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勤专利>正文

用于车辆维修的自动式升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2225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车辆维修的自动式升降设备,包括升降支座、升降装置、动力装置,所述的待升降的重物放置于升降支座上,所述的升降装置与动力装置均安装与升降支座上,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连接支架、丝杆、升降机构,所述的丝杆用于接收动力装置提供的动力并将其传递升降机构,所述的升降机构用于牵引上支撑座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做升降运动,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电动机、动力传递机构,所述的电动机用于为丝杆绕自身轴向转动提供动力,所述的动力传递机构用于接收电动机提供的动力并将其传递至丝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维修的自动式升降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重物升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衡升降设备。
技术介绍
千斤顶是一种在维修车辆时的常用工具,常用的千斤顶一般采用机械方式或液压方式驱动千斤顶升降,从而举升起车辆,但是,机械方式驱动的千斤顶需要人员不停手摇摇杆以举升车辆,费时费力,同时液压方式驱动的千斤顶的结构比较复杂,千斤顶的制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平衡升降设备,用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到的问题,本设备使重物上升的过程平稳顺利,同时本设备中的升降装置设置有四组,使得重物上升过程中所受到的上升力受力平衡,除此之外,本设备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操作,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用于车辆维修的自动式升降设备,包括升降支座、升降装置、动力装置,所述的待升降的重物放置于升降支座上,所述的升降装置与动力装置均安装与升降支座上,升降装置用于使升降支座牵引重物进行升降运动,动力装置用于为升降装置工作提供动力;所述的升降支座包括上支撑座、下支撑座、安装支架,所述的上支撑座与下支撑座均为水平布置的圆形板体结构并且两者之间呈同轴布置,重物放置于上支撑座的上端面,所述的安装支架设置于上支撑座与下支撑座之间的区域,安装支架包括安装外壳、安装板,所述的安装外壳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矩形壳体结构,安装外壳的开口端平行于地面并且开口端匹配安装有端盖,安装外壳的侧面设置有两端开口的传递套筒并且传递套筒与安装外壳之间呈垂直布置,安装外壳的侧面还开设有用于传递套筒与安装外壳内腔之间连接接通的避让孔,所述的安装板与端盖的上端面之间设置有固定杆并且两者之间通过固定杆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杆设置有四组并且四组固定杆之间呈四点式分布;所述的升降装置设置于上支撑座与下支撑座之间的区域,升降装置包括连接支架、丝杆、升降机构,所述的丝杆用于接收动力装置提供的动力并将其传递升降机构,所述的升降机构用于牵引上支撑座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做升降运动;所述的升降装置设置有四组并且四组升降装置分别安装于安装外壳的一侧面,所述的设置于安装外壳侧面的传递套筒、避让孔均对应设置有四组;所述的动力装置安装于安装外壳上,动力装置包括电动机、动力传递机构,所述的电动机用于为丝杆绕自身轴向转动提供动力,所述的动力传递机构用于接收电动机提供的动力并将其传递至丝杆;所述的电动机与安装外壳的侧面之间设置有紧固组件并且电动机通过紧固组件固定安装于安装外壳上,所述的电动机的输出轴轴向垂直于地面;所述的动力传递机构分为两部分并且分别为第一动力传递构件、第二动力传递构件,所述的第一传递构件用于接收电动机提供的动力并将其传递至第二动力传递构件,所述的第二动力传递构件用于将电动机的动力对应传递至四组升降装置。