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镁法脱硫废水制取高纯度氢氧化镁的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2290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镁法脱硫废水制取高纯度氢氧化镁的工艺,通过前处理阶段的曝气、电絮凝、除油、除氨氮和除COD等过程对脱硫废水进行预处理,在加药分盐阶段通过添加双碱的方式将绝大部分的钙离子和一部分镁离子分离出来,然后经过纳滤技术分离一价离子和二价离子,从而得到高镁离子浓度溶液,在镁回收阶段通过添加氢氧化钠得到氢氧化镁沉淀,然后将沉淀过滤干燥脱水等处理得到纯度很高的氢氧化镁产品,经测定其纯度为99.83%;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流程短、经济环保,在脱硫废水处理的过程中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镁法脱硫废水制取高纯度氢氧化镁的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镁法脱硫废水制取高纯度氢氧化镁的工艺。
技术介绍
火电厂水处理系统中,镁法脱硫废水处理系统设备的可靠程度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镁资源丰富,湿式镁法烟气脱硫技术在国内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其技术的可靠性、建造和运行的经济性以及脱硫副产物资源化的可行性已获得了广泛认同,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湿式镁法烟气脱硫工艺是以氧化镁经水化后的浆液,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镁,作为吸收剂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脱硫工艺原理基本与氧化钙湿法脱硫工艺一致,烟气从脱硫反应塔的下部径向进入反应塔,在反应塔内上升的过程中与氢氧化镁浆液相接触,烟气中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镁反应生成亚硫酸镁以达到脱硫的效果,同时烟气中含有的SO2、HCl和HF等有害气体也在吸收塔中被吸收而溶入浆液。随着脱硫塔内氢氧化镁的消耗,pH值将降低,需要不断补入新鲜浆液至脱硫塔内,而脱硫后则产生的大量脱硫废水。镁法脱硫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石膏、飞灰、硫酸盐悬浮颗粒,氯离子的浓度更是高达20000mg/L,镁法脱硫废水中的阳离子主要为Mg2+,也含有一小部分Ca2+和少量重金属离子,直接排放会给环境带来二次污染,而镁法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手段价格昂贵且手法尚不成熟,普通电厂无法承担。如果通过合理的方式来对镁法脱硫废水中含有的离子进行资源化回收,在完成环境保护义务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这对于我们环境保护者有着重大意义。镁法脱硫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镁离子,可以用作制备氢氧化镁的原材料。氢氧化镁具有弱碱性、缓冲性大、热分解性好、活性大、吸附能力强、无毒无烟性质,在诸多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广泛应用于酸性废水处理、陶瓷材料、无机阻燃剂、烟气脱硫等领域,氢氧化镁粉体除通用品种以外,各种专用、复配型新产品大量涌现,应用领域广泛。以镁法脱硫废水为原料生产高纯度氢氧化镁具有原材料成本低的天然优势,既创造了经济效益,又减少了环境污染。与传统制备氢氧化镁的原材料相比,镁法脱硫废水的成分复杂,除镁离子外,还含有大量的钠、钾、钙离子及少量的硫酸根、碳酸根、硅酸盐等物质,在利用镁法脱硫废水制备高纯度氢氧化镁的过程中,必须去除其中的对制备反应、及成品纯化等工艺操作有不利影响的杂质组分,尤其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除杂工艺。氢氧化镁产品微粒具有较大的表面能和表面极性而容易发生团聚。本专利技术致力于解决上述难题,提出一种利用镁法脱硫废水制备高纯度氢氧化镁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镁法脱硫废水制取高纯度氢氧化镁的工艺,其通过三个阶段将镁法脱硫废水中的盐分进行提纯,使镁法镁法脱硫废水能够资源化利用,达到经济又环保的效益。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包括如下步骤:(1)前处理阶段:对脱硫废水进行前处理,以将还原性离子氧化,同时除COD和除氨氮;(2)加药分盐阶段:向经过前处理的废水中投加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得到含氢氧化镁和碳酸钙沉淀的悬浮液,陈化后分离沉淀和上清液;(3)镁回收阶段:上清液主要成分为硫酸镁和氯化钠溶液,将其进行纳滤,产水侧阳离子主要为Na+,浓水侧阳离子主要为Mg2+;将浓水侧投加氢氧化钠,得到氢氧化镁沉淀,分离沉淀和上清液,沉淀过滤干燥脱水后得到高纯度氢氧化镁产品。此过程中将软化后的废水通至纳滤系统,是为了进行一价与二价离子的分离,产水侧阳离子主要为Na+,浓水侧阳离子主要为Mg2+,产水侧直接送至NaCl回用系统。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处理阶段包括曝气过程、电絮凝过程、除油过程、除氨氮和除COD过程。所述的曝气过程采用的是鼓风曝气,当脱硫废水流经曝气氧化池,曝气氧化池底部装有风机,可进行鼓风曝气,一方面维持原水的悬浮物状态、降低原水的COD,将镁法脱硫废水进行曝气处理可以将镁法脱硫废水中的NH3-N和小分子有机物吹脱至大气中,另一方面还可以将镁法镁法脱硫废水中的还原性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等氧化成硫酸根离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絮凝过程中的絮凝剂为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电絮凝过程可以进一步的去除原水中的COD。