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旋流火生物质气化燃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2221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燃料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旋流火生物质气化燃烧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加料盖板(1)、料斗(2)、上下刮板(3)、手动翻板阀(4),三旋流发火筒包小火发火筒(11)、中火发火筒(12)、空气旋流后筒(13)﹑空气旋流前筒(14)、进风旋流扁管(15)、空气旋流内筒(16)、大火筒(18)连贯组成,连贯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点火起火快,烟气少,不会结渣,火焰中无焦油、无火星且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旋流火生物质气化燃烧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燃料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三旋流火生物质气化燃烧机。
技术介绍
近20多年来,生物质燃料特别是生物质颗粒成型燃料已被广泛用于取暖炉、热水炉、蒸汽锅炉及各种热风炉等需要热能的行业。生物质燃料采用的燃烧技术在中小型规格中较典型的有两种,第一种是气化燃烧,将生物质燃料通过床层燃烧,使其热解析出可燃气,再将该可燃气通过净化冷却将燃气中的粉尘水份、木醋液、焦油等去除后再进行燃烧。第二种是半气化立式或半气化卧式燃烧,将生物质燃料通过炉篦或链排进行燃烧,使其热解析出可燃气,再在炉篦或者链排的上部空间补以二次风作为二级燃烧。第一种因其净化设备繁复,所得到的燃气热值仅为原燃料热值的60%,所以用得不多。第二种虽然点火快,使用方便,比第一种高效,目前使用的也比较多,但是还存在点火烟气浓,气化还原不充分,燃料在燃烧时会有不同程度的结渣结块和在输出火焰中有少量的焦油、粉尘、火星随火焰被加热的锅炉炉膛内,用一段时间后就要清理和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点火起火快,烟气少,不会结渣,火焰中无焦油、无火星且效率高的三旋流火生物质气化燃烧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旋流火生物质气化燃烧机,包括加料盖板、料斗、上下刮板、手动翻板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盖板设在料斗顶部一侧,料斗内设有上下刮板,料斗底部一侧连接电热风发生器,所述料斗底部出口处设有手动翻板阀,且出口通过上料螺旋机与燃烧机的炉体入口进行相连,所述燃烧机的炉体包括下炉体、环形夹层炉膛,所述环形夹层炉膛的一侧设有高低料位器,环形夹层炉膛的另一侧连接空气旋流后筒,旋流中火前筒内设有夹层缩口形还原腔,夹层缩口形还原腔内设有小火发火筒,小火发火筒一侧连接中火发火筒,且小火发火筒的顶部位于中火发火筒内,所述空气旋流后筒另一侧与空气旋流前筒连接,空气旋流外筒的筒壁上设有看火筒,所述空气旋流前筒的另一侧被风机的出口包裹,且被包裹的空气旋流前筒部位内部设有分流调节板,进风量分流调节板与旋流中火后筒相连接,且旋流中火后筒与旋流大火筒相连接,被包裹的空气旋流前筒部位的筒壁设有进风旋流扁管,所述下炉体底部与炉篦减速电机相连接,下炉体内腔底部位置设有炉篦,炉篦上设有水平风管,且在炉篦的上方设有环形梯形波界面,所述下炉体的一侧设有卸料筒,碳棒点火器分布在下炉体底部,所述下炉体的底部一侧与出灰螺旋机相连接,且出灰螺旋机的另一端与储灰桶相连接。