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高温玻璃钢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2474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高温玻璃钢管,由以下原料按质量份计制得:酚醛树脂25‑30份,双酚A环氧乙烯基树脂20‑25份、过氧化氢10‑30份、氧化钾1‑3份、酚改性的六氯化钨1‑3份、阻燃剂1‑5份、玻璃纤维10‑20份、钨粉2‑4份、硅酸钙3‑6份、紫外线吸收剂2‑6份,该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工艺简单,耐温性能较普通玻璃钢管更好,温度范围内不变形,且可强烈地吸收紫外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高温玻璃钢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钢管
,具体为一种抗高温玻璃钢管。
技术介绍
玻璃钢管也称玻璃纤维缠绕夹砂管(RPM管)。主要以玻璃纤维及其制品为增强材料,以高分子成分的不饱和聚脂树脂、环氧树脂等为基本材料,以石英砂及碳酸钙等无机非金属颗粒材料为填料作为主要原料。管的标准有效长度为6m和12m,其制作方法有定长缠绕工艺、离心浇铸工艺以及连续缠绕工艺三种。可根据产品的工艺方法、压力等级PN和刚度等级SN进行分级分类。现有的玻璃钢管耐高温能力差,容易变形老化,因此,亟待一种改进的技术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高温玻璃钢管,由酚醛树脂和双酚A环氧乙烯基树脂作为基料混合而成,耐温性能较普通玻璃钢管更好,由于添加硅酸钙和紫外线吸收剂,温度范围内不变形,且可强烈地吸收紫外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高温玻璃钢管,由以下原料按质量份计制得:酚醛树脂25-30份,双酚A环氧乙烯基树脂20-25份、过氧化氢10-30份、氧化钾1-3份、酚改性的六氯化钨1-3份、阻燃剂1-5份、玻璃纤维10-20份、钨粉2-4份、硅酸钙3-6份、紫外线吸收剂2-6份。优选的,由以下原料按质量份计制得:酚醛树脂27份、双酚A环氧乙烯基树脂23份、过氧化氢20份、氧化钾2份、酚改性的六氯化钨2份、阻燃剂3份、玻璃纤维15份、钨粉3份、硅酸钙4份、紫外线吸收剂4份。优选的,阻燃剂为十溴二苯醚。优选的,紫外线吸收剂为氯化苯并三唑。优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酚醛树脂、双酚A环氧乙烯基树脂、过氧化氢、氧化钾、酚改性的六氯化钨、钨粉、硅酸钙用高速混料机中搅拌混合均匀,温度升至100-120℃,搅拌时长为2-3h;第二步:再将阻燃剂、玻璃纤维、紫外线吸收剂继续混合搅拌,温度升至140-160℃,搅拌时长为1-2h,得到混合料;第三步:将制成的混合料在捏合机中捏合,将捏合后的混合料用挤出机挤出,浇注到模具中,待模压固化成型,脱模,即得到抗高温玻璃钢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酚醛树脂和双酚A环氧乙烯基树脂作为基料混合而成,耐温性能较普通玻璃钢管更好,由于添加硅酸钙和紫外线吸收剂,温度范围内不变形,且可强烈地吸收紫外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抗高温玻璃钢管,由以下原料按质量份计制得:酚醛树脂25-30份,双酚A环氧乙烯基树脂20-25份、过氧化氢10-30份、氧化钾1-3份、酚改性的六氯化钨1-3份、阻燃剂1-5份、玻璃纤维10-20份、钨粉2-4份、硅酸钙3-6份、紫外线吸收剂2-6份。实施例一:一种抗高温玻璃钢管,由以下原料按质量份计制得:酚醛树脂25份,双酚A环氧乙烯基树脂20份、过氧化氢10份、氧化钾1份、酚改性的六氯化钨1份、阻燃剂1份、玻璃纤维10份、钨粉2份、硅酸钙3份、紫外线吸收剂2份。本实施例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第一步:将酚醛树脂、双酚A环氧乙烯基树脂、过氧化氢、氧化钾、酚改性的六氯化钨、钨粉、硅酸钙用高速混料机中搅拌混合均匀,温度升至110℃,搅拌时长为2.5h;第二步:再将阻燃剂、玻璃纤维、紫外线吸收剂继续混合搅拌,温度升至150℃,搅拌时长为1.5h,得到混合料;第三步:将制成的混合料在捏合机中捏合,将捏合后的混合料用挤出机挤出,浇注到模具中,待模压固化成型,脱模,即得到抗高温玻璃钢管。实施例二:一种抗高温玻璃钢管,由以下原料按质量份计制得:酚醛树脂25份,双酚A环氧乙烯基树脂23份、过氧化氢15份、氧化钾2份、酚改性的六氯化钨2份、阻燃剂2份、玻璃纤维10份、钨粉3份、硅酸钙4份、紫外线吸收剂3份。