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连接支架固定安装于安装外壳的侧面,所述的丝杆与传递套筒之间呈同轴布置,丝杆沿自身轴向可分为两部分并且分别为光滑段、螺纹段,光滑段的一端位于安装外壳内、另一端穿过设置于安装外壳的避让孔、传递套筒并位于传递套筒外部,螺纹段的一端与光滑段固定连接、另一端活动安装于连接支架上;所述的光滑段与传递套筒之间、螺纹段与连接支架之间均设置有轴承并且均通过轴承进行安装,丝杆可绕自身轴向转动;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固定构件、升降构件,所述的固定构件用于升降构件与升降支座之间的连接,所述的升降构件用于接收丝杆绕自身轴向转动产生的转动力并在转动力作用下通过固定构件牵引上支撑座座升降运动;所述的固定构件包括呈矩形板体结构并且水平布置的固定板,固定板设置有两组并且分别为上固定板、下固定板,上固定板的上端面与上支撑座的下底面之间设置有紧固件并且两者之间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连接,上固定板的下底面设置有引导凸起并且引导凸起上开设有引导方向平行于丝杆轴向的引导槽,引导槽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引导槽之间呈相对平行布置、并且丝杆位于两组引导槽之间区域的中间位置;所述的下固定板、下支撑座之间的连接关系与上固定板、上支撑座之间的连接关系一致,并且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关于丝杆轴向呈对称分布。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升降构件包括固定块、驱动块、传递组件、驱动组件,所述的固定块上开设有套接孔,套接孔内匹配设置有轴承并且固定块通过轴承套接于丝杆的光滑段外部,所述的驱动块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有丝母并且驱动块通过丝母套接于丝杆的螺纹段外部,丝杆绕自身轴向转动并通过丝母牵引驱动块沿丝杆的轴向运动;所述的传递组件设置有两组并且分别为上传递组件、下传递组件,且下传递组件、固定块、下固定板之间的连接关系与上传递组件、固定块、上固定板之间的连接关系一致,并且上传递组件与下传递组件之间关于丝杆的轴向呈对称分布;所述的驱动组件设置有两组并且分布为上驱动组件、下驱动组件,并且下驱动组件、驱动块、下传递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与上驱动组件、驱动块、上传递组件的连接关系一致;所述的升降装置的运动状态可分为驱动块与固定块之间处于最大距离的收缩状态、驱动块沿丝杆轴向做靠近固定块的上升状态、驱动块与固定块之间处于最小距离的伸展状态、驱动块沿丝杆轴向做远离固定块的下降状态,升降装置的初始状态为收缩状态。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端盖上开设有与安装外壳内腔连接接通的穿设孔,所述的第一动力传递构件包括主动带轮、从动带轮、传动带、带轮轴,所述的带轮轴的轴向垂直于地面,带轮轴的动力输入端位于端盖与安装板之间的区域、动力输出端穿过设置于端盖的穿设孔并位于安装外壳内,带轮轴可绕自身轴向转动,所述的主动带轮固定套接于电动机输出轴的动力输出端外部,所述的从动带轮固定套接于带轮轴的动力输入端外部,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之间通过传动带进行连接传动;所述的第二动力传递构件设置于安装外壳内,第二动力传递构件包括涡杆、涡轮,所述的涡杆同轴固定安装于带轮轴的动力输出端并且涡杆可绕自身轴向转动,所述的涡轮固定套接于丝杆的光滑段外部且涡轮与涡杆啮合、并且涡轮对应设置有四组。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升降设备通过动力装置牵引丝杆绕自身轴向转动,从而通过驱动组件与传递组件的配合使得上固定板牵引上支撑座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做上升运动,从而使得重物随之同步上升,上升过程平稳顺利,同时本设备中的升降装置设置有四组,使得重物上升过程中所受到的上升力受力平衡,有效防止了重物上升过程中因受力不平衡导致产生偏移并对重物后续的利用造成影响,除此之外,本设备是通过电动机作为动力输出源,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操作,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支架与动力装置的配合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外壳与第二动力传递构件的配合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外壳与升降装置的配合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车辆维修的自动式升降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升降支座、升降装置、动力装置,所述的待升降的重物放置于升降支座上,所述的升降装置与动力装置均安装与升降支座上,升降装置用于使升降支座牵引重物进行升降运动,动力装置用于为升降装置工作提供动力;所述的升降支座包括上支撑座、下支撑座、安装支架,所述的上支撑座与下支撑座均为水平布置的圆形板体结构并且两者之间呈同轴布置,重物放置于上支撑座的上端面,所述的安装支架设置于上支