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管道本体;2、光源罩体;3、光源;4、滚轮;5、螺旋桨;6、电磁铁。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管道内可移动光源装置,包括管道本体1、位于管道本体1内的光源罩体2以及驱动机构;管道本体1外表面设置有电磁铁6,光源罩体2为透明、密闭结构体,光源罩体2内设置有光源3,光源罩体2外表面设置有若干滚轮4,滚轮4表面涂有金属涂层,驱动机构位于光源罩体2的末端,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光源罩体2进行运动,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用驱动机构带动光源3进入管道本体1内,可以在管道内实现对藻类的光照,保证藻类能够得到充分的光照条件,从而保证藻类的正常生长,并且光源罩体2采用透明、密封结构,在保证对藻类光照的同时,使液体不会进入光源罩体2内,保护了光源3。具体而言,驱动机构包括螺旋桨5与内部电源;螺旋桨5位于光源罩体2的末端,螺旋桨5与内部电源电性连接,由于管道本体1内装有液体,故而采用螺旋桨5可以很好地推进光源罩体2进行运动,从而改变光照位置,可对不同位置的藻类进行光照,以保证不同位置的藻类进行生长,内部电源的存在,便于螺旋桨5的使用。具体地,电磁铁6与滚轮4表面的金属涂层相配合,电磁铁6与金属涂层相配合,保证滚轮4与管道本体1内壁贴合,当螺旋桨5在驱动光源罩体2运动过程中,起到限制作用,避免光源罩体2下落,对藻类造成损伤。进一步地,电磁铁6包括通电与断电两种状态,当电磁铁6处于通电状态下,电磁铁6对滚轮4表面的金属涂层产生磁力,使滚轮4与管道本体1内壁贴合;当电磁铁6处于断电状态下,滚轮4将不会于管道本体1内壁贴合,电磁铁6在使用过程中由外部电源供电,进而改变其状态,电磁铁6与金属涂层之间的磁力可以使光源罩体2达到受力平衡状态,使光源罩体2能够沿管道本体1内壁进行运动。具体地,滚轮4表面的金属涂层为具有磁性的金属涂层,采用磁性的金属涂层保证能够受到电磁铁6的磁力作用。进一步地,光源罩体2为圆柱形空心结构体,采用圆柱空心结构设计,便于光源罩体2在管道本体1内的运动,同时便于光源3的放置,滚轮4沿光源罩体2长度方向间隔分布,间隔分布的滚轮4相互之间互不干涉,并且能够顺利带动光源罩体2通过管道本体1的弯曲区域。具体而言,相邻滚轮4之间的间隔为1cm~2cm。进一步地,管道本体1包括若干直管与弯管,由若干直管与弯管形成连续、弯曲的管道,其中直管与弯管的管径均一致。可选地,光源3数量为至少一个。总而言之,本专利技术使用驱动机构带动光源3进入管道本体1内,可以在管道内实现对藻类的光照,保证藻类能够得到充分的光照条件,从而保证藻类的正常生长,同时由于光源罩体2采用透明、密封结构,在保证对藻类光照的同时,使液体不会进入光源罩体2内,保护了光源3。以上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专利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专利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内可移动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本体、位于管道本体内的光源罩体以及驱动机构;所述管道本体外表面设置有电磁铁,所述光源罩体为透明、密闭结构体,所述光源罩体内设置有光源,所述光源罩体外表面设置有若干滚轮,所述滚轮表面涂有金属涂层,所述驱动机构位于所述光源罩体的末端,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光源罩体进行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内可移动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本体、位于管道本体内的光源罩体以及驱动机构;所述管道本体外表面设置有电磁铁,所述光源罩体为透明、密闭结构体,所述光源罩体内设置有光源,所述光源罩体外表面设置有若干滚轮,所述滚轮表面涂有金属涂层,所述驱动机构位于所述光源罩体的末端,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光源罩体进行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内可移动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螺旋桨与内部电源;所述螺旋桨位于所述光源罩体的末端,所述螺旋桨与所述内部电源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内可移动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与所述滚轮表面的金属涂层相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道内可移动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包括通电与断电两种状态,当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基张希兰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金净创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