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新型污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2193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新型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太阳能转化单元,所述太阳能转化单元连接蓄电池,所述蓄电池连接污水处理单元,所述污水处理单元连接设备控制单元,所述设备控制单元包括通讯模块、存储模块,所述设备控制单元还连接有蒸发单元,所述蒸发单元连接污水处理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占地面积小、采用环保绿色的太阳能为主要能源、实行微电脑远程全自动控制进行管理。与常规处理工艺相比,运行费用低、管理方便,出水水质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新型污水处理设备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新型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生活污水水质复杂,污水中含有大量细菌、病毒、寄生虫卵和有毒有害物质,传统处理方式难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在工艺选择时尽量选择抗冲击力强、管理方便、无污泥或污泥量少的工艺,以防因污泥处理不当造成病原菌污染且出水水质要好,保证达标排放,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常规生化加过滤的工艺出水无法稳定达到标准要求,且工艺流程过长,占地面积大,污泥排放量大,操作维护的工作量大,出水不可回用,浪费资源。现有技术虽然有使用太阳能加热处理污水或者供电的,一般都是独立使用,但是针对特定污水成分与浓度,一旦水质水量变化原有方法对污水处理的效果将有限,未做到辅助模式组合切换的针对性解决方案。太阳能是国内外公认的有可能成为优先开发利用的新能源之一。在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光伏产业发展迅速,在过去的10年里,太阳电池及组件生产的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1.8%。中国的光伏产业在过去的8年里的平均年增长率是49.5,其中2007年的增长率为56.2。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国,占有世界总产量的26.6%。根据中国太阳能协会的报告,2007年中国的太阳能电池产量为1180MW。常规的太阳能发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组、太阳能充电控制器和逆变器四部分组成,其中蓄电池的使用寿命短,需定期更换,是太阳能发电系统成本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污水处理单元耗能高、出水水质不稳定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新型污水处理设备。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新型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太阳能转化单元,所述太阳能转化单元连接蓄电池,所述蓄电池连接污水处理单元,所述污水处理单元连接设备控制单元,所述设备控制单元还设置有通讯模块、存储模块,所述设备控制单元还连接有蒸发单元,所述蒸发单元连接污水处理单元,所述蒸发单元设置在太阳能光伏电池的下方。进一步,为了将污水处理单元更加完善,采用了微生物处理的原理,先进行过滤,再设置各个微生物处理的不同环境;所述污水处理单元依次设置为过滤池、微生物处理层、沉淀池,所述过滤池依次包括泥沙过滤层、细砂层、粗砂层和水生植物池,所述过滤池与微生物处理层之间采用管道连通,所述微生物处理层依次设置为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所述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之间采用膜结构进行不完全隔离,所述微生物处理层连接沉淀池,所述每个池子内均设置有水质检测仪,所述水质检测仪连接设备控制单元。进一步,所述蒸发单元包括蒸发气腔,蒸发气腔的侧面设置有冷凝管,所述蒸发气腔底部设置有导水管,所述蒸发气腔设置为密封状态。进一步,为了让蒸发气体更好的进行冷凝以及净化,所述蒸发气腔设置为近似圆锥体,蒸发气腔的侧面内近底部位置设置有水槽,所述水槽连通冷凝管。进一步,为了节约能源,不增加其他加热设备,达到节能的目的;所述太阳能转化单元还连接吸热板,所述吸热板设置于蒸发单元的蒸发气腔底部,同时蒸发气腔底部设置为导热板,所述吸热板紧贴于蒸发气腔底部的导热板。进一步,为了避免吸热板仅靠太阳能而导致的热量不足而影响系统运作的问题,所述吸热板还连接蓄电池。进一步,为了控制污水处理的速度,所述管道及各连通管道处均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均设置有阀门控制开关,所述阀门控制开关均连接设备控制单元。进一步,所述过滤池与沉淀池均连接污水回流池,所述污水回流池通过回流管连接入水口。进一步,同时因整个系统主要采用太阳能进行转化为电能和热能,所述太阳能转化单元包括太阳能转换电能设备和太阳能转换热能设备,所述蓄电池采用太阳能专用蓄电池。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能够实现全太阳能运作,从而节约能源,耗能降低的同时也能将污水处理达标;2.