撑座与下支撑座之间的区域,安装支架包括安装外壳、安装板,所述的安装外壳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矩形壳体结构,安装外壳的开口端平行于地面并且开口端匹配安装有端盖,安装外壳的侧面设置有两端开口的传递套筒并且传递套筒与安装外壳之间呈垂直布置,安装外壳的侧面还开设有用于传递套筒与安装外壳内腔之间连接接通的避让孔,所述的安装板与端盖的上端面之间设置有固定杆并且两者之间通过固定杆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杆设置有四组并且四组固定杆之间呈四点式分布;所述的升降装置设置于上支撑座与下支撑座之间的区域,升降装置包括连接支架、丝杆、升降机构,所述的丝杆用于接收动力装置提供的动力并将其传递升降机构,所述的升降机构用于牵引上支撑座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做升降运动;所述的升降装置设置有四组并且四组升降装置分别安装于安装外壳的一侧面,所述的设置于安装外壳侧面的传递套筒、避让孔均对应设置有四组;所述的动力装置安装于安装外壳上,动力装置包括电动机、动力传递机构,所述的电动机用于为丝杆绕自身轴向转动提供动力,所述的动力传递机构用于接收电动机提供的动力并将其传递至丝杆;所述的电动机与安装外壳的侧面之间设置有紧固组件并且电动机通过紧固组件固定安装于安装外壳上,所述的电动机的输出轴轴向垂直于地面;所述的动力传递机构分为两部分并且分别为第一动力传递构件、第二动力传递构件,所述的第一传递构件用于接收电动机提供的动力并将其传递至第二动力传递构件,所述的第二动力传递构件用于将电动机的动力对应传递至四组升降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车辆维修的自动式升降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升降支座、升降装置、动力装置,所述的待升降的重物放置于升降支座上,所述的升降装置与动力装置均安装与升降支座上,升降装置用于使升降支座牵引重物进行升降运动,动力装置用于为升降装置工作提供动力;所述的升降支座包括上支撑座、下支撑座、安装支架,所述的上支撑座与下支撑座均为水平布置的圆形板体结构并且两者之间呈同轴布置,重物放置于上支撑座的上端面,所述的安装支架设置于上支撑座与下支撑座之间的区域,安装支架包括安装外壳、安装板,所述的安装外壳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矩形壳体结构,安装外壳的开口端平行于地面并且开口端匹配安装有端盖,安装外壳的侧面设置有两端开口的传递套筒并且传递套筒与安装外壳之间呈垂直布置,安装外壳的侧面还开设有用于传递套筒与安装外壳内腔之间连接接通的避让孔,所述的安装板与端盖的上端面之间设置有固定杆并且两者之间通过固定杆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杆设置有四组并且四组固定杆之间呈四点式分布;所述的升降装置设置于上支撑座与下支撑座之间的区域,升降装置包括连接支架、丝杆、升降机构,所述的丝杆用于接收动力装置提供的动力并将其传递升降机构,所述的升降机构用于牵引上支撑座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做升降运动;所述的升降装置设置有四组并且四组升降装置分别安装于安装外壳的一侧面,所述的设置于安装外壳侧面的传递套筒、避让孔均对应设置有四组;所述的动力装置安装于安装外壳上,动力装置包括电动机、动力传递机构,所述的电动机用于为丝杆绕自身轴向转动提供动力,所述的动力传递机构用于接收电动机提供的动力并将其传递至丝杆;所述的电动机与安装外壳的侧面之间设置有紧固组件并且电动机通过紧固组件固定安装于安装外壳上,所述的电动机的输出轴轴向垂直于地面;所述的动力传递机构分为两部分并且分别为第一动力传递构件、第二动力传递构件,所述的第一传递构件用于接收电动机提供的动力并将其传递至第二动力传递构件,所述的第二动力传递构件用于将电动机的动力对应传递至四组升降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维修的自动式升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支架固定安装于安装外壳的侧面,所述的丝杆与传递套筒之间呈同轴布置,丝杆沿自身轴向可分为两部分并且分别为光滑段、螺纹段,光滑段的一端位于安装外壳内、另一端穿过设置于安装外壳的避让孔、传递套筒并位于传递套筒外部,螺纹段的一端与光滑段固定连接、另一端活动安装于连接支架上;所述的光滑段与传递套筒之间、螺纹段与连接支架之间均设置有轴承并且均通过轴承进行安装,丝杆可绕自身轴向转动;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固定构件、升降构件,所述的固定构件用于升降构件与升降支座之间的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勤
申请(专利权)人:张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