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志能专利>正文

生料带卷绕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2199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料带卷绕筒,包括带有中心通孔的卷料盘,所述卷料盘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收卷生料带的环形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内套设有两个环形的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与卷料盘转动配合,且两个支撑环沿卷料盘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环形凹槽内位于两个支撑环之间的位置设有一过料通道,所述过料通道与卷料盘的中心通孔连通,所述生料带沿自身长度方向收卷于环形凹槽内的支撑环上,且所述生料带最内圈的料带头经过料通道延伸至中心通孔内。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料带卷绕筒,其可以使得生料带连续的缠绕于待缠绕工件上,并且缠绕于工件上的生料带呈连续的平整,因此生料带缠绕过程操作简单、密闭性好,便于用户自己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料带卷绕筒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料带卷收设备的
,具体地是一种生料带卷绕筒。
技术介绍
生料带是液体管道安装中常用的一种辅助用品,用于管道连接处,增强管道连接处的密闭性。而在现有技术中生料带卷绕至管件连接处的这一过程往往需要手动完成,即依靠人手抓握并拉紧生料带然后逐圈缠绕于管件连接处,因此这就要求操作人员具备一定的操作经验,显然操作人员技能的熟练程度将会直接影响其缠绕过程质量的好坏。换句话说,不同的操作人员之间以及同一操作人员自身的多次作业之间其安装质量均有所不同,因此生料带缠绕的一致性较难保证。同时为了保证良好的管道密闭性就需要专业的管道维修人员,因此不利于推广至普通用户,造成普通用户日常使用的不便。另外,生料带为带状结构,若要使得生料带的缠绕过程中保持平整从而提高生料带缠绕后的密闭性则需要人手抓握的位置随着缠绕的过程不断交替变换,而人手的不断换向必然存在停顿,这显然不利于保持生料带缠绕过程的密闭性;若需要人手抓握后不停顿的连续缠绕生料带,则生料带每转动一圈都会产生一次折叠。显然折叠状态的生料带其密闭性必然降低。因此,现有技术的这一生料带通过徒手方式缠绕,其必然存在上述的技术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料带卷绕筒,包括带有中心通孔(1.1)的卷料盘(1),所述卷料盘(1)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收卷生料带(7)的环形凹槽(1.2),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1.2)内套设有两个环形的支撑环(2),所述支撑环(2)与卷料盘(1)转动配合,且两个支撑环(2)沿卷料盘(1)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环形凹槽(1.2)内位于两个支撑环(2)之间的位置设有一过料通道(3),所述过料通道(3)与卷料盘(1)的中心通孔(1.1)连通,所述生料带(7)沿自身长度方向收卷于环形凹槽(1.2)内的支撑环(2)上,且所述生料带(7)最内圈的料带头经过料通道(3)延伸至中心通孔(1.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料带卷绕筒,包括带有中心通孔(1.1)的卷料盘(1),所述卷料盘(1)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收卷生料带(7)的环形凹槽(1.2),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1.2)内套设有两个环形的支撑环(2),所述支撑环(2)与卷料盘(1)转动配合,且两个支撑环(2)沿卷料盘(1)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环形凹槽(1.2)内位于两个支撑环(2)之间的位置设有一过料通道(3),所述过料通道(3)与卷料盘(1)的中心通孔(1.1)连通,所述生料带(7)沿自身长度方向收卷于环形凹槽(1.2)内的支撑环(2)上,且所述生料带(7)最内圈的料带头经过料通道(3)延伸至中心通孔(1.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料带卷绕筒,其特征在于:各支撑环(2)的内侧壁与环形凹槽(1.2)的槽底之间均设有轴承(4),所述支撑环(2)通过各自对应的轴承(4)与卷料盘(1)转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料带卷绕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4)为单向轴承,且两个支撑环(2)的周转方向相同,以使得收卷于支撑环(2)上的生料带(7)经过料通道(3)输送至中心通孔(1.1)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料带卷绕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料通道(3)内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辊轴(5),两个辊轴(5)分别与卷料盘(1)固定连接,且两个辊轴(5)外均包覆有弹性层,所述生料带(7)位于过料通道(3)内的部分在弹性层的弹性复位力的作用下夹持于两个弹性层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料带卷绕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通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张志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