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超净实验室隔离门的非金属门把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2492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超净实验室隔离门的非金属门把手,包括门把手本体和连接装置;所述门把手本体通过连接装置固定于门面上通过整体自由旋转控制隔离门的锁定和开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门把手本体制作工艺简单,无复杂构造,可以轻松锁定隔离门;门把手制作材料全部为塑料材质,不含金属材质,避免造成超净实验室室的污染;试验人员可以在隔离门任意两侧旋转门把手,门把手整体旋转控制隔离门的锁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超净实验室隔离门的非金属门把手
本技术属于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超净实验室隔离门的非金属门把手。
技术介绍
为避免金属元素的对非传统稳定同位素样品制备过程的污染,非传统稳定性同位素超净实验室内部,要求无任何金属材质的设施。超净实验室内部的间隔门,是实验室必备设施,用于隔离实验空间。目前,现有超净实验室间隔门,由于不能安装金属材质的锁,一般无法锁住,不能完全将内部空间隔离,样品处理过程容易造成交叉污染;或者锁定装置非常复杂,不容易操作,给试验人员带来额外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方便锁定和开启的用于超净实验室隔离门的非金属门把手,该门把手分门内和门外两部分结构,一端置于门外,一端置于门内,通过连接装置固定在隔离门面上,试验人员可以在隔离门的两侧自由旋转握把,方便、快捷的锁定和开启隔离门。一种用于超净实验室隔离门的非金属门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把手本体和连接装置;所述门把手本体通过连接装置固定于门面上通过整体自由旋转控制隔离门的锁定和开启;所述门把手本体包括门内握把、门内底板、门外握把和门外底板;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垫套、带内螺旋的圆柱体和带外螺旋的圆柱体;所述门内底板一端与门内握把连接,另一端与带外螺旋的圆柱体相连;所述门外底板一端与门外握把连接,另一端与带内螺旋的圆柱体相连;所述门外底板的外边缘设置有用于控制门把手整体的转动方向卡扣;所述垫套由两端不同直径的空心圆柱体构成,垫套套在带外螺旋的圆柱体上,大直径一端固定在门内底板上,小直径的一端插到门面上,并用玻璃胶固定;所述带外螺旋的圆柱体由不同直径的两段圆柱体构成,大直径的一端固定于门内底板上,小直径的一端圆柱体带外螺旋,与带内螺旋的圆柱体相连;所述带内螺旋的圆柱体,一端固定于门外底板上,另一端与带外螺旋的圆柱体通过螺旋连接,并使用螺钉进行固定,使得门把手两部分结构实现整体旋转。当一侧握把转动时,另一侧握把、底板和连接装置整体转动,将门锁定和开启。所述门把手所有材质均为塑料,不含任何金属材料。优选的,所述带外螺旋的圆柱体的螺纹部分上设置有固定螺栓的孔。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长度可根据调节带螺旋圆柱体长度控制,从而适用于不同规格厚度的隔离门。优选地,所述门内握把和门外握把为C字形,内侧有波浪纹,握把长度为100-150mm。优选地,所述门内底板和门外底板长为140-150mm,宽为65-75mm,厚度为10-20mm。优选地,所述垫套的空心圆柱体大孔端直径为50-60mm,小孔端直径为30-40mm,厚度为3-5mm。优选地,所述带外螺旋的圆柱体与底板连接一端圆柱直径为20-30mm,长度为35-40mm,带外螺旋的一端直径为15-20mm,长度为20-25mm。优选地,所述带内螺旋的圆柱体直径为60-70mm,长度为90-100mm,内螺旋部分的孔径和长度与带外螺旋圆柱体的外螺旋部分匹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门把手本体制作工艺简单,无复杂构造,可以轻松锁定隔离门;门把手制作材料全部为塑料材质,不含金属材质,避免造成超净实验室室的污染;试验人员可以在隔离门任意两侧旋转门把手,门把手整体旋转控制隔离门的锁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门把手拆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门把手侧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门外握把,2-门外底板,3-卡扣,4-塑料螺钉,5-带内螺旋圆柱体,6-带外螺旋圆柱体,7-垫套,8-门内底板,9-门内握把,10-隔离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超净实验室隔离门的非金属门把手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和2中所示,一种新型的门把手本体包括,门内外的握把、底板和连接装置;连接装置包括垫套、带内螺旋的圆柱体和带外螺旋的圆柱体;门把手通过连接装置固定于门面上,可以自由旋转;门外握把1固定在门外底板2上,门外握把1上有两个小圆柱,底板2上有两个对应的小孔,握把1深入到底板2中,并用玻璃胶固定;门内握把9和门内底板8固定方式与门内握把1和底板2相同;门外底板2上面有一个卡扣3,卡扣3固定于底板2外边缘,用于控制门把手的旋转方向;带内螺旋圆柱体5一端用玻璃胶固定于门内底板2上,另一端与带外螺旋圆柱体6连接;带外螺旋圆柱体6一端用玻璃胶固定于门外底板8上,另一端与带内螺旋圆柱体5连接;垫套7套在带外螺旋圆柱体6上面,一端用玻璃胶固定于门外底板8上,另一端直接插到隔离门10的圆孔中,并用玻璃胶固定在隔离门10上。带内螺旋圆柱体5和带外螺旋圆柱体6,通过塑料螺钉4固定,当门把手在一侧握把转动时,门把手可以整体旋转。本实施例提供的门把手所有材质均为塑料,不含任何金属材料。带外螺旋的圆柱体的螺纹部分上设置有固定螺栓的孔,带外螺旋的圆柱体与底板连接一端圆柱直径为20-30mm,长度为35-40mm,带外螺旋的一端直径为15-20mm,长度为20-25mm;带内螺旋的圆柱体直径为60-70mm,长度为90-100mm,内螺旋部分的孔径和长度与带外螺旋圆柱体的外螺旋部分匹配。门内握把和门外握把为C字形,内侧有波浪纹,握把长度为100-150mm。门内底板和门外底板长为140-150mm,宽为65-75mm,厚度为10-20mm。连接装置长度可根据调节带螺旋圆柱体长度控制,从而适用于不同规格厚度的隔离门。垫套的空心圆柱体大孔端直径为50-60mm,小孔端直径为30-40mm,厚度为3-5mm。与同类产品相比,本技术无复杂构造、制作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试验人员可以在隔离门任意两侧旋转门把手,门把手整体旋转控制隔离门的锁定和开启,制作材料全部为塑料材质,避免金属物质对超净实验室的污染。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的各种变化,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超净实验室隔离门的非金属门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把手本体和连接装置;所述门把手本体通过连接装置固定于门面上通过整体自由旋转控制隔离门的锁定和开启;所述门把手本体包括门内握把、门内底板、门外握把和门外底板;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垫套、带内螺旋的圆柱体和带外螺旋的圆柱体;所述门内底板一端与门内握把连接,另一端与带外螺旋的圆柱体相连;所述门外底板一端与门外握把连接,另一端与带内螺旋的圆柱体相连;所述门外底板的外边缘设置有用于控制门把手整体的转动方向卡扣;所述垫套由两端不同直径的空心圆柱体构成,垫套套在带外螺旋的圆柱体上,大直径一端固定在门内底板上,小直径的一端插到门面上,并用玻璃胶固定;所述带外螺旋的圆柱体由不同直径的两段圆柱体构成,大直径的一端固定于门内底板上,小直径的一端圆柱体带外螺旋,与带内螺旋的圆柱体相连;所述带内螺旋的圆柱体,一端固定于门外底板上,另一端与带外螺旋的圆柱体通过螺旋连接,并使用螺钉进行固定,使得门把手两部分结构实现整体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超净实验室隔离门的非金属门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把手本体和连接装置;所述门把手本体通过连接装置固定于门面上通过整体自由旋转控制隔离门的锁定和开启;所述门把手本体包括门内握把、门内底板、门外握把和门外底板;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垫套、带内螺旋的圆柱体和带外螺旋的圆柱体;所述门内底板一端与门内握把连接,另一端与带外螺旋的圆柱体相连;所述门外底板一端与门外握把连接,另一端与带内螺旋的圆柱体相连;所述门外底板的外边缘设置有用于控制门把手整体的转动方向卡扣;所述垫套由两端不同直径的空心圆柱体构成,垫套套在带外螺旋的圆柱体上,大直径一端固定在门内底板上,小直径的一端插到门面上,并用玻璃胶固定;所述带外螺旋的圆柱体由不同直径的两段圆柱体构成,大直径的一端固定于门内底板上,小直径的一端圆柱体带外螺旋,与带内螺旋的圆柱体相连;所述带内螺旋的圆柱体,一端固定于门外底板上,另一端与带外螺旋的圆柱体通过螺旋连接,并使用螺钉进行固定,使得门把手两部分结构实现整体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净实验室隔离门的非金属门把手,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科韩贵琳何伟张倩阳昆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