优选地,所述燃料通过加料盖板进入后,通过上下刮板的搅拌使燃料混合,而且可使燃料不搭拱,并且通过底部电热风发生器送入的热风保持燃料的干燥,使燃料干燥的又快又均匀。优选地,所述环形夹层炉膛包括两个环形锥体,上锥体一侧设有高低料位器,另一侧连接发火筒,环形夹层炉膛上部设有平衡风孔。优选地,所述下炉体包括卸料筒、碳棒点火器。优选地,所述夹层缩口形还原腔包括环形梯形波界面及环形夹层。优选地,所述环形梯形波界面由下窄上宽及外宽内窄的沿夹层底部均布的梯形口组成。本专利技术与其他方法相比,有益技术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三旋流火生物质气化燃烧机具有点火起火快,烟气极少,其热解、气化、还原、燃烧效果好,不会结渣且在最后输出的大火中无焦油、无火星从而保证了被加热锅炉炉膛中的换热表面的有效性及烟气的排放达到标准;(2)本专利技术的三旋流火生物质气化燃烧机在熄火停止运行后可焖火3天,再次运行时,可免点火而直接起火,提高了燃烧机的效率,降低了运行成本;(3)本专利技术带电热风发生器烘干的料斗可将料斗中的燃料在先烘干后再进入炉中做点火燃烧,且通过上料螺旋机进行密封运输,这样可减少点火时间及消除点火时产生的浓烟,且在料斗上下刮板的刮动下,可有效避免料斗内的块、片、段料的搭拱,保证自动重力补料的连续性,提高效率;(4)本专利技术中的环形夹层炉膛使经过热解气化的可燃气在下行通过炽热的环形火层时使热燃气的热解气化更充分,可大幅度减少焦油和水蒸气的含量,同时,由于助燃空气在双夹层中穿过,即可对双夹层壁进行冷却保护,又可对助燃空气起预热作用而提高燃烧效率;(5)本专利技术在环形梯形波界面上部设有夹层缩口形还原腔,在热燃气流通过且反向进入还原腔时,可使热燃气的流速有效降低至不会使火星随热气流逸出,再加上缩口的热聚效应可使热燃气流获得较高的还原温度,有效的使从环形火层和底火层进入还原腔的热烟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碳分子一起还原成可燃的一氧化碳,使还原很充分;(6)本专利技术的炉篦在连续低速旋转时,只要单独调节风量就可直接调节火焰的大小,即简化了温度控制,又能使燃料作自动重力补料,更能有效避免燃料在炉篦上燃烧时不会结成渣块;(7)本专利技术将发火筒分作旋流小火、旋流中火和旋流大火三道火,其中旋流小火由于热燃气从锥口进入相对浓度较高,它会先着火和后熄火并作稳定燃烧,这样保证中火、大火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旋流中火可使中火火焰中少量的焦油和微粒火星烧掉,即使还有少量的粉尘还可通过旋流甩向外圈的反向空气旋流而返回炉底,使进入旋流大火的热燃气更洁净,从而保证被加热的锅炉炉膛中的热交换表面的有效性及烟气排放的达标;(8)本专利技术的三旋流火生物质气化燃烧机的燃料为木质料,燃料可为颗粒燃料,也可为大于5mm,小于50mm的木质块、片、段等散料,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节省了能耗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图;其中,1﹑加料盖板;2﹑料斗;3﹑上下刮板;4﹑手动翻板阀;5﹑电热风发生器;6﹑上料螺旋机;7﹑下炉体;8﹑环形夹层炉膛;9﹑高低料位器;10﹑夹层缩口形还原腔;11﹑小火发火筒;12﹑中火发火筒;13、空气旋流后筒;14﹑空气旋流前筒;15、进风旋流扁管;16、空气旋流内筒;17、分流调节板;18、大火筒;19、风机;20、看火筒;21、碳棒点火器;22、炉篦减速电机;23、环形梯形波界面;24、炉篦;25、水平风管;26、卸料筒;27、出灰螺旋机;28、储灰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的三旋流火生物质气化燃烧机,包括加料盖板1、料斗2、上下刮板3、手动翻板阀4,所述加料盖板1设在料斗2顶部一侧,料斗内设有上下刮板3,料斗2底部一侧连接电热风发生器5,所述料斗2底部出口处设有手动翻板阀4,且出口通过上料螺旋机6与燃烧机的炉体入口进行相