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塑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92451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阻燃塑料复合材料,由铝酸钴粉末、茂金属聚乙烯、碳纤维粉、聚氯乙烯树脂、金红石型二氧化钛、二酰基甘油、滑石粉、琥珀酰亚胺、氯丁橡胶、聚氨酯、竹叶酚酮磷酸酯、二盐基邻苯二甲酸铅、桐油酸酐、白油、膨胀珍珠岩微粉、抗菌纳米二氧化钛、二甘醇二苯甲酸酯、辛酸亚锡、聚酰胺蜡微粉、竹叶酚酮、苯丙乳液、聚二甲基硅氧烷、二异氰酸甲苯酯、脲醛树脂组成,该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冲击韧性和良好的加工工艺性能,同时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可在汽车、家电、电子信息等领域中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燃塑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塑料合金
,尤其涉及一种阻燃塑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塑料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中工程塑料特别是ABS在电器、交通、计算机等领域得到了规范应用。ABS是用量最大的工程塑料,它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具有流动性好、力学性能高、表面质量好等特性,但ABS本身易于燃烧、不耐老化(易变黄)、耐热性低、价格高等缺点也限制了其应用。传统的阻燃ABS是采用含溴阻燃剂复配含锑化合物,然而,溴化物在燃烧期间会产生有毒气体,并且三氧化二锑也有毒性,给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燃塑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该方法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冲击韧性和良好的加工工艺性能,同时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可在汽车、家电、电子信息等领域中使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阻燃塑料复合材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物料组成:铝酸钴粉末10~14份、茂金属聚乙烯12~16份、碳纤维粉8~12份、聚氯乙烯树脂6~10份、金红石型二氧化钛12~16份、二酰基甘油8~12份、滑石粉6~10份、琥珀酰亚胺12~16份、氯丁橡胶8~12份、聚氨酯6~10份、竹叶酚酮磷酸酯12~16份、二盐基邻苯二甲酸铅8~12份、桐油酸酐8~12份、白油6~10份、膨胀珍珠岩微粉12~16份、抗菌纳米二氧化钛8~12份、二甘醇二苯甲酸酯6~10份、辛酸亚锡12~16份、聚酰胺蜡微粉8~12份、竹叶酚酮6~10份、苯丙乳液12~16份、聚二甲基硅氧烷8~12份、二异氰酸甲苯酯6~10份、脲醛树脂12~16份。进一步地,上述阻燃塑料复合材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物料组成:铝酸钴粉末10份、茂金属聚乙烯12份、碳纤维粉8份、聚氯乙烯树脂6份、金红石型二氧化钛12份、二酰基甘油8份、滑石粉6份、琥珀酰亚胺12份、氯丁橡胶8份、聚氨酯6份、竹叶酚酮磷酸酯12份、二盐基邻苯二甲酸铅8份、桐油酸酐8份、白油6份、膨胀珍珠岩微粉12份、抗菌纳米二氧化钛8份、二甘醇二苯甲酸酯6份、辛酸亚锡12份、聚酰胺蜡微粉8份、竹叶酚酮6份、苯丙乳液12份、聚二甲基硅氧烷8份、二异氰酸甲苯酯6份、脲醛树脂12份。进一步地,上述阻燃塑料复合材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物料组成:铝酸钴粉末12份、茂金属聚乙烯14份、碳纤维粉10份、聚氯乙烯树脂8份、金红石型二氧化钛14份、二酰基甘油10份、滑石粉8份、琥珀酰亚胺14份、氯丁橡胶10份、聚氨酯8份、竹叶酚酮磷酸酯14份、二盐基邻苯二甲酸铅10份、桐油酸酐10份、白油8份、膨胀珍珠岩微粉14份、抗菌纳米二氧化钛10份、二甘醇二苯甲酸酯8份、辛酸亚锡14份、聚酰胺蜡微粉10份、竹叶酚酮8份、苯丙乳液14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0份、二异氰酸甲苯酯8份、脲醛树脂14份。进一步地,上述阻燃塑料复合材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物料组成:铝酸钴粉末14份、茂金属聚乙烯16份、碳纤维粉12份、聚氯乙烯树脂10份、金红石型二氧化钛16份、二酰基甘油12份、滑石粉10份、琥珀酰亚胺16份、氯丁橡胶12份、聚氨酯10份、竹叶酚酮磷酸酯16份、二盐基邻苯二甲酸铅12份、桐油酸酐12份、白油10份、膨胀珍珠岩微粉16份、抗菌纳米二氧化钛12份、二甘醇二苯甲酸酯10份、辛酸亚锡16份、聚酰胺蜡微粉12份、竹叶酚酮10份、苯丙乳液16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2份、二异氰酸甲苯酯10份、脲醛树脂16份。进一步地,上述阻燃塑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将上述质量份数的物料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进行混合,混合时间为3~5分钟,再将混合物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混炼、水槽冷却和切粒机切粒操作,得到所述阻燃塑料复合材料。进一步地,上述制备方法中,双螺杆挤出机的结构螺杆长径比为36~44,螺杆组合为中等剪切速率组合方式,双螺杆挤出造粒的温度在160~240℃。