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塑料管材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2469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塑料管材及其制备工艺,原料为:氯化聚氯乙烯,聚丁烯,苯乙烯橡胶,交联聚乙烯,中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缩醛树脂,硅烷偶联剂,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改性剂,氧化镧;制备工艺:将氯化聚氯乙烯、聚丁烯、苯乙烯橡胶、交联聚乙烯、中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缩醛树脂物料搅拌清洗后干燥处理;投入料斗内搅拌混合,然后将硅烷偶联剂、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改性剂、氧化镧也投入料斗内搅拌合;经挤压成型,制得塑料管材,经真空定径、冷却、牵引、退火、切割、包装,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复合塑料管材化学性质均一、稳定,并且具有优秀的机械性能,极大地改善了氯化聚氯乙烯管材的加工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塑料管材及其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化合物的组合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塑料管材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塑料管材广泛应用于流体输送、气体输送、电线电缆护套管等城市建设、农业生产、工业发展等重要的涉及国计民生的领域。氯化聚氯乙烯是聚氯乙烯的进一步氯化改性的产品,除了兼有聚氯乙烯的优良性能外,还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耐热性、可溶性、阻燃性、机械强度等性能,因此,采用氯化聚氯乙烯制备的塑料管材具有刚性高、耐内压强度高、耐热性好、耐腐蚀、阻燃性能好、线性膨胀系数低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建筑、化工、冶金、造船、电器、纺织等领域,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但是氯化聚氯乙烯塑料管材的加工难度较大,制约了氯化聚氯乙烯的生产和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塑料管材及其制备工艺。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复合塑料管材,制备复合塑料管材的原料及其质量百分数为:氯化聚氯乙烯65%~75%,聚丁烯3%~8%,苯乙烯橡胶3%~7%,交联聚乙烯3%~7%,中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3%~6%,缩醛树脂2%~5%,硅烷偶联剂0.5%~1.5%,增塑剂0.5%~1%,稳定剂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塑料管材,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复合塑料管材的原料及其质量百分数为:氯化聚氯乙烯65%~75%,聚丁烯3%~8%,苯乙烯橡胶3%~7%,交联聚乙烯3%~7%,中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3%~6%,缩醛树脂2%~5%,硅烷偶联剂0.5%~1.5%,增塑剂0.5%~1%,稳定剂0.2%~0.6%,润滑剂0.2%~0.4%,改性剂0.1%~0.5%,氧化镧0.5%~1%;其中所述中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的分子量为4×105~6×105;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仲辛酯;所述稳定剂为环氧大豆油;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锌;所述改性剂为羟基磷酸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塑料管材,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复合塑料管材的原料及其质量百分数为:氯化聚氯乙烯65%~75%,聚丁烯3%~8%,苯乙烯橡胶3%~7%,交联聚乙烯3%~7%,中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3%~6%,缩醛树脂2%~5%,硅烷偶联剂0.5%~1.5%,增塑剂0.5%~1%,稳定剂0.2%~0.6%,润滑剂0.2%~0.4%,改性剂0.1%~0.5%,氧化镧0.5%~1%;其中所述中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的分子量为4×105~6×105;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仲辛酯;所述稳定剂为环氧大豆油;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锌;所述改性剂为羟基磷酸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塑料管材,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复合塑料管材的原料及其质量百分数优化为:氯化聚氯乙烯68%~72%,聚丁烯4%~6%,苯乙烯橡胶4%~6%,交联聚乙烯4%~6%,中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4%~6%,缩醛树脂3%~5%,硅烷偶联剂0.7%~1.3%,增塑剂0.6%~0.8%,稳定剂0.3%~0.5%,润滑剂0.25%~0.35%,改性剂0.2%~0.4%,氧化镧0.6%~0.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塑料管材,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复合塑料管材的原料及其质量百分数进一步优化为:氯化聚氯乙烯71%,聚丁烯5%,苯乙烯橡胶5%,交联聚乙烯5%,中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5%,缩醛树脂5%,硅烷偶联剂1.2%,增塑剂0.8%,稳定剂0.5%,润滑剂0.3%,改性剂0.4%,氧化镧0.8%。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塑料管材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清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青锋金钟镐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菲利特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