连,所述燃烧机的炉体包括下炉体7、环形夹层炉膛8,所述环形夹层炉膛8的一侧设有高低料位器9,环形夹层炉膛的另一侧连接空气旋流后筒13,旋流中火前筒内设有夹层缩口形还原腔10,夹层缩口形还原腔内设有小火发火筒11,小火发火筒一侧连接中火发火筒12,且小火发火筒11的顶部位于中火发火筒内,所述空气旋流后筒13另一侧与空气旋流前筒14连接,空气旋流外筒的筒壁上设有看火筒20,所述空气旋流前筒14的另一侧被风机19的出口包裹,且被包裹的空气旋流前筒14部位内部设有分流调节板17,进风量分流调节板与旋流中火后筒16相连接,且旋流中火后筒16与旋流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旋流火生物质气化燃烧机,包括加料盖板(1)、料斗(2)、上下刮板(3)、手动翻板罚(4),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盖板(1)设在料斗(2)顶部一侧,料斗内部设有上下刮板(3),料斗(2)底部一侧连接电热风发生器(5),所述料斗(2)底部出口处设有手动翻板阀(4),且出口通过上料螺旋机(6)与燃烧机的炉体入口进行相连,所述燃烧机的炉体包括下炉体(7)、环形夹层炉膛(8),所述环形夹层炉膛(8)的一侧设有高低料位器(9),环形夹层炉膛的另一侧连接空气旋流后筒(13),旋流中火前筒内设有夹层缩口形还原腔(10),夹层缩口形还原腔内设有小火发火筒(11),小火发火筒一侧连接中火火筒(12),且小火发火筒(11)的顶部位于中火发火筒内,所述空气旋流后筒(13)另一侧与空气旋流前筒(14)连接,空气旋流外筒的筒壁上设有看火筒(20),所述空气旋流前筒(14)的另一侧被风机(19)的出口包裹,且被包裹的空气旋流前筒(14)部位内部设有分流调节板(17),进风量分流调节板与旋流中火后筒(16)相连接,且旋流中火后筒(16)与旋流大火筒(18)相连接,被包裹的空气旋流前筒(14)部位的筒壁设有进风旋流扁管(15),所述下炉体(7)底部与炉篦减速电机(22)相连接,下炉体(7)内腔底部位置设有炉篦(24),炉篦上设有立式风管(25),且在炉篦(24)的上方设有环形梯形波界面(23),所述下炉体(7)的一侧设有卸料筒(26),碳棒点火器(21)分布在下炉体底部,所述下炉体(7)的底部一侧与出灰螺旋机(27)相连接,且出灰螺旋机(27)的另一端与储灰桶(28)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旋流火生物质气化燃烧机,包括加料盖板(1)、料斗(2)、上下刮板(3)、手动翻板罚(4),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盖板(1)设在料斗(2)顶部一侧,料斗内部设有上下刮板(3),料斗(2)底部一侧连接电热风发生器(5),所述料斗(2)底部出口处设有手动翻板阀(4),且出口通过上料螺旋机(6)与燃烧机的炉体入口进行相连,所述燃烧机的炉体包括下炉体(7)、环形夹层炉膛(8),所述环形夹层炉膛(8)的一侧设有高低料位器(9),环形夹层炉膛的另一侧连接空气旋流后筒(13),旋流中火前筒内设有夹层缩口形还原腔(10),夹层缩口形还原腔内设有小火发火筒(11),小火发火筒一侧连接中火火筒(12),且小火发火筒(11)的顶部位于中火发火筒内,所述空气旋流后筒(13)另一侧与空气旋流前筒(14)连接,空气旋流外筒的筒壁上设有看火筒(20),所述空气旋流前筒(14)的另一侧被风机(19)的出口包裹,且被包裹的空气旋流前筒(14)部位内部设有分流调节板(17),进风量分流调节板与旋流中火后筒(16)相连接,且旋流中火后筒(16)与旋流大火筒(18)相连接,被包裹的空气旋流前筒(14)部位的筒壁设有进风旋流扁管(15),所述下炉体(7)底部与炉篦减速电机(22)相连接,下炉体(7)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凯丽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