由于脱硫废水中悬浮物浓度较高,首先对脱硫废水进行絮凝处理。絮凝可以有效去除末端废水的石灰石、石膏颗粒和二氧化硅等悬浮颗粒。絮凝剂采用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用量为20mg/L,搅拌时间为30min,反应体系温度为50~6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除油过程中采用除油树脂作为过滤介质。镁法脱硫废水中的油类物质会污堵纳滤膜处理系统而使其无法正常稳定运行,因此需在预处理阶段将油类物质进行去除。除油反应器是采用除油树脂作为过滤介质,利用树脂中亲油基团收集和吸附镁法脱硫废水中的乳化油和油珠,树脂表面油层达到一定厚度时,在水流动力与树脂中亲水基团的排斥作用下,油珠脱离树脂,上浮至水面,从而达到油水分离的目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除氨氮过程中采用对氨氮有较强选择性吸附能力的沸石。该种沸石吸附氨氮阶段化学反应式为:Z·M+nNH3-H→Z·nNH4+M(1)式中,Z为沸石;M为沸石重金属阳离子;n为核电荷数;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除COD过程中采用改性活性炭作为填充,反应之前充入臭氧进行预氧化。除COD反应器除COD反应器中填充改性活性炭,进入反应器前投加O3进行预氧化。该过程是采用O3氧化和生物活性炭滤器联用的方法,将O3化学氧化、活性炭物理化学吸附、生物氧化降解3种技术合为一体。其主要目的是去除废水中微量有机组分和还原性盐类。在生物活性炭吸附前进行O3预氧化,一方面可以初步氧化水中的有机组分及其他还原性盐类,以降低生物活性炭滤器的有机负荷;另一方面,O3预氧化可以使部分难生物降解有机物转变为易生物降解物质,从而提高生物活性炭滤器进水的可生化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药分盐阶段中投加碳酸钠去除少量的钙离子后投加氢氧化钠以调节pH至7.5-8.5,同时会有少量的镁离子沉淀,陈化后将底层沉淀送至管式膜系统进行过滤后再送至板框压滤机干燥脱水,得到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沉淀。此阶段发生的化学反应如下:Ca2++CO32-→CaCO3↓(2)Mg2++2OH-→Mg(OH)2↓(3)反应池内的泥浆混合液通过管式膜过滤系统将泥浆过滤出来,后接板框压滤机处理,水分回用,最终产物为CaCO3和Mg(OH)2混合物,可回用至脱硫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投加双碱,对钙离子进行沉淀,利用管式膜分离后得到混合油少量氢氧化镁的碳酸钙固体产品,碳酸钙是脱硫工序中的重要原料,将其作为药剂回用至脱硫工序中不仅可以实现钙离子的处理还能够减少成本。氢氧化镁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传统的制备工艺是以美菱矿为原料进行制备,工艺复杂,且美菱矿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并不能够被无限开采,本专利技术以脱硫废水为原料进行氢氧化镁的制备,而且制备的产品纯度很高,可以满足多种用途的使用标准,不仅实现了对脱硫废水的进一步软化,还增加了经济效益,实现了变废为宝。本专利技术通过对脱硫废水进行分步提纯、逐级软化,最终制得的淡水水质优良,完全符合生产用水的标准,可以作为生产用水回流使用,大大节省了水资源。本专利技术在软化脱硫废水的过程中将脱硫废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镁法脱硫废水制取高纯度氢氧化镁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前处理阶段:对脱硫废水进行前处理,将还原性离子氧化,同时除COD和除氨氮;(2)加药分盐阶段:向经过前处理的废水中先投加碳酸钠溶液后投加NaOH溶液,调节pH至7.5‑8.5,得到含氢氧化镁和碳酸钙沉淀的悬浮液,陈化后分离沉淀和上清液;(3)镁回收阶段:上清液主要成分为硫酸镁和氯化钠溶液,将其进行纳滤,产水侧阳离子主要为Na+,浓水侧阳离子主要为Mg2+;将浓水侧投加氢氧化钠,得到氢氧化镁沉淀,分离沉淀和上清液,沉淀过滤干燥脱水后得到高纯度氢氧化镁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镁法脱硫废水制取高纯度氢氧化镁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前处理阶段:对脱硫废水进行前处理,将还原性离子氧化,同时除COD和除氨氮;(2)加药分盐阶段:向经过前处理的废水中先投加碳酸钠溶液后投加NaOH溶液,调节pH至7.5-8.5,得到含氢氧化镁和碳酸钙沉淀的悬浮液,陈化后分离沉淀和上清液;(3)镁回收阶段:上清液主要成分为硫酸镁和氯化钠溶液,将其进行纳滤,产水侧阳离子主要为Na+,浓水侧阳离子主要为Mg2+;将浓水侧投加氢氧化钠,得到氢氧化镁沉淀,分离沉淀和上清液,沉淀过滤干燥脱水后得到高纯度氢氧化镁产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镁法脱硫废水制取高纯度氢氧化镁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处理阶段包括曝气过程、电絮凝过程、除油过程、除氨氮和除COD过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镁法脱硫废水制取高纯度氢氧化镁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絮凝过程中的絮凝剂为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絮凝剂。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镁法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松涛胡杨林陈传敏岳立毅王宇柳文婷孙明坤张茹婷袁维乾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南京丹恒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