本技术能够在污水处理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了蒸发单元,使得经过处理后的水质更加纯净更加环保,不易出现二次污染;3.本技术采用了多层过滤和多层处理模式,能够达到极好的污水处理效果,同时能处理大量污水,使得实用性更强;4.本技术采用了污水回流方式,使得未处理干净的水质进行回流再重新处理,还能将过滤出的污泥等物质进行沉淀处理,以便得到二次使用;5.本技术设计有设备控制单元,能够自动控制检测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数据,以便出现问题时能及时检测到,同时实现半自动化控制,减少人工的使用。附图说明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设备控制单元,2-蓄电池,3-太阳能转化单元,4-入水口,5-阀门,6-厌氧池,7-缺氧池,8-好氧池,9-水质检测仪,10-沉淀池,11-蒸发单元,12-回流管,13-泥沙过滤层,14-细砂层,15-粗砂层,16-水生植物池,17-污水回流池,18-吸热板,19-冷凝管。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下面结合图1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新型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太阳能转化单元3,所述太阳能转化单元3连接蓄电池2,所述蓄电池2连接污水处理单元,所述污水处理单元连接设备控制单元1,所述设备控制单元1还设置有通讯模块、存储模块,所述设备控制单元1还连接有蒸发单元11,所述蒸发单元11连接污水处理单元,所述蒸发单元11设置在太阳能光伏电池的下方。为了将污水处理单元更加完善,采用了微生物处理的原理,先进行过滤,再设置各个微生物处理的不同环境;所述污水处理单元依次设置为过滤池、微生物处理层、沉淀池10,所述过滤池依次包括泥沙过滤层13、细砂层14、粗砂层15和水生植物池16,所述过滤池与微生物处理层之间采用管道连通,所述微生物处理层依次设置为厌氧池6、缺氧池7、好氧池8,所述厌氧池6、缺氧池7、好氧池8之间采用膜结构进行不完全隔离,所述微生物处理层连接沉淀池10,所述每个池子内均设置有水质检测仪9,所述水质检测仪9连接设备控制单元1。所述蒸发单元11包括蒸发气腔,蒸发气腔的侧面设置有冷凝管19,所述蒸发气腔底部设置有导水管,所述蒸发气腔设置为密封状态,使得蒸发单元11得到最佳蒸发状态,同时减少蒸发气腔内的热能散发,使得太阳能转化出的热能达的到最大的应用。为了让蒸发气体更好的进行冷凝以及净化,所述蒸发气腔设置为近似圆锥体,蒸发气腔的侧面内近底部位置设置有水槽,所述水槽连通冷凝管19。为了节约能源,不增加其他加热设备,达到节能的目的;所述太阳能转化单元3还连接吸热板18,所述吸热板18设置于蒸发单元11的蒸发气腔底部,同时蒸发气腔底部设置为导热板,所述吸热板18紧贴于蒸发气腔底部的导热板。为了避免吸热板18仅靠太阳能而导致的热量不足而影响系统运作的问题,所述吸热板18还连接蓄电池2。为了控制污水处理的速度,所述管道及各连通管道处均设置有阀门5,所述阀门5均设置有阀门控制开关,所述阀门控制开关均连接设备控制单元1。所述太阳能转化单元3包括太阳能转换电能设备和太阳能转换热能设备。所述过滤池与沉淀池10均连接污水回流池17,所述污水回流池17通过回流管12连接入水口4。同时因整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新型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转化单元(3),所述太阳能转化单元(3)连接蓄电池(2),所述蓄电池(2)连接污水处理单元,所述污水处理单元连接设备控制单元(1),所述设备控制单元(1)还连接有蒸发单元(11),所述蒸发单元(11)连接污水处理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新型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转化单元(3),所述太阳能转化单元(3)连接蓄电池(2),所述蓄电池(2)连接污水处理单元,所述污水处理单元连接设备控制单元(1),所述设备控制单元(1)还连接有蒸发单元(11),所述蒸发单元(11)连接污水处理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新型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单元依次设置为过滤池、微生物处理层、沉淀池(10),所述过滤池依次包括泥沙过滤层(13)、细砂层(14)、粗砂层(15)和水生植物池(16),所述过滤池与微生物处理层之间采用管道连通,所述微生物处理层依次设置为厌氧池(6)、缺氧池(7)、好氧池(8),所述厌氧池(6)、缺氧池(7)、好氧池(8)之间采用膜结构进行不完全隔离,所述微生物处理层连接沉淀池(10),所述每个池子内均设置有水质检测仪(9),所述水质检测仪(9)连接设备控制单元(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新型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单元(11)包括蒸发气腔,蒸发气腔的侧面设置有冷凝管(19),所述蒸发气腔底部设置有导水管,所述蒸发气腔设置为密封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新型污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贵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宜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