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后张法预应力锚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23150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后张法预应力锚具,金属管道、锚垫板和锚固件依次设置,且钢绞线依次贯穿金属管道、锚垫板和锚固件并固定连接于锚固件;螺旋筋套装于锚垫板外部;柱塞的外径与液压腔匹配,且柱塞设置于液压腔内并在液压腔内沿液压腔轴线运动;柱塞远离液压缸的一端设置锚板,锚板上设置通孔,且夹片设置于通孔内;钢绞线穿过液压缸和柱塞,并被夹片固定夹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后张法预应力锚具,在预应力钢绞线发生松弛或混凝土发生徐变时,预应力钢绞线会被再次张拉至预定应力,有效提高了的安全性,同时预应力钢绞线在使用中出现了张拉过度的情况时,钢绞线会被放松,提高了钢绞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后张法预应力锚具
本技术涉及桥梁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后张法预应力锚具。
技术介绍
预应力是为了改善结构服役表现,在施工期间给结构预先施加的压应力,结构服役期间预加压应力可全部或部分抵消荷载导致的拉应力,避免结构破坏。常用于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在结构承受荷载之前,预先对其施加压力,使其在外荷载作用时的受拉区混凝土内力产生压应力,用以抵消或减小外荷载产生的拉应力,使结构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不产生裂缝或者裂得比较晚。在工程结构构件承受外荷载之前,对受拉模块中的钢筋,施加预压应力,提高构件的刚度,推迟裂缝出现的时间,增加构件的耐久性。对于机械结构来看,其含义为预先使其产生应力,其好处是可以提高构造本身刚性,减少振动和弹性变形这样做可以明显改善受拉模块的弹性强度,使原本的抗性更强。在结构承受外荷载之前,预先对其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受拉区施加压应力,以改善结构使用的性能的结构型式称之为预应力结构。后张法,指的是先浇筑混凝土,待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后再张拉预应力钢材以形成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施工方法。然而在桥梁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后,由于预应力钢绞线会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后张法预应力锚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绞线(1)、金属管道(2)、螺旋筋(3)、锚垫板(4)和锚固件(5);所述金属管道(2)、锚垫板(4)和锚固件(5)依次设置,且钢绞线(1)依次贯穿金属管道(2)、锚垫板(4)和锚固件(5)并固定连接于锚固件(5);所述螺旋筋(3)套装于锚垫板(4)外部;所述锚固件(5)包括液压缸(51)、柱塞(55)、锚板(56)和夹片(57);所述液压缸(51)包括液压腔(52);所述柱塞(55)的外径与液压腔(52)匹配,且柱塞(55)设置于液压腔(52)内并在液压腔(52)内沿液压腔(52)轴线运动;所述柱塞(55)远离液压缸(51)的一端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后张法预应力锚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绞线(1)、金属管道(2)、螺旋筋(3)、锚垫板(4)和锚固件(5);所述金属管道(2)、锚垫板(4)和锚固件(5)依次设置,且钢绞线(1)依次贯穿金属管道(2)、锚垫板(4)和锚固件(5)并固定连接于锚固件(5);所述螺旋筋(3)套装于锚垫板(4)外部;所述锚固件(5)包括液压缸(51)、柱塞(55)、锚板(56)和夹片(57);所述液压缸(51)包括液压腔(52);所述柱塞(55)的外径与液压腔(52)匹配,且柱塞(55)设置于液压腔(52)内并在液压腔(52)内沿液压腔(52)轴线运动;所述柱塞(55)远离液压缸(51)的一端设置锚板(56),所述锚板(56)上设置通孔,且夹片(57)设置于通孔内;所述钢绞线(1)穿过液压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鼎世纪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