本实施例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第一步:将酚醛树脂、双酚A环氧乙烯基树脂、过氧化氢、氧化钾、酚改性的六氯化钨、钨粉、硅酸钙用高速混料机中搅拌混合均匀,温度升至110℃,搅拌时长为2.5h;第二步:再将阻燃剂、玻璃纤维、紫外线吸收剂继续混合搅拌,温度升至150℃,搅拌时长为1.5h,得到混合料;第三步:将制成的混合料在捏合机中捏合,将捏合后的混合料用挤出机挤出,浇注到模具中,待模压固化成型,脱模,即得到抗高温玻璃钢管。经过试验对比,实施例二制得的抗高温玻璃钢管比实施例一制得的抗高温玻璃钢管耐高温性能好。实施例三:一种抗高温玻璃钢管,由以下原料按质量份计制得:酚醛树脂30份,双酚A环氧乙烯基树脂20份、过氧化氢20份、氧化钾2份、酚改性的六氯化钨2份、阻燃剂3份、玻璃纤维20份、钨粉3份、硅酸钙5份、紫外线吸收剂5份。本实施例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第一步:将酚醛树脂、双酚A环氧乙烯基树脂、过氧化氢、氧化钾、酚改性的六氯化钨、钨粉、硅酸钙用高速混料机中搅拌混合均匀,温度升至110℃,搅拌时长为2.5h;第二步:再将阻燃剂、玻璃纤维、紫外线吸收剂继续混合搅拌,温度升至150℃,搅拌时长为1.5h,得到混合料;第三步:将制成的混合料在捏合机中捏合,将捏合后的混合料用挤出机挤出,浇注到模具中,待模压固化成型,脱模,即得到抗高温玻璃钢管。经过试验对比,实施例三制得的抗高温玻璃钢管比实施例二制得的抗高温玻璃钢管耐高温性能好。实施例四:一种抗高温玻璃钢管,由以下原料按质量份计制得:酚醛树脂27份、双酚A环氧乙烯基树脂23份、过氧化氢20份、氧化钾2份、酚改性的六氯化钨2份、阻燃剂3份、玻璃纤维15份、钨粉3份、硅酸钙4份、紫外线吸收剂4份。本实施例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第一步:将酚醛树脂、双酚A环氧乙烯基树脂、过氧化氢、氧化钾、酚改性的六氯化钨、钨粉、硅酸钙用高速混料机中搅拌混合均匀,温度升至110℃,搅拌时长为2.5h;第二步:再将阻燃剂、玻璃纤维、紫外线吸收剂继续混合搅拌,温度升至150℃,搅拌时长为1.5h,得到混合料;第三步:将制成的混合料在捏合机中捏合,将捏合后的混合料用挤出机挤出,浇注到模具中,待模压固化成型,脱模,即得到抗高温玻璃钢管。经过试验对比,实施例四制得的抗高温玻璃钢管比实施例三制得的抗高温玻璃钢管耐高温性能好。实施例五:一种抗高温玻璃钢管,由以下原料按质量份计制得:酚醛树脂30份,双酚A环氧乙烯基树脂25份、过氧化氢30份、氧化钾3份、酚改性的六氯化钨3份、阻燃剂5份、玻璃纤维20份、钨粉4份、硅酸钙6份、紫外线吸收剂6份。本实施例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第一步:将酚醛树脂、双酚A环氧乙烯基树脂、过氧化氢、氧化钾、酚改性的六氯化钨、钨粉、硅酸钙用高速混料机中搅拌混合均匀,温度升至110℃,搅拌时长为2.5h;第二步:再将阻燃剂、玻璃纤维、紫外线吸收剂继续混合搅拌,温度升至150℃,搅拌时长为1.5h,得到混合料;第三步:将制成的混合料在捏合机中捏合,将捏合后的混合料用挤出机挤出,浇注到模具中,待模压固化成型,脱模,即得到抗高温玻璃钢管。经过试验对比,实施例四制得的抗高温玻璃钢管比实施例五制得的抗高温玻璃钢管耐高温性能好。将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制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高温玻璃钢管,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按质量份计制得:酚醛树脂25‑30份,双酚A环氧乙烯基树脂20‑25份、过氧化氢10‑30份、氧化钾1‑3份、酚改性的六氯化钨1‑3份、阻燃剂1‑5份、玻璃纤维10‑20份、钨粉2‑4份、硅酸钙3‑6份、紫外线吸收剂2‑6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高温玻璃钢管,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按质量份计制得:酚醛树脂25-30份,双酚A环氧乙烯基树脂20-25份、过氧化氢10-30份、氧化钾1-3份、酚改性的六氯化钨1-3份、阻燃剂1-5份、玻璃纤维10-20份、钨粉2-4份、硅酸钙3-6份、紫外线吸收剂2-6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高温玻璃钢管,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按质量份计制得:酚醛树脂27份、双酚A环氧乙烯基树脂23份、过氧化氢20份、氧化钾2份、酚改性的六氯化钨2份、阻燃剂3份、玻璃纤维15份、钨粉3份、硅酸钙4份、紫外线吸收剂4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高温玻璃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剂为十溴二苯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德瑞森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