该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中的阻燃塑料复合材料由铝酸钴粉末、茂金属聚乙烯、碳纤维粉、聚氯乙烯树脂、金红石型二氧化钛、二酰基甘油、滑石粉、琥珀酰亚胺、氯丁橡胶、聚氨酯、竹叶酚酮磷酸酯、二盐基邻苯二甲酸铅、桐油酸酐、白油、膨胀珍珠岩微粉、抗菌纳米二氧化钛、二甘醇二苯甲酸酯、辛酸亚锡、聚酰胺蜡微粉、竹叶酚酮、苯丙乳液、聚二甲基硅氧烷、二异氰酸甲苯酯、脲醛树脂组成,该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冲击韧性和良好的加工工艺性能,同时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可在汽车、家电、电子信息等领域中使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专利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专利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的阻燃塑料复合材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物料组成:铝酸钴粉末10份、茂金属聚乙烯12份、碳纤维粉8份、聚氯乙烯树脂6份、金红石型二氧化钛12份、二酰基甘油8份、滑石粉6份、琥珀酰亚胺12份、氯丁橡胶8份、聚氨酯6份、竹叶酚酮磷酸酯12份、二盐基邻苯二甲酸铅8份、桐油酸酐8份、白油6份、膨胀珍珠岩微粉12份、抗菌纳米二氧化钛8份、二甘醇二苯甲酸酯6份、辛酸亚锡12份、聚酰胺蜡微粉8份、竹叶酚酮6份、苯丙乳液12份、聚二甲基硅氧烷8份、二异氰酸甲苯酯6份、脲醛树脂12份。上述阻燃塑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将上述质量份数的物料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进行混合,混合时间为3分钟,再将混合物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混炼、水槽冷却和切粒机切粒操作,得到所述阻燃塑料复合材料。上述制备方法中,双螺杆挤出机的结构螺杆长径比为36,螺杆组合为中等剪切速率组合方式,双螺杆挤出造粒的温度在160℃。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的上述阻燃塑料复合材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物料组成:铝酸钴粉末12份、茂金属聚乙烯14份、碳纤维粉10份、聚氯乙烯树脂8份、金红石型二氧化钛14份、二酰基甘油10份、滑石粉8份、琥珀酰亚胺14份、氯丁橡胶10份、聚氨酯8份、竹叶酚酮磷酸酯14份、二盐基邻苯二甲酸铅10份、桐油酸酐10份、白油8份、膨胀珍珠岩微粉14份、抗菌纳米二氧化钛10份、二甘醇二苯甲酸酯8份、辛酸亚锡14份、聚酰胺蜡微粉10份、竹叶酚酮8份、苯丙乳液14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0份、二异氰酸甲苯酯8份、脲醛树脂14份。上述阻燃塑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将上述质量份数的物料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进行混合,混合时间为4分钟,再将混合物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混炼、水槽冷却和切粒机切粒操作,得到所述阻燃塑料复合材料。上述制备方法中,双螺杆挤出机的结构螺杆长径比为40,螺杆组合为中等剪切速率组合方式,双螺杆挤出造粒的温度在200℃。实施例3本实施例中的阻燃塑料复合材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物料组成:铝酸钴粉末14份、茂金属聚乙烯16份、碳纤维粉12份、聚氯乙烯树脂10份、金红石型二氧化钛16份、二酰基甘油12份、滑石粉10份、琥珀酰亚胺16份、氯丁橡胶12份、聚氨酯10份、竹叶酚酮磷酸酯16份、二盐基邻苯二甲酸铅12份、桐油酸酐12份、白油10份、膨胀珍珠岩微粉16份、抗菌纳米二氧化钛12份、二甘醇二苯甲酸酯10份、辛酸亚锡16份、聚酰胺蜡微粉12份、竹叶酚酮10份、苯丙乳液16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2份、二异氰酸甲苯酯10份、脲醛树脂16份。上述阻燃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燃塑料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物料组成:铝酸钴粉末10~14份、茂金属聚乙烯12~16份、碳纤维粉8~12份、聚氯乙烯树脂6~10份、金红石型二氧化钛12~16份、二酰基甘油8~12份、滑石粉6~10份、琥珀酰亚胺12~16份、氯丁橡胶8~12份、聚氨酯6~10份、竹叶酚酮磷酸酯12~16份、二盐基邻苯二甲酸铅8~12份、桐油酸酐8~12份、白油6~10份、膨胀珍珠岩微粉12~16份、抗菌纳米二氧化钛8~12份、二甘醇二苯甲酸酯6~10份、辛酸亚锡12~16份、聚酰胺蜡微粉8~12份、竹叶酚酮6~10份、苯丙乳液12~16份、聚二甲基硅氧烷8~12份、二异氰酸甲苯酯6~10份、脲醛树脂12~16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燃塑料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物料组成:铝酸钴粉末10~14份、茂金属聚乙烯12~16份、碳纤维粉8~12份、聚氯乙烯树脂6~10份、金红石型二氧化钛12~16份、二酰基甘油8~12份、滑石粉6~10份、琥珀酰亚胺12~16份、氯丁橡胶8~12份、聚氨酯6~10份、竹叶酚酮磷酸酯12~16份、二盐基邻苯二甲酸铅8~12份、桐油酸酐8~12份、白油6~10份、膨胀珍珠岩微粉12~16份、抗菌纳米二氧化钛8~12份、二甘醇二苯甲酸酯6~10份、辛酸亚锡12~16份、聚酰胺蜡微粉8~12份、竹叶酚酮6~10份、苯丙乳液12~16份、聚二甲基硅氧烷8~12份、二异氰酸甲苯酯6~10份、脲醛树脂12~16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塑料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塑料复合材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物料组成:铝酸钴粉末10份、茂金属聚乙烯12份、碳纤维粉8份、聚氯乙烯树脂6份、金红石型二氧化钛12份、二酰基甘油8份、滑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青锋金钟